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退耕还林(草)研究趋势及热点分析

2021-01-19李连强

辽宁林业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阶段文献生态

李连强

(1.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辽宁 丹东 118003;2.辽宁辽东半岛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辽宁 丹东 118003)

当前,越来越多的林业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已经意识到了森林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纳入决策管理层。汪福学等[8]利用退耕还林(草)的遥感影像数据,建立了县级的退耕还林(草)管理系统。《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办退字[2013]16号)为退耕林地的生态效益评价提供量化工具,为决策者的森林生态管理提供数据支撑[9]。但是,有关退耕还林(草)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退耕地生态补偿问题[10]、退耕林可持续发展问题[11]、退耕区域生态效益评价问题[12]。

本文通过文献计量法,分析了我国近20年退耕还林(草)研究趋势和热点,有助于了解相关研究团体和研究核心,为我国退耕还林(草)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本文选择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检索主题限定为“退耕还林”、“退耕还林还草”、“退耕”,文献类型为“期刊和会议”,文献语言为“中文”,检索时间段为1999-2020年。利用高级检索,去除不相关文献,共得到3 857条文献样本。

利用CiteSpace5.2和Excel 2019软件对文献关键词和作者进行分析,识别和显示退耕还林(草)研究的新趋势和新热点[13],得出了退耕还林(草)不同阶段的突显关键词,显示研究作者的关系图谱,重点分析了我国退耕还林(草)的研究团体、研究趋势和热点。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退耕还林(草)研究趋势

2.1.1 文献发表数量总体分析

在CNKI中,1999-2020年有关退耕还林(草)的相关文章共3 857篇,其中,文献占比高达83%,会议占比17%。

1.3 观察指标 随访且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2004年和2008年退耕还林文献发表数量较多,呈现出先快速增长,2004年后接近最大值,至2008年相对稳定,之后缓慢下降。其中,1999-2002年论文发表数量增长速率最大,为首轮退耕还林(草)实施评估阶段[14];2003-2008年论文发表数量增长率稳定且有稍许下降趋势,为退耕还林(草)完善阶段;2009-2013年发表论文数逐渐减少,为退耕还林(草)生态价值评估阶段;由于新一轮退耕还林(草)实施,2014-2020年论文发表数量,相比2013年有所增加之后缓慢降低,为定量分析与决策管理阶段。

图1 1999-2020年总发文量年变化趋势

从图2可以看出,会议论文数量与文献数量变化趋于相似,但文献数量在2004、2008、2015年等节点上变化更剧烈,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国家政策在退耕还林(草)中的倾斜作用。2020年会议论文呈现“抬头”趋势,表明新一轮退耕还林已接近尾声,定量分析与决策管理阶段开始走向成熟化。

图2 1999-2020年会议发文量年变化趋势

2.1.2 文献高产作者群体分析

作者群体分析,可以显示目前阶段一定程度上退耕还林(草)领域的发展水平、研究状况。

从图3可以看出,有节点994个,其大小代表作者出现次数;连接线1 178条,线条代表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网络密度0.002 4。从作者群体看,呈现“大聚集,小分散”的状态,主要形成了4个研究群体:①刘国斌、王兵等,②杨勤科、温仲明等,③王继军、成思敏等,④姜志德、谢晨等,其中以王继军和刘国斌发表文献数量较多。同时,各群体间连接度较弱,但群体内连接度非常高,有利于研究的稳定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各研究单位受距离限制,相互合作交流比较困难;而各群体内部对退耕还林(草)的研究方向和内容相似,有利于相互合作交流。可见退耕还林(草)研究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了相关研究体系、研究团队及研究方法。

