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专利情报分析

2021-01-26张俊锋

江苏通信 2020年6期
关键词:年份分类号专利申请

张俊锋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

0 引言

The Six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6G),即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是继5G之后的下一代概念性无线网络移动通信技术。6G网络将是一个地面无线与卫星通信集成的全连接世界,将实现超高的网络传输速率、超低的网络传输时延,通过将卫星通信融入到地面移动通信,实现6G移动通信的全球无缝覆盖。借助卫星互联网和6G地面网络的联动通信,能够实现万物群体协作和数据的智能感知,并能够帮助人类预测天气、快速应对自然灾害等,实现安全方面的实时评估。因此,6G通信技术不仅是传输速率和网络容量的突破,它更是为了进一步缩小“数字鸿沟”,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

早在2018年,我国就已经着手研究6G,随着2019年底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的成立,我国的6G技术研发工作已经正式启动。虽然2019年全球首份6G白皮书《6G无线智能无处不在的关键驱动与研究挑战》已经发布,并且给出了几个衡量6G技术的关键指标,但是目前世界各国均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并未明确给出6G技术的研究路线。

当前,在6G标准制定的初步探索阶段,全球各个国家开始将精力逐步投入到相关技术的研发中去,一旦出现研发成果,便开始提交专利申请,进行专利布局。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正式启动6G研发工作,但是缺乏涉及相关技术的专利布局分析研究。因此,笔者通过分析6G白皮书,结合专利情报分析平台,分析世界各国的6G专利布局情况,为我国未来研发6G技术、规划6G技术路线给出参考性意见。

1 专利情报分析平台和专利检索

在进行专利情报分析的过程中,首先要提炼全面、准确的关键词,对于6G技术而言,离不开“万物互联”和“泛在无线智能”这两个关键词。本文的专利数据来源于德温特出版公司专利检索系统(DWPI),其建立于1951年,收录了世界上30余国专利局公布的专利数据。本文的专利数据获取时间为2020年6月,包括了从1963年至2020年6月公布的所有与6G技术相关的专利。在获取这些专利数据的过程中,通过白皮书《6G无线智能无处不在的关键驱动与研究挑战》中所涉及的技术进行关键词提炼,采用“IPC分类号”结合“关键词”的方式进行检索,检索得到57篇相关专利,并对初次检索结果进行去重、除噪,删除不相关专利,最终筛选得出可用专利7篇。由此可知,由于6G技术目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所以涉及6G技术的相关专利较少。通过对这些专利进行浏览分析,从专利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和内容分布这三大方面透视全球6G技术当前的整体状况,期望为6G技术发展提供启发性思路。

2 全球6G专利分析

2.1 全球6G专利申请年份的趋势分析

对6G专利申请年份以及各个年份的专利申请数量建立折线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6G技术的发展趋势。在DWPI中,将检索、去重筛选后的专利数据依申请年份导出,结合不同年份的专利申请数量,得到全球6G专利申请年份分布,如图1所示。由于目前世界各个国家在专利申请之后,均会滞后公开,例如我国《专利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即行公布。”即我国的专利一般由申请到公开需要18个月。因此,考虑到申请审查制度的因素,2019至2020年的较多申请可能因未满18个月而当前并未公布,因而当前获取的数据不能完全反映6G技术发展及专利申请情况。

图1 6G专利申请年份分布

由图1可以得知,6G技术目前正处于萌芽期,涉及6G技术的相关专利较少。尽管6G技术尚在探索的过程中,并未形成完善的技术标准,但是每一个新兴的技术标准都需要前期技术研发和累积的过程,随着世界各个国家对6G技术的重视,未来6G技术的研发必然会快速发展,世界各个国家参与研发的机构以及各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必定也会快速增长。

2.2 当前6G专利技术领域分析

《国际专利分类表》中所使用的IPC分类号是当前国际通用的专利文献分类和检索手段,对各个技术领域进行了精细的划分,在检索过程中通常也可以通过IPC分类号来对专利文件进行技术分类,因此,笔者对检索出的6G专利文献所涉及的IPC分类号进行统计分析,以进一步分析6G的专利申请分布情况和技术研究范围。图2是6G专利的IPC分布情况。

图2 6G专利的IPC分布

经过对检索出的6G专利文献的IPC分类号的统计分析,发现主要涉及9个分类号,表1分别对这9个分类号所涉及的技术进行了介绍。通过图2和表1可以得出,目前已公开的6G专利文献均分布在H04大类下,《国际专利分类表》中定义H04电通信技术(附注:本类包含用微粒辐射束、声波或电磁波<例如无线电或光通信>作为传输路径的电通信系统),即验证了6G技术均分布在H04的无线电通信领域下。并且通过图2可以看出6G的前期研究技术大多分布在H04W(无线通信网络)、H04L(数字信息的传输)、H04B(传输)三个小类下,并且主要集中在H04W(无线通信网络)下,其中,H04W4/00(专门适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业务或设施)和H04W36/00(切换或重选装置)分类号最多,占到了总体数量的42.8%,这表明全球6G技术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无线通信网络的业务或设施、切换或重选装置等技术领域。

表1 6G专利的IPC构成

2.3 目前6G专利申请人分析

统计分析目前6G通信技术领域的申请人,可以得出目前世界各个国家在6G技术中的研究组织分布情况。笔者将各个申请人的所属国家、申请数量和涉及的技术领域分别列出,如表2所示,直观地对专利申请人的情况进行分析。由表2可知,我国的北京邮电大学所申请的6G专利申请数量最多,其研究的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H04W4/00(专门适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业务或设施),说明在6G技术的探索起步阶段,中国、美国和德国均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并在专利申请方面进行布局。

表2 6G专利的申请人情况

3 中国6G专利分析

通过表2可以看出中国的6G技术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高校研究机构,行业的重点企业对6G的研究相对落后,研究成果较少,专利申请数量也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的6G专利研究已经在高校引起重视,企业也已经着手6G专利布局,相信未来我国的6G技术研究将会处于不断快速发展进步的趋势。

4 结束语

通过数据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当前6G技术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各国涉及6G的研究专利比较少,中国6G通信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与国际发展近似,甚至前期公布的6G专利数量还领先于其他国家。但是,无论是高校等研究机构,还是国内相关企业,都需要进一步发力布局。一方面,在6G核心技术的研发以及专利布局方面,国内企业尚未进行全面有效的研究和规划,也未形成规模;另一方面,高校与企业的联合还未建立,这将阻碍高校专利成果的转化。因此,在未来6G技术的发展道路上,我国通信领域的企业应当在加强自身技术研发的同时,持续关注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专利布局动态,在国内形成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等科研院所的强力同盟,积极进行专利布局,引进相关技术人才,合理利用已有资源,加快成果转化,从而在未来提高我国在6G通信中的综合竞争实力,在未来通信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年份分类号专利申请
公民作为专利申请人的创造性自我初评
特殊的一年
唑啉草酯中国专利申请分析
A Study of Chinese College Athletes’ English Learning
专利申请三步曲
什么是闰年?
一样的年份
药品专利申请和保护策略简介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