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远的红孩子

2021-01-21王海滨

东方少年·快乐文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毛主席小伙伴儿童

王海滨

在村口打麦场的空地上看完露天电影《红孩子》之后的第二天清晨,我和小伙伴们聚集到村外的槐树林里,神情庄重地讨论要成立一支队伍,像电影中的几个小主人公那样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可到底做什么事情才算有意义呢?

打白匪?已经是和平时期了,哪有什么白匪!

抓奸细?好像更没有!

商量来商量去,我们决定去帮助村里的“五保户”刘爷爷打扫卫生。说干就干,我们排成一列纵队,兴高采烈地向刘爷爷家进发了。

刚刚走到村口,一个小伙伴突然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带点装备啊!”他的话一下子提醒了我们,大家急忙分头去找“装备”——红缨枪。找来找去,谁家也没有一把像模像样的红缨枪。最后,有三个小伙伴各自找来一截木棍扛在肩上,另外两个干脆各折了一根柳树枝举在手里。当时,唯独我有一顶佩有真正红色五角星的帽子,所以小伙伴们推举我当队长,并表示一定服从指挥,听我调遣。

到了刘爷爷家,放下“装备”后,我们热火朝天地把刘爷爷家里家外打扫了一遍;然后又连续“出击”,到村小学校门口“站岗”,维持秩序;最后又去大队上请愿,要求代替大人去看护庄稼——不过最终没能成行。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整天排着队,扛着“装备”,雄赳赳气昂昂地穿行在村里的各条街道中,嘴里还高唱着电影里的歌曲:

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

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

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小弟兄们啊!小姐妹们啊!

我们的将来是无穷的啊!

牵着手前进,时刻准备着。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

其实,我们并没有刻意背过歌词,曲调拿捏得也不是那么准,但唱得神气十足、雄心万丈。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叫《共产主义儿童团团歌》!

那时候,我也不知道,这部《红孩子》影响了那么多的中国儿童!

这部红色经典儿童电影《红孩子》拍摄于1958年,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开始了长征。江西李家坳的县苏维埃李主席为保存革命力量,准备带领赤卫队上山打游击。他的儿子苏保和小伙伴虎崽、细妹、水生、金根、冬伢子等也想随赤卫队上山,但因为年纪太小,没有被批准。孩子们对大人的命令很不理解,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不可以参加队伍打白匪。几个小伙伴凑在一起一商量,决定组成小分队,悄悄离家去找红军。夜深人静时,小伙伴们如约在村口集合,开始向后山进发。没想到,李老公公察觉到了蛛丝马迹,很快就找到了他们。李老公公批评他们不该瞒着大人私自去找队伍,要听从安排,不要给组织上添乱。这时,白军靖卫团团长黄静波率部杀回了李家坳,对赤卫队队员家属及百姓进行了大屠杀。小伙伴们目睹了白匪焚烧李家坳、屠杀村民的暴行后,愤慨万分,决心组成一支红色少年游击队,为乡亲们报仇。

几个孩子在苏保的带领下,勇敢地与白匪作斗争,打流动战,竟缴获了第一杆枪。随后,他们贴标语、打游击,取得了不少战绩。

在一次战斗中,李主席被捕,小游击队员们抓住靖卫团大队长肖振五进行审问,之后在李老公公的带领下,他们混入靖卫团,救出了李主席。靖卫团团长黄静波被击毙,大家胜利突围。但是,冬伢子却在战斗中献出了幼小的生命。

严酷的斗争使孩子们受到了锻炼和考验,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茁壮成长起来。

2007年,原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流金岁月》栏目把当年出演《红孩子》的几位演员聚到一起,制作了一期节目。当年的小演员们都已步入老年,大家见面后分外激动,纷纷回忆起了电影拍摄时的场景。

为了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当年“红孩子”同白匪斗争的英勇精神,导演苏里曾带领几个小演员随摄制组一起走访了井冈山和瑞金等革命根据地,还到过毛主席和朱德会师的砻市。尽管一路体验生活吃了不少苦头,却也让这些小演员们了解了江西的革命历史,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他们表示,一路走下来,对各自在戏中的角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交谈中,演员们都说,最难忘的是拍戏过程中的一次“探班”。

那是1958年2月14日,大家正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摄影棚里拍摄最后一场戏——“黑夜夺枪”。虽然摄影棚里一派春光,气温宜人,但室外却是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中午11点左右,摄影棚的大门被打开了,一位身材高大、身穿灰色大衣的人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这不是毛主席嘛!”意外的惊喜让整个摄影棚顿时沸腾起来。毛主席边走边挥手向大家致意,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负责同志指着小演员们向毛主席介绍说:“这就是我们的红色儿童团员,请主席看看像不像当年瑞金的红孩子?”

“像,很像当年苏区的儿童嘛!”毛主席端详着化了妆的孩子们,笑笑说。然后,他又指着扮演白匪的演员说:“伪狗子也蛮像嘛!”

大家一听,都禁不住笑起来。

随后,毛主席又微笑着逐一询问了大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一片树林前,毛主席详细询问了扮演细妹的演员宁和的拍摄感受。

宁和从懂事起,唱的就是《东方红》,盼的就是能见到毛主席,所以当幸福突然降临时,她激动得只会流泪,站在那儿半晌不知道说什么。她回忆道:“当时,有人在身边拍摄,毛主席就微笑着对摄影师说:‘你们把我也当电影拍了!’他老人家诙谐、亲切的话语让我的紧张情绪有所缓解,我这才和他交谈起来。”

宁和说,就在她和毛主席交谈时,摄影师拍摄了一张照片,这也是当时文艺界唯一一张演员与毛主席单独的合影。“当时,我的心真是怦怦直跳,只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宁和难掩激动的心情。

其他几位演员也表示,毛主席那么忙还去看望大家、鼓励大家,何止是宁和觉得幸福,每一个演员都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

宁和又说,如果不是参演《红孩子》,她日后可能不会成为一名影视工作者。苏保的扮演者陈克然则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仍然铭记着那句“时刻准备着”,并一直在为此不懈努力……

电影《红孩子》1958年在全国公映后,久演不衰。一代代少年儿童高唱着《共产主义儿童团团歌》,奔赴各自的人生征程。

苏里导演生前在谈到这部电影时说:“我没有想到国庆十周年献礼影片中会有兒童题材,更没有想到毛主席会亲自去拍摄场地探班。这些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儿童电影的重视和支持,说明了他们对祖国下一代的关怀和爱护。”

其实,不只是苏里导演,这种重视、支持、关怀和爱护,每一个茁壮成长的中国少年儿童都有着深切的体会。

在党和国家面前,我们永远都是红孩子。

猜你喜欢

毛主席小伙伴儿童
“八大”上我为毛主席做了同声传译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我和我的小伙伴
我的小伙伴
“小伙伴”等十七则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啊,我们永远怀念您!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致远方小伙伴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