图3 退耕还林(草)发表文献作者合作分布

从表1可以看出,高产论文排名前10位分别为王继军、姚顺波、孙保平、支玲、刘国彬、杨改河、李贤伟、姜志德、王兵、周心澄,表明这些作者对退耕还林(草)领域研究较深。半衰期排在前3位的作者分别为王继军、支玲和姚顺波,这3位作者发表文献对退耕还林(草)领域影响时间较长、较久。从研究机构看,文献发表量前10位的作者中,以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较多,大学的作者人数多于研究所,而研究所的影响力大于单个大学,说明顶级的师资力量在研究所,但大学的论文数量大于研究所。对于研究主题,各机构及作者间存在较多的统一性,不同机构间也存在相似性,如各文献作者都是以退耕还林(草)、生态环境、水土保持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同时各作者又有自己的研究重点,例如王继军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姚顺波的驱动力分析,孙保平更加注重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

表1 退耕还林(草)文献主要作者的基本情况

2.2 我国退耕还林(草)热点

2.2.1 1999-2002年退耕还林(草)动员实施阶段

从图4可以看出,1999-2002年退耕还林(草)一词贯穿始终,还包括坡耕地、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环境)建设、西部大开发等,表明我国在综合考量下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

1999年,赵新泉等[15]提出退耕还林(草)着重考虑合理布局、重点建设及配套政策等。2000年,山仑院士提出了实施退耕还林(草),应着重解决适宜优势树种选择、天然植被保护和改良等问题[16]。2001年,张殿发等[17]提出了西北退耕还林(草)要坚持因地制宜、林草共进、生态与经济效益协同。2002年,支玲等[18]深化了退耕还林(草)的含义与实施基础,认为应坚持生态与经济兼顾发展。

1999-2002年为退耕还林(草)实施评估阶段,其整体框架及实施政策、方法、决策在不断完善中。西部地区和长江流域已经开始大范围实施,初见成效。

图4 1999-2002年退耕还林(草)研究突显关键词

2.2.2 2003-2008年退耕还林(草)建设完善阶段

2003-2008年相关突显关键词有效益评价、植被恢复、退耕农户、生态退耕、后续产业、荒山荒地、土地利用等(图5),注重退耕还林(草)的成效、适宜性、退耕模式、后续产业,特别是因此带来的短期影响及效益。2003-2008年退耕还林(草)建设完善阶段,具有研究范围广、地域性强,集中于黄土高原区,时间尺度短等特点。

图5 2003-2008年退耕还林(草)研究突显关键词

2003年,杨建波等[19]根据退耕前后生态环境变化,评价退耕还林(草)生态效益;薛建辉等[20]探讨了困难立地条件下的植被恢复,开展耐旱树种筛选、困难立地人工造林。2004年,李昆等[21]提出了金沙江干热河谷上段海拔1 400 m以下及1 400~1 600 m区域适宜造林树种。2005年,焦峰等[22]分析了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对土地覆被格局变化、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影响。2006年,易福金等[23]利用跟踪调查数据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对农民收入的短期(2003-2005)影响。2007年,汪邦稳[24]等分析了延河流域退耕前后土壤侵蚀变化,提出植被盖度和坡度是短期内影响土壤侵蚀的主控因子。2008年,贾晓娟等[25]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初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价值。

2.2.3 2009-2013年退耕还林(草)生态价值评估阶段

2009-2013年相关的主要突显关键词有土地利用、退耕(地)、吴起县、土壤养分、生态补偿、植被恢复等(图6)。退耕还林(草)的初期效益及其相关概念、政策等被广泛接受,退耕还林(草)生态价值评估也进入到了全面、综合、多指标评估期,特别注重评价指标及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研究时间尺度长、研究方法多样性等特点。

2009年,赖亚飞等[26]采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指标,分析了吴起县退耕还林(草)综合效益。2010年,钟晓娟等[27]选择维护水源、固持土地、净化空气等指标,建立了盐池县退耕还林(草)生态效益评价体系。2011年,田耀武[28]基于AnnAGNPS模型,分析了三峡库区黑沟小流域退耕还林(草)区森林生态服务价值。2012年,马海芸等[29]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小尺度(县级)退耕还林(草)综合生态效益评价体系。2013年,王兵等[30]参考DPSIR概念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个方面进行生态环境效应分析,表明退耕还林(草)能有效改善区域环境。

