APP下载

防疫新常态下企业工会服务员工健康的实践与思考

2021-01-28赵喆华

上海工运 2021年3期
关键词:工会服务活动

赵喆华

一、深耕员工健康服务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上海电信工会引导员工形成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建立新体系、提升新能力、激发新活力、形成新格局,致力提升员工综合健康素养,提高员工身体素质,并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

1.制定员工健康服务体系

2019 年底,上海电信率先制定并实施《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员工健康服务行动三年规划(2020- 2022)》,并纳入员工实事项目,统筹行政、工会、个人参与健康服务工作。建立了以企业健康服务指标体系和员工健康素养指标体系为核心基础的员工十大健康指标体系标准,逐步打造企业多级化联动的员工健康服务体系。

2020 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上海电信一方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另一方面通过体系的建章立制科学深耕员工健康服务工作,全面推进健康企业纵深化建设,助力企业打造健康生产力。

2.构建科学健身软硬环境

上海电信工会致力通过构建员工科学健身的设施“硬环境”和全员健身的活动“软实力”,帮助员工在工间业余定期适量开展体锻活动,发挥员工运动参与主导力,促进员工精神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在员工健康环境设施的硬实力上,上海电信工会制订出台《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基层员工文体活动中心管理指导意见》,依托和发挥各基层工会文体活动中心载体与阵地作用,建立可供健身、锻炼、娱乐和活动的文体功能综合场所;积极推进基层工会三级部门的轻健身角全覆盖建设,因地制宜为员工提供工间业余的锻炼设备和场所。

在建设全员健身的活动“软实力”上,工会积极推行和组织开展工间操活动;鼓励员工至少参与一个运动项目的锻炼,参加一项工会组织的兴趣小组活动;以“自主创建,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三自主”方式,丰富健身种类、加强活动频次,因地制宜推动全员健身的蓬勃发展,将体育运动、健身活动延伸到员工身边促进全员健身日常化、生活化和显性化。

3.下沉资源打通最后一公里

上海电信工会通过下沉经费和资源,指导各基层两级工会根据本单位、本部门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行动方案,确保政策实施、措施到位、服务落地;鼓励各基层两级工会将员工健康服务纳入各单位实事项目,研究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通过上下联动、对接资源、服务员工,做好健康服务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打通员工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上海电信工会在具体做法上采用“细化目标、两级联动”的方式。纵向: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各级工会两级联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打造“员工健康服务”活动的“样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引领的辐射效应形成“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可喜局面。横向:借助和发挥党工团的群团力量,发挥群团组织在健康服务活动上的敏锐度、时尚度和活跃度,集思广益,推出时尚又不失专业的健康服务新活动,用丰富的形式和载体吸引更多员工参与和融入。

4.“云数加持”创新服务思路

随着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与新应用的推陈出新和上海电信“云网融合”、“云改数转”的深化转型,疫情防控新常态下员工健康服务也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在活动形式、载体和内容也呈现出“网随云动”的特点。工会充分借助和发挥上海电信的网络优势和通信资源,加大企业互联网和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强化支持引导,确保行动落实到位,进一步深化员工健康信息化建设,促进“互联网+ 健康服务”发展,创新“云数加持”的服务新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双线驱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吸引和汇集更多的员工形成企业的健康共同体,不断夯实企业的健康生产力。

在组织形式上,上海电信工会通过创建“翼友健康乐动”云平台,开展健康精品课程“云直播”、21 天健康乐动“云打卡”、健康知识“云体验”、活力健康教练“云培训”等丰富的“健康云”活动。

在应用手段上,充分发挥电信产品和业务优势,结合114 名医导航、线上预约挂号等服务方式,利用5GVR、AR等推进智慧医疗、信息惠民、智慧管理工作,开展健康智慧医疗的沉浸式新体验。

在智能管理上,建立员工相应的健康数据库、开展健康类活动的网上调研、收集一定的员工体检信息,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建立科学健康数据模型。

在设施升级上,引入“轻健身角+”的智能体锻设备,以共享互联的方式建立员工日常健身数据的后台统计功能,掌握各基层两级工会员工参与体锻情况,助力开展针对性的联动推进和定向的工作指导。

在服务载体上,依托工会网上工作平台,拓宽员工健康信息载体,通过大数据分析,增强规划实施和推进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全面实现健康服务管理上的精准、精细与精确。

