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撑喉镜和电子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治疗效果的研究

2021-01-26赖济平付佳万彬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摘除术喉镜嗓音

赖济平, 付佳, 万彬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广东 惠州516000)

声带息肉属于良性增生性病变, 以声音嘶哑、声带膜部水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若是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会导致纤维组织增生、 呼吸困难、失声等情况,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 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1-2]。 声带息肉摘除术是治疗声带息肉的有效方法[3], 以往术中采用电子纤维喉镜的效果虽然较好, 但会损伤患者的声带, 引起术后声带功能异常, 故在术中还需选择更加安全的工具。本文就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效果进行分析, 以电子纤维喉镜作为对照,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我院收治的102 例声带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对照组, 各51 例。观察组中男26 例, 女25 例; 年龄28 ~48 岁, 平均年龄(38.01±3.43) 岁; 病程3 ~25 个月, 平均病程(12.41±2.50) 个月; 单侧声带息肉33例, 双侧声带息肉18 例; 息肉类型: 带蒂息肉18例, 广基息肉33 例。 对照组中男24 例, 女27 例;年龄27~47 岁, 平均年龄(37.95±3.40) 岁; 病程2~24 个月, 平均病程为(12.35±2.46) 个月;单侧声带息肉35 例, 双侧声带息肉16 例; 息肉类型: 带蒂息肉15 例, 广基息肉36 例。 2 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 符合声带息肉诊断且具备声带息肉摘除术指征[4]; (2) 无智力障碍、 精神障碍; (3) 患者本人能够独立完成量表填写。 排除标准: (1) 患有食管癌或哮喘者; (2) 存在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 (3) 声带息肉合并声带小结或声带白斑者; (4) 视听觉障碍或语言障碍者; (5) 难以耐受手术或对麻醉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术前禁食6 h, 术前30 min 予以苯巴比妥0.1 mg、阿托品0.5 mg 肌内注射。 患者取仰卧后伸位, 行全身麻醉, 经舌背将支撑喉镜镜管插入, 将声门充分暴露, 应用支撑架固定支撑喉镜, 调整显微镜焦距。 置入喉内镜并与电视监控系统连接, 对息肉情况进行观察, 顺着声带前后将病变和正常组织分离, 采用专用喉钳切除声带息肉, 清除水肿组织, 修整创面和声带边缘, 直至声带光滑平整。 将分泌物吸出, 对创面进行压迫止血, 确认喉腔情况正常后将喉镜退出。

1.3.2 对照组 电子纤维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 术前6 h 禁食禁饮, 术前30 min 予以阿托品0.5 mg 肌内注射。 放置软枕于颈下, 取仰卧位。应用2%丁卡因喷雾剂麻醉患者口咽、 咽喉黏膜表面, 应用1%萘甲唑啉滴鼻液对鼻腔进行麻醉和促进收缩。 麻醉满意后, 经宽阔侧鼻腔置入电子纤维喉镜, 观察声带和病灶的位置, 了解病情程度以及鼻腔解剖特征。 将2%丁卡因1 ml 经电子纤维喉镜活检孔向声门喷射, 15 s 后吸出残留的药液和分泌物, 再经电子纤维喉镜活检孔置入活检钳,对准息肉或小结张开活检钳, 钳取病变组织, 完全摘除息肉后退出活检钳和电子纤维喉镜。

2 组患者术后均予以抗炎药物静脉滴注, 并禁声2 周, 期间戒烟戒酒。

1.4 观察指标 (1) 术后4 周相关恢复情况(声嘶、 声带水肿消失时间和发声功能恢复正常时间); (2) 嗓音学指标, 在术前、 术后4 周复诊时于安静的隔音室内检测, 主要包括声门标准化噪音能量(NNE)、 基频微扰(Jitter) 指标、 振幅微扰(Shimmer); (3) 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在术前、 术后4 周复诊时评估嗓音功能障碍的影响, VHI 共包括3 个部分, 每一部分共有10 个问题, 采用0~4 分的5 级评分法, 分值区间为0 ~120 分, 分值越低, 提示嗓音功能障碍对患者的影响越小; (4) 2 组患者术后4 周出现的并发症。

1.5 疗效判定标准 术后4 周复诊时评估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参考苑庆尧[5]制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 嗓音、 黏膜恢复正常, 声带边缘光滑平整且闭合良好; 有效: 临床症状、 嗓音改善明显, 声带可闭合, 但存在轻微水肿、 充血情况; 无效: 上述标准均未达到。 临床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每组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术后4 周, 观察组患者声嘶消失时间、 声带水肿消失时间和发声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 组声带息肉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s, 周)

表1 2 组声带息肉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s, 周)

