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作用效果分析

2021-01-20张天佑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0期
关键词:丁苯脑梗死常规

张天佑,郝 春*

(1.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 包头 014040;2.武警内蒙古总队包头支队卫生队,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急性脑梗死是指在多种因素影响情况下导致患者脑部血流供应出现障碍,从而使得患者脑组织出现缺氧、缺血性坏死,最终患者的神经功能出现不可逆性缺损,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该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以及肢体偏瘫等症状,同时拥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丁苯酞也逐渐应用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当中,它主要发挥清除患者自由基的功效来使其缺血区的血管痉挛以及微循环得到改善,从而发挥抗脑缺血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酞进行治疗并对其认知障碍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丁苯酞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5例。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我院诊断后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疾病相关的诊断标准。此次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年龄均大于18周岁,均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且发病时间均小于3天。排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患者以及存在明显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非首次发病患者以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的认知障碍患者均不纳入此研究。本次实验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及其家属对本实验知情,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丁苯酞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2~70岁,平均(53.81±5.74)岁,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1~50 h,平均(15.27±2.16)h。常规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4~71岁,平均(53.75±5.69)岁,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1~49 h,平均(15.22±2.07)h。经就诊时间、性别、年龄等资料分析,常规组和丁苯酞组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包括改善微循环、血压及血糖控制、抗血小板聚集以及调脂等在内的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国药准字H20050299,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0.1 g*24s)进行治疗,具体给药方法为: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口服丁苯酞胶囊,一次200 mg,一天三次,70例患者均接受连续5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①比较丁苯酞组和常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MMSE以及MoCA评分情况;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情况主要通过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以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说明患者认知功能越好;②比较丁苯酞组和常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判定:痊愈:经治疗,患者NIHSS评分降低了90~100%;显效:经治疗,患者NIHSS评分降低了50~89%;有效:经治疗,患者NIHSS评分降低了15~49%;无效: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改善情况未达到以上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IHSS、MoCA等各项指标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NIHSS、MoCA以及MMSE评分指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给予t检验,临床疗效以n(%)表示,给予x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丁苯酞组和常规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MMSE以及MoCA评分情况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MMSE以及MoCA评分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MMSE以及MoCA评分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丁苯酞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丁苯酞组和常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比较

如表1所示,治疗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86%明显低于丁苯酞组患者的97.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丁苯酞组和常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比较[n(%)]

3 讨 论

丁苯酞作为一种新型药物,它属于人工合成的消旋体,在解除患者血管痉挛、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增加患者脑血流上具有较好的功效。同时有研究指出[2],丁苯酞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时,可以使患者缺血区微循环的重构及改善得到明显的促进。其次,丁苯酞可发挥保护患者线粒体功能与结构的作用,在调节患者脂代谢、改善其血液流变学等方面也有不错的效果,最后使得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得到明显改善,这一点在王磊[3]等人研究中有所体现。而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MMSE以及MoCA评分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丁苯酞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治疗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86%明显低于丁苯酞组患者的97.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较好,其结果与上述文献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酞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上也有较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少,总体疗效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丁苯脑梗死常规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丁苯草酮原药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常规之外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破常规 获巧解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