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实习生对临床护理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评价及其相关因素

2021-01-21罗菲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4期
关键词:护生问卷评价

罗菲菲

(乌兰察布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护理教育开展中,需带教导师具备临床带教水平、护理理论及教学动机,同时创造必要的教学氛围,帮助护生在实际体验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护理方法。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护理学》需要学生具有充足的护理经验,在实习中独立分析、探究,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本研究根据2017年5月~2018年12月期间,在天津、北京、内蒙古地区的318名在三甲医院实习的护理实习生的调查问卷报告评价有效教学行为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来源2017年5月~2018年12月期间,在天津、北京、内蒙古地区的318名在三甲医院实习的护理实习生的调查问卷,所有护生均为2014级的中专生、大专生。

1.2 方法

采用问卷分析法对本组护生进行问卷分析及统计,问卷发送时间为临床带教实习即将结束前的14d,发出的调查问卷共计318份,回收的问卷共316份,回收率为99.37%,其中有效问卷为316例,有效率为100%。采用教学性行为评价表分析护生在带教中的学习情况,包括教师的教学水平、任课情况、护生评价及人际关系及个性特点几方面内容,以此反映带教导师的教学情况及任课能力[1]。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正态分布)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 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本组临床护理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评分评价

经调查统计后,本组护理实习生的教学行为的评价分值为(17.66±5.27)分。

2.2 影响评价教学相关因素

影响临床护理教师的因素包括临床技能、认知能力、情感思想、研究能力、讨论能力(P<0.05),详见表1。

3 讨 论

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带教导师明确相关教师评价体系,根据护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活动进行分析、探究与实践。相关研究表明,护生在实习过程中,既是整体护理教学的核心,也是衡量教师带教水平的重要指标数据。因此,引导学生对教师的带教水平、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具有统一性的发展因素[2]。

表1 影响评价教学相关因素

据统计分析,护理实习生需要具有学习汇总能力及理论筛选水平,全面储备临床护理经验,并根据本专业的护理研究情况及研究进展情况开展综合性评价。在本次的调查问卷中,选取了各大省市在三级甲等医院进行护理实习的护生,并且各个护生的学历情况有一定差距。其中,318名护生中,有190名大专生及128名中专生,不同阶段的护生所学习的护理经验及临床医学经验是不同的,故护生的基础能力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在实习进行中,护生会发现无法将课本理论知识应用至实际操作过程中,尤其是部分理论知识并未学习、涉及,需要学生扩充学习技能。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护理专业的科研体系较为完整,其原因是大专生所在院校对护理教育较为重视,部分采用双语教学模式,故护生的发展前景更广泛[3-4]。

在影响教师有效性教学的综合能力评价中,带教导师需引导护生学会正确的使用参考文献,根据文献中的内容学习相关护理知识。但在这一过程的评价与学生的学历层次成反比。现阶段临床护理带教模式为所有护生进行统一学习,即要求同一病房内的护生既要完成常规护理方法,还要掌握与此相关的理论知识,故实际带教过程中相对较为困难。在专科生的护理带教中,需重视对护生思维习惯的培养,即要求护生在实际学习中自行完成科研、毕业论文方面内容,特别是论文完成需要护生收集与《护理学》相关的文献及资料。同时在自主理解的过程中掌握理论内容的重点及难点。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护生的学历不同,故对于护生的授课方式应存在一定差异,但目前没有落实分层带教的理念及方法,需要带教导师根据自身的护理经验开展带教教学,导致护生对教师的评价存在着一定差异。

影响教师个性因素的主要包括教师的活力及虚心程度两方面因素内容,并且实际评价中教师的个人性格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导致不同教师对于护生的心理、情绪、心态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其中,若带教教师和蔼可亲、乐观向上,会让该导师更加受到护生的认可及支持。但是,不善于与护生进行沟通,且带教中没有注意到护生的学习、探究情绪,会导致护生不认同该教师的带教过程。因此,在不同病房内进行带教导师会受到性格、教学习惯方面的差异,还与教师本人的教学压力、课程认可度有着直接性关系。若教师不能化解带教过程中的压力因素,不仅会影响整体带教效果,还会降低整体带教的质量,这一现象的造成原因也与教师的家庭因素有关。例如当教师家庭出现破裂、丧偶等情况时,教师本人的情感因素就直接会受到一定影响,即教师无法扮演好社会中的角色,进而导致教师的情感思受到明显的影响[4]。

在临床带教实习中,教师应采用个性化的教学形式,根据不同护生的学习情况、学历情况给予合理的分组,同时利用知识宣讲、讲座的形式引导护生进行经验分享及经验交流,有利于提高师生双方的综合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带教导师在带教前需明确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引导护生快速融入至学习、研究过程,同时围绕不同学习案例进行讨论,再利用教师标准化教学、PBL教学法进行个性化带教,可全面提升整体带教的有效性。

总的来讲,在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习过程中,影响有效教学行为的因素较多,与护生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研究能力及讨论能力有关,教师应根据湖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出发,分析实习生的性格差异,并给予合理的教学。

猜你喜欢

护生问卷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问卷网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问卷大调查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问卷你做主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