注: 与对照组比较,1)P<0.05

组别 n 声嘶消失时间声带水肿消失时间发声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对照组 51 3.08±0.26 3.10±1.22 3.60±0.32观察组 51 2.07±0.141) 2.00±0.451) 2.55±0.461)

2.2 2 组患者嗓音学指标比较 术前, 2 组患者的嗓音学指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术后4 周, 2 组患者嗓音学指标与同组手术前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NNE 值高于对照组, Jitter、 Shimmer 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表2 2 组声带息肉患者嗓音学指标比较( ±s)

表2 2 组声带息肉患者嗓音学指标比较( ±s)

注: 与同组术前比较,1)P<0.05; 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n NNE (dB)术前 术后4 周Jitter (%)术前 术后4 周Shimmer (%)术前 术后4 周对照组 51 -14.89±4.17 -12.59±2.681) 0.62±0.22 0.43±0.151) 3.17±1.23 2.28±0.611)观察组 51 -14.92±4.20 -10.04±2.051)2) 0.60±0.23 0.25±0.101)2) 3.20±1.26 1.19±0.281)2)

2.3 2 组患者VHI 评分比较 术前, 2 组患者的VHI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4 周, 2 组患者的VHI 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 观察组患者的VHI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4 2 组声带息肉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

表3 2 组声带息肉患者VHI 评分比较( ±s, 分)

表3 2 组声带息肉患者VHI 评分比较( ±s, 分)

注: 与同组术前比较,1)P<0.05; 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n 术前 术后4 周对照组 51 88.06±9.42 64.75±8.681)观察组 51 88.10±9.46 46.71±7.051)2)

2.4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手术后,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4。

2.5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组患者声门暴露困难、 味觉减退或伸舌偏斜或舌体麻木、 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变化或心律失常、 喉痉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5。

表5 2 组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

3 讨论

声带息肉的发生一般与发声不当、 用声过度等原因相关, 疾病早期会出现发声障碍、 发音疲劳等情况, 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早期保守治疗的效果一般, 临床通常采用声带息肉摘除术治疗声带息肉, 能够促使声门闭合程度改善, 促进声带发声功能恢复[6-7]。

在电子纤维喉镜下进行声带息肉摘除术能够彻底摘除声带息肉, 不会对患者的机体神经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 但活检钳口小, 针对息肉组织较大的情况需要进行多次摘除, 会对声带固有层造成损害, 故会影响术后声带发声功能, 且易出现并发症[8-9]。

于支撑喉镜下进行声带息肉摘除术借助显微镜放大功能具有清晰的术野, 且能够对息肉组织、正常组织准确区分, 促使手术操作精准度提高,不仅能够彻底清除微小病变组织和较大的息肉,还能够防止损伤声带和周围组织, 降低术后声带息肉复发率[10-11]。 支撑喉镜的应用不会对患者的呼吸功能产生影响, 且术中采用专用喉吸引器吸出分泌物和水肿组织, 便于对声带边缘进行修整,有助于术后嗓音和声带功能的恢复[12-14]。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声嘶、声带水肿消失时间明显更短, 且声带功能在术后更快得到恢复, 术后嗓音功能恢复更好且VHI 评分更低, 治疗总有效率高, 充分说明了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疗效显著, 能够尽快改善术后临床症状, 消除嗓音功能障碍情况, 较好地恢复声带发声功能。 但是本研究发现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后出现血压变化或心律失常、 喉痉挛的比例更高, 症状比较轻微, 提示该术式会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分析原因在于,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置入支撑喉镜时, 由于个体差异, 器械不能对每例患者都匹配且因操作不成熟, 加上麻醉效果的影响会导致声门暴露困难, 置入支撑喉镜时会产生咽喉部黏膜损伤[15]; 患者喉深部受到支撑喉镜的刺激会出现迷走神经反射; 另外术中血氧分压、 二氧化碳分压的异常也会导致血压变化以及心律失常, 故在手术期间应动态进行心电监护和血氧监测, 于麻醉充分起效时开始进行手术操作。 同时术后麻醉效果减退, 患者苏醒较快时由于气管或麻醉插管中分泌物刺激、 过分吸痰刺激而出现喉痉挛情况[16], 故在术后应及时清除患者口鼻腔以及麻醉插管内的分泌物, 吸痰时注意动作轻柔。

综上所述,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有助于声带息肉患者嗓音及发声功能的恢复, 但器械不匹配且操作不成熟, 麻醉效果以及支撑喉镜刺激等因素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 故为了提高手术安全性, 临床应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

猜你喜欢

摘除术喉镜嗓音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做喉镜检查痛苦吗?
“波”开迷雾 “镜”益求精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高龄患者白内障摘除术的安全性及手术疗效分析
2019年美国秋季嗓音论坛纪实
黄绮珊:我的嗓音为什么是这样?
“世界嗓音日”——中央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中心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