退耕还林(草)评价研究体系和模型已经逐步完善,由定性描述转向定量分析,由评估分析转向机理、过程、管理等多样化、理论性研究。

图6 2009-2013年退耕还林(草)研究突显关键词

2.2.4 2014-2020年退耕还林(草)定量、机理分析与决策管理阶段

该阶段相关突显关键词主要有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生态补偿、土壤养分、退耕年限、生态系统服务等(图7)。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生态补偿等研究主题贯穿2014-2019年,集中在黄土高原区域,重点在机理分析和决策管理。韩洪云等[31]采用成本流、保护拍卖和选择实验法,分析了重庆市万州区退耕还林(草)生态补偿机制;张蕊等[32]通过土壤有机碳、氮和磷的测定,从机理层次分析退耕还林(草)对土壤的影响。

图7 2014-2020年退耕还林(草)研究突显关键词

2015-2018年突显关键词还包括生态(植被)恢复,探讨退耕还林(草)定性、定量分析,例如退耕还林植被覆被变化的定量分析[33],土地利用演变对景观格局的影响[34],生态恢复对土壤生物群落的影响[35]等,退耕还林(草)研究逐步深化,从生态评价走向综合管理。特别是2019年和2020年,开始探究退耕还林(草)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的决策管理[36-38]。尤南山等利用土地利用/覆被和GPP模拟数据,预测GPP年尺度变化规律,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对GPP年际变化的影响[39]。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 论

利用CNKI数据库基于统计学分析,对我国退耕还林(草)研究趋势及热点进行分析,得到结论:

①1999-2020年退耕还林(草)文章发表共3 857篇;其中文献占比高达83%,会议占比17%。2004和2008年,退耕还林(草)文献发表数量较多,呈现快速增长,2004年后接近最大值,至2008年相对稳定,之后缓慢下降。

②从作者群体看,呈“大聚集,小分散”状态,主要形成4个研究群体:刘国斌、王兵等,杨勤科、温仲明等,王继军、成思敏等,姜志德、谢晨等;且以王继军和刘国斌文献数量较多。同时,各群体之间的连接度较弱,但群体内的连接度非常高。

③基于突显关键词,我国退耕还林(草)研究大致划分4个阶段,1999-2002年退耕还林(草)动员实施阶段,2003-2008年退耕还林(草)建设完善阶段,2009-2013年退耕还林(草)生态价值评估阶段,2014-2020年退耕还林(草)定量、机理分析与决策管理阶段。

3.2 讨 论

通过对退耕还林(草)文献梳理,我国退耕还林(草)研究方法不断改进,研究内容不断完善和修正,交叉学科开始盛行。

①退耕还林(草)研究有其深刻时代背景和交叉学科基础。退耕还林(草)是我国重大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退耕还林(草)研究也会不断完善[40],但也存在巨大挑战,包括退耕与复耕、经济与环境等新挑战[41]。退耕还林(草)研究还涉及交叉学科,尤其是经济基础与林业生态科学,不仅考虑退耕还林(草)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更要分析其产生的经济和社会影响[42]。

②退耕还林(草)量化分析和机理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我国退耕还林(草)量化分析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修订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规范》,规范了退耕还林(草)评价体系,但也存在模型评估功能有限、推广性差、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43],退耕还林(草)量化分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退耕还林(草)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生态过程演化、退耕还林(草)水土保持机理研究等[44]。

③退耕还林(草)造福人类及其决策管理成为新研究趋势。我国更加注重生态文明,保障退耕还林(草)可持续性,将退耕还林(草)的生态服务价值纳入国民经济体系中。应用科学研究方法,结合退耕还林(草)监测和评估结果,实现区域或全国性退耕还林(草)决策管理。

猜你喜欢

阶段文献生态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