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口市两大入海河流综合治理模式初探

2021-01-20柳新厚

山东水利 2021年10期
关键词:龙口市处理厂流域

柳新厚

(龙口市河长制服务中心,山东 龙口2657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海洋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作为陆地雨污入海的通道,入海河流及所属流域的治理,必须改变传统的治河思路,融入新的治理理念,探索新的治理模式,以及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较快所带来的雨污排放影响河流健康生命,进而影响海洋生态的问题。

1 基本概况

龙口市位于胶东半岛北部,总面积906 km2,辖13个镇街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滨海旅游度假区,海岸线68 km。龙口市境内共有大小23条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其中,黄水河是烟台市四大水系之一,为流经龙口市的最大河流,龙口市境内干流长25 km、流域面积453 km2,为季节性河流。该河中游建有总库容1.21亿m3的王屋水库,有绛水河、丛林寺河、鸦鹊河、黄城集河等8条一级支流,流经石良、兰高、诸由观三镇街入渤海。而泳汶河为龙口市第二大河流,干流长38 km,流域面积217.9 km2,中游建有总库容1 310万m3的北邢家水库。在其主要支流南栾河上建有总库容2 044万m3的迟家沟水库,流经下丁家、东江、芦头、新嘉、北马、龙港、徐福七镇街入渤海。

2 治理背景

黄水河、泳汶河流域总面积达670.9 km2,占龙口市总面积的74.5%。域内城镇和乡村密布、企业众多,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大,且雨污未分流,加之龙口市工业发达,工业废水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给河流健康带来了直接影响,对海洋生态环境构成了直接威胁。加强河流治理特别是对流域污水的收集处理成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之举,功在当今,利在后世。

3 主要做法

黄水河、泳汶河流域面积大、位置重要,对全市的作用举足轻重。根据其地理位置、功能特点,在对河流进行传统治理改善工程面貌、提升行洪能力的同时,把河流水质和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在适宜河段建设污水处理厂和生态湿地,在河道中游布设拦蓄设施,把处理后的达标污水排入河道,用拦蓄设施进行拦截形成梯级连续水面,极大改善了河流无水的状况和河道景观,与上游水库等工程体系互补互促互融,进而形成了“上游修水库、中游层层拦补、下游建污水厂和生态湿地”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3.1 坚持治污先行,建立完善沿河污水处理体系

在黄水河下游建有日处理能力为4万m3的黄水河污水处理厂,铺设了32.5 km的排污管道,完成对东营河、绛水河、矫家河三条支流的综合治理;在泳汶河下游建成日处理能力为4万m3的泳汶河污水处理厂,铺设了总长47.8 km的排污管道,主要处理泳汶河沿岸南山集团、芦头镇、新区、新嘉街道、徐福、新嘉街道的生产生活污水。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提升至黄水河、泳汶河生态湿地,经湿地处理后入河,以补充生态基流,实现了中水回用和河流生态环境的改善。

3.2 坚持保护跟进,建立完善沿河生态保护体系

人工湿地主要是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有效处理,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被称为“城市之肾”。

近年来,龙口市结合流域实际,强力推动人工湿地建设,在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口、河道岸线建设人工湿地,进一步消减入河污染物,逐步恢复河流生态功能和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2019年以来,投资1.36亿元分别在黄水河、泳汶河下游建成两处生态湿地,通过管道对两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8万m3中水提升至两处生态湿地,经湿地进一步处理后排河。

3.3 坚持多效并重,建立完善的河道治理工程体系

龙口市在两河上游分别建有王屋、北邢家、迟家沟3座大中型水库,这些水库已经成为龙口市生产生活和生态供水的水源地,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进一步改善河道工程面貌,增加水资源利用,龙口市对两河进行了大规模治理,主要实施河道清淤、岸坡培厚加固、河唇护砌、堤顶路修筑、绿化带建设等内容。在此基础上,针对两河季节性河流、常年无水的特点,大力实施梯级拦蓄工程,分别在黄水河、泳汶河中下游建成大型水力自控翻板拦河闸、橡胶坝、挡水堰等20余处,对河道径流进行梯级拦蓄,形成连续较长洄水水面,增加河道景观效果,拦蓄能力有效增加,复蓄利用水量达2 800万m3。在黄水河中下游河道还配套实施了补源工程,开挖补源渗井2 500眼、集水渗沟450条、渗盆780个,工程补源区达到河道干流总面积的60%。

4 河流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效

1)污水体系的建成,实现了对两岸污水的集中收集处理,随着城区农村雨污分流的逐步推进,对于消除各类小型排污源,不断改善河流水质、保护海洋生态具有重要作用和长远意义。

2)人工湿地的建成运行,将污水处理厂一级A类再生水进一步处理后,提高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和Ⅲ类水排放标准,实现水质再次净化,用以补充河道生态基流,保护入海口生态环境。

3)河道治理的大规模实施,不仅提升了河道行洪能力,增加了河道的多余洪水利用功能,改善了水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同时实现了流域内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联合调度与优化配置,使流域内的水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改观。

5 几点启示

龙口市立足濒海的实际,结合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基本市情,在实施河流治理上主动站在保护海洋生态的高度,意识超前、行动到位、措施精准,坚持保海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重治本,下大力气、加大投入,连续实施、一体治理,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治河模式和治理经验。

1)树牢环保意识是实施河流整治、保护海洋生态的前提。针对海洋生态保护形势日趋严峻的实际,龙口市切实强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两大入海河流及所辖流域的生产生活污水纳入治理范畴,用意识指导行动,形成了全市上下高度重视、齐抓共管治理河流及流域污染,以保护海洋生态的鲜明导向和思想共识。

2)加强工程治理是实施河流整治、保护海洋生态的关键。入海河流的水质状况直接影响海洋生态。但河流的污染表象在河道,根源却在岸上、在流域。鉴此,龙口市确立了以工程治理为主要抓手,以完善污水处理工程体系、河道工程体系、中水回用体系、生态湿地保护体系等为鲜明特色的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系统治理,针对性强、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3)破解资金瓶颈是实施河流整治、保护海洋生态的保障。实施流域综合治理涉及工程项目较多,地方财政资金压力较大。为此龙口市在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的同时,对部分项目实行PPP运作,多方引进社会资本,大量使用社会资本,形成了上级补助、地方配套、社会资本融入的项目资金筹措机制,有力保证了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实施。

猜你喜欢

龙口市处理厂流域
压油沟小流域
山东龙口市薛家遗址发掘简报
在建污水处理厂机械设备现场安装应注意的问题
山东省龙口市明德学校
沙颍河流域管理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
污水处理厂的环保节能问题及对策
乏燃料后处理厂建应提上日程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龙口市酸雨pH值监测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