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患方反馈的持续改进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患者中的应用

2021-01-21宋晓镭周爱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4期
关键词:患方灌流资料

宋晓镭,周爱玲,赵 洁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澳洋医院,江苏 苏州 215600)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主要是针对尿毒症这类终末期肾病的治疗方法,由于治疗能够诱发有关凝血以及感染类的并发症,过程中需加强护理干预[1],结合患者的主诉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以此来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为证明护理效果,本文结合我院45例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患者展开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后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院内45例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性质随机分组,对照组22例(常规护理),组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42—68)岁,平均(53.6±5.2)岁;研究组23例(患方反馈持续改进护理),组中男11例,女12例,年龄(45—68)岁,平均(52.7±4.7)岁。观察两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统计资料成立。纳入尿毒症、血肌酐升高、尿素氮升高、确诊慢性肾损伤伴无尿和心衰症状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建立动静脉内瘘,每次透析持续4h,透析+血液灌流频次:2次/周[2]。调节透析液流速以及血液流速。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皮肤管理,同时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患方反馈持续改进护理,认真对待患者提出的护理反馈,同时与患者保持积极的沟通,针对患方提出的建议积极采纳。在护理前收集相关护理资料,评估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事件,根据风险等级明确划分迫切干预的事件以及重要事件。其中存在管路风险以及凝血风险,需结合持续改进的护理思想及时寻找风险因素并制定干预计划,提前预设护理目标,结合最终的护理结果再次护理流程,不断提升护理效果。当中结合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了解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心理状态,同时加强营养以此降低并发症提升护理满意度。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评分。并发症:纳入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静脉炎等几种常见并发症。观察三种并发症总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估应结合院内自拟护理满意度评估量表,从护理态度、语言表达能力、护理质量以及护理结果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单项评分100分,得分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5.0统计学软件整理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n[%]”,差异用“t”及“x2”表示,P<0.05。

2 结 果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中并发症(4.3%),低于对照组(27.2%);研究组中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组别 透析人数 透析例次 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研究组 23 552 1(4.3%) (95.4±2.3)对照组 22 528 6(27.2%) (90.6±2.1)x2值 4.4988 7.3009 P值 0.0339 0.0000

3 讨 论

终末期肾病的发生需结合维持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但单纯血液透析治疗无法就血液中大分子毒素进行清除,治疗效果存在局限性。当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后可发现,血液中代谢废物以及大分子毒素的清除率极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经数据提示两种治疗方法下容易导致并发症,如造成多部位感染,同时会影响睡眠质量,这对患者而言能大大降低生活质量。我院将持续质量改进的思路应用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3-4],可以通过采纳患方的反馈,询证以往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因素,及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5-7],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患方对护理模式的认可度。为证明两组护理疗效,本文结合我院45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患者展开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中并发症(4.3%),低于对照组(27.2%);研究组中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患者采取基于患方反馈的持续改进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8-10],同时有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升,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患方灌流资料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黑龙江医疗纠纷索赔超过一万元不得“私了”
患方私自录音录像能作为证据吗?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
血液灌流治疗戊巴比妥钠中毒1例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