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2021-01-28冯杰

国际人才交流 2021年1期
关键词:共同体肺炎医疗

文/冯杰

在日照市人民医院,中外专家一起为患者做手术,共同守护健康(新华社发 李青 摄)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追求,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给人类敲响警钟。病毒无国界,疫情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积极开展科学数据和信息共享、构建多层次交流合作机制。中国科研人员快速分离鉴定出病毒毒株并与世界卫生组织共享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中国科技和医疗卫生人员通过多种方法,主动向国际社会分享相关经验和做法。中方专家参与了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长期重点研究方向和工作组。中国相关部门与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就疫苗研发等开展信息交流合作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社会要务实推进全球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国际合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中强调,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佑护各国人民生命和健康,共同佑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近年来,中国的许多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和高端外国专家,提升医疗水平,守护生命、守护健康。其中,许多外国专家的故事让人敬佩,令人感动。麦克·杰·卡麦克教授为南京市第一医院带来最新的冠脉搭桥手术技术,带领其团队帮助医院成为国家首批心脏移植准入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受惠百姓近十万人;亚历山大·托比亚斯·塔希曼教授将自己40多年的临床生涯中所积累的关于保乳手术、乳房重建和妇科肿瘤等相关技术经验和理念、学术成果以及德国的标准诊疗流程、质控体系毫无保留地带给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帮助医院借鉴德国的标准和质控体系打造出国际高水平妇女疾病中心;阿尔弗雷德·奥托·缪克教授协助中国建立“生殖力保护实验室”及“卵巢组织冻存库”,并引荐德国的生殖力保护专家多次与其一同来华,无私地帮助完善卵巢组织冻存库及生殖力保护实验室,传授他们艰辛探索的技术成果……

本期“特别策划”将报道不同医疗领域加强国际合作的成功案例与感人故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与德国开展医疗合作,建立中国首个卵巢组织冻存库,成立第一个国际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心,创办“中德妇产科学会”,为年轻癌症妇女生育力保存带来曙光;河北省儿童医院积极选送优秀的骨干医生出国访学,同时与国外医院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掀开了与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医疗机构展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篇章,为推动儿童医疗科技创新贡献力量;北京中医药大学积极探索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新模式,创新性提出建设“海外中医中心”的北中医方案,在全球战略性发展重点国家布局,实现全球范围医疗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播一体化发展;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引进海外高端医学人才,将外国高端人才先进的医学技术、学科建设领导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国际平台资源转化为医院自身持续的生产力。加强国际医疗合作是大势所趋,需要国际社会发扬合作精神,并肩前行。

猜你喜欢

共同体肺炎医疗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爱的共同体
来势汹汹的肺炎
医疗垃圾包括哪些?医疗垃圾运到哪里,如何处置?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My Heroes
看,这个肺炎最大“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