二、员工健康服务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在疫情期间,工会推进员工健康服务也遇到一些难点与困惑,为此,我们通过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一些新的思考与建议。

1.云端乐动打破场地限制,由“静”到“动”注重增加员工参与度

新冠疫情不仅让企业线下健康服务的组织活动受限。为克服疫情影响、打破场地限制,鼓励员工由“静”到“动”,进一步增强员工健康活动的参与度,结合企业热点和要求,可依托“云端乐动”的线上服务触角,逐步将健康活动引导和延伸入员工的家庭,通过直观、便捷、合适的居家健身云乐动方式调动员工们体锻积极性;结合节日和亲子元素,开展全员健身进家庭的云乐动赛事,致力将健康理念与健身文化辐射给家人、传递到家庭;同时利用成熟的网络资源,加大线上体育竞技赛事的开展频次,通过采用周赛、月赛和季赛的比赛形式,拉长赛程、增加人次,用更有活力、更有吸引力的“云端乐动”活动的开展,增加员工对健康活动的参与度。

2.氛围营造着力宣传引导,由“实”到“虚”注重增强员工获得感

疫情之下开展的各种健康云活动,由于更多的员工隐在“云端”,组织方无法像现场那样有效掌握员工的整个过程参与的状况与关注度。当活动组织和参与载体由“实”到“虚”,就需要充分增强健康服务云活动从“虚”到“实”的在线体验感。比如融入了线上微信群的互动参与、观众的直播围观、图文视频的即时分享和过程的网络管控等有效形式,线上技术和互联应用的有效融合能不断提升活动的现场感、参与者的互动关注度和现场的实时竞技感;同时在年度健康服务推进中,评选和树立一批“健康达人”型员工,发挥员工自身健康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加强正面宣传、科学引导和典型报道,增强企业员工的普遍认知,在营造良好的企业健康氛围的同时,助力员工参与者“有所得”、“有所乐”、“有所成”,让云上虚拟的健康服务活动同样能承载和托举起员工更多地参与获得感。

3.员工直播挖掘健康族群,由“少”到“多”注重提升员工价值感

当视频直播逐步成为全民化的娱乐应用新热点,将“健康服务”与“云上直播”进行有效融合,通过构建企业自己的健康“员工直播间”,让有体育特长和热爱健康的员工都能试水成为“员工直播间”活动的网红主播,去发掘更多员工中的视频直播人才,形成健康族群,推进更多在线健康服务活动的组织、分享与开展,由“少”到“多”,让越来越多的员工在这个“员工直播间”平台上展示自己的健康能力和直播才华。比如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项目技术讲解直播;开展瑜伽、太极、普拉提等舒缓减压健身直播;开展多肉植物养殖、烘焙制作等兴趣乐学DIY 直播课……从身心健康切入,提升员工健康服务的参与价值感,让健康服务活动保持较高的参与度与活跃度。

4.服务赋能建立测评机制,由“繁”到“简”注重优化员工满意度

对标企业员工健康服务的指标考核体系,建立员工满意度云测评机制,将各级工会在员工健康服务行动规划中的实施情况纳入实事项目满意度测评和会员评家满意度测评,形成闭环流程,及时掌握了解员工的需求、反馈和建议;工会对测评结果优秀的单位和部门予以表扬,并纳入群众性体育活动先进单位的评选,按有关规定给予适当激励。只有通过引入良性的测评激励措施,推进各级工会把每项健康服务活动落到实处,将每项服务指标有效实现,站在员工角度不断提升员工的满意度,进一步推进工会工作人员提升“员工健康服务”活动自身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用服务赋能、用测评评估、用评先激励,由“繁”到“简”,持续增强员工健康服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起点,在疫情防控的新常态下,如何将员工的健康服务活动融入企业变革转型的进程中,进一步系统科学,全面有效地推进实施员工健康服务行动,让员工以强健的体魄、愉悦的身心、昂扬的斗志拥抱新时代、迎接新挑战,让基层组织充满活力,需要我们各级工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和实践,提升能力、增强实力,为员工们的美好生活增色添彩、为企业的转型发展添砖加瓦、为实现健康中国梦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工会服务活动
数读·工会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工会动态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