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讲述抗美援朝历史的经典老电影

2021-01-19柏舟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1年1期
关键词:上甘岭武陵中国人民志愿军

柏舟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听到这首歌,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抗美援朝,那场保家卫国的战争。这首歌叫《我的祖国》,是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典老电影《上甘岭》的插曲。除了《上甘岭》,还有许多相关题材的经典老电影,也让人久久难忘。

抗美援朝初期:《铁道卫士》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

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6月10日,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人民志愿军采取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连续进行了五次战略性战役。

当时,国民党认为时机已到,命令潜伏的特务伺机进行破坏活动,准备里应外合,为“反攻大陆”做准备。一时间,敌特分子疯狂地进行刺探情报、破坏铁路、炸毁桥梁等活动。沈阳铁路系统作为东北最重要的运输枢纽,成为他们破坏的首要目标。

196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了电影《铁道卫士》,讲述抗美援朝时期,我公安人员粉碎敌人炸毁铁路的阴谋,并将特务一网打尽的故事。

因是反映抗美援朝的作品,牵扯到国际问题,这部电影的样片出来后专门报送外交部、国务院审查。周恩来总理十分重视,提出了“要搞群众化,不要搞神秘化”等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最后的成片表现出公安战士的机智勇敢和人民群众的警觉团结,并揭示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复杂情况。该片情节惊险,悬念丛生,敌我斗争紧张激烈,是一部优秀的反特电影。

1972年纪念抗美援朝胜利20周年之际,周总理令文化部复映《铁道卫士》,这部电影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电影,而它的影响也一直延续到今天。

第二次战役:《奇袭》《冰血长津湖》

1950年11月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对美国纠集的“联合国军”及统一指挥的南朝鲜伪军发动了第二次战役。这场战役扭转了朝鲜战局,奠定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格局。

第一次战役结束后,美国情报部门被中国人民志愿军迷惑,误判中国军队的兵力最多只有7万人,所以总司令麦克阿瑟认为10月24日发出的“向国境线总追击”的命令,没有加以变更的必要。随后,他命令美军发动新的攻势向鸭绿江推进,因为他曾笑称“如果搞得好,可以在圣诞节以前让大家回祖国”,所以这次战役又被称为“圣诞节攻势”。

11月24日凌晨,“圣诞节攻势”开始,次日,中国军队发动反击。我军按预定计划,将“联合国军”诱至预定地区后,立即发起反击,对其进行出其不意的打擊。美国东西两线全面败退,“联合国军”被迫放弃平壤、元山,撤退到三八线以南。

1960年的电影《奇袭》讲的就是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的一次特种作战。1950年11月,38军军长梁兴初命令38军侦察科长张魁印、113师侦察科长周文礼率领侦察支队,在11月24日秘密插入敌后,务必于11月26日8时前炸毁武陵桥,堵死敌人后路,配合主力部队歼灭德川地区的伪七师。张魁印领导的这支侦察支队由38军军部侦察连、113师侦察连、两个工兵排以及通讯兵、翻译等323人组成,秘密潜行到敌人后方,最后在向导的带领下顺利找到并炸毁了武陵桥。当时,正是1950年11月26日7时30分,武陵桥的爆炸奏响了抗美援朝战场第二次胜利的序曲。

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以这次行动为素材,拍摄了军事教育片《奇袭武陵桥》,广受好评。在征得总参同意之后,八一电影制片厂又将《奇袭武陵桥》改编成故事片《奇袭》。电影将这场足以载入我军战斗史册和军事教科书的特种作战表现得淋漓尽致,突出了我军的英勇善战、智勇双全,此外,还表现了中朝人民联手抗敌的深厚情谊。

纪录片《冰血长津湖》,也取材于第二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以16万优势兵力在朝鲜东北部的长津湖地区成功分割包围了美军陆战1师和步兵第7师一部共约3万人。但由于严寒、补给不足、火力差距和美军空中优势等原因,志愿军未能达成全歼美军陆战1师的目的,还付出了伤亡6万余人的惨重代价。

在这场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主要面对的敌人是寒冷。第九兵团的战士大多来自南方,对北方的天气不是很了解,大部分将士戴着大檐帽,穿着胶鞋和单薄的棉衣进入长津湖地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冰雕连。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27军80师242团5连,为了坚守阵地,在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里,以战斗姿态冻死。

看完这部纪录片,就会深刻理解我军为什么能赢得抗美援朝的胜利。

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上甘岭》

1952年9月18日至10月31日,我军在沿“三八线”附近地区的整个战线上,有选择地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营以下兵力防守阵地实施具有战役规模的进攻作战,即秋季战术反击作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术反击作战中,攻占了“联合国军”许多营以下阵地。为改变战场的不利态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向我军发动了以上甘岭地区(金化以北的铁三角一带高地)为主要进攻目标的“金化攻势”。10月14日开始,“联合国军”先后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的约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攻,志愿军防守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阵地多次失而复得。激战持续至11月25日结束,志愿军共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最终守住了阵地,取得了胜利。

猜你喜欢

上甘岭武陵中国人民志愿军
血战上甘岭的虎将秦基伟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
你所不知道的上甘岭战役
习近平等领导同志会见“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代表
抗美援朝主题故事片《上甘岭》完成4K精致修复
茶山道上
武陵酒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原因及意义分析
武陵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研究
武陵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