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科技发展与商业银行的数字化战略转型

2021-01-17陈定莹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钦州分行

环球市场 2021年30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科技

陈定莹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钦州分行

一、金融科技概述

关于“金融科技”一词的具体含义,目前学界尚无统一说法。《牛津词典》中,金融科技被定义为“用于支持银行和金融服务的计算机程序和其他技术”。2016年的春天,全球金融治理核心机构金融稳定委员会又一次赋予了金融科技“技术进步带来的金融创新,它可以创造出新的业务模式、新的应用、新的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产生影响”[1]的说法。而这一说法赢得了国内外学者专家的认同,尤其在我国,更是被推崇。随后,在该报告发表的第二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又一次定义了它,说它是“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创新的产物,它是由技术进步驱动的金融创新。”这一说法刊登于《中国金融》杂志上,同时,他还说,虽然是新概念,但是他仍然没有脱离开金融的本质,这可以理解为是技术驱动下的一种金融创新。

二、金融科技发展历程

金融科技的发展之久,超乎认知,早在二战期间就开始发展,美国率先大力发展电子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嗅觉灵敏的金融行业意识到信息技术的极大影响力,开始投入资金构建 IT 系统,实现内部办公电子化,提高服务效率,这可以说是金融科技发展的开端。1990年之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让金融科技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各大金融机构利用自身终端特点和平台优势,纷纷推出以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线上支付、移动支付为代表的具有明显时代特色的金融产品与业务,信息技术开始渗透到金融行业的核心业务领域。

2003年,为了解决旗下网络电商平台淘宝商城买家和买家之间对于付款的不信任的问题,阿里巴巴正式推出“支付宝”业务,标志着“第三方支付”的开始,线上支付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金融科技也从经济的背后走向人们可见的地方。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第一次意识到互联网信息技术对金融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影响,第一次产生危机感。

2007 年,另一具有标志性的国内金融科技产品——中国拍拍贷成立。金融科技公司凭借强大的大数据挖掘采集技术,开始渗透到金融机构的支柱业务——信贷业务,并建立起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风险评估新模型。2013 年,阿里巴巴与天弘基金合作,推出线上货币型基金“余额宝”,引发热烈反响,余额宝因高收益、操作方便、门槛低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使用,直接冲击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2]。

2016年之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与处理、自然语言识别和处理等一系列新技术相继诞生。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等多种科技手段共同作用,也可以作为技术支持作为后续金融产品推出的开端。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百度度小满为代表的小额信贷业务蓬勃发展,金融科技开始深入到人们各个消费领域,金融市场布局产生翻天覆地变化,传统商业银行市场份额被大量抢占,挤压,商业银行纷纷开始谋求转型。

2019年,央行进一步提出到2021年要加大科技要素在金融业中的比重,实现科技与金融业的进一步融合与交流,促进双方互利发展,并且,要重视用户的体验,提高他们对于金融科技产品的认同度和满意度,最终达到我国金融科技行业走在世界前列的发展目标。

三、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调整战略方向

战略布局上,传统商业银行因为与客户间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不够了解,信贷业务的服务对象一直以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为主,而丢失了小微企业这一巨大的潜在用户市场,被其他金融科技公司强占先机。近年来,商业银行开始重新审视业务布局,大力拓展针对小微企业的小额信贷业务,和互联网小额信贷业务争夺丢失的用户市场,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一些商业银行还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自身权威性、信誉度等优势,发展普惠金融,通过构建平台和生态,将消费者、企业和政府连接在一起,不断积累数据,基于大数据分析,为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农民等群体提供广泛的普惠金融服务。

对用户定位分层能力差、无法捕捉用户消费痛点,也是制约商业银行发展的一大难题,因而在产品研发战略布局上,商业银行也开始注重数据化决策和用户体验,由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转为“以用户为中心”,开始意识到建立用户信息库、对用户市场进行细分的重要性,努力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与差异化服务。

(二)更新体系建设

首先,在内部管理体系上,经过多年发展,商业银行已形成了成熟稳固的治理构架和复杂的组织关系。无论产品创新、推广还是营销方案制定,都是由总行主导,总行占据绝对的领导和统筹地位,而与客户接触的支行和下层机构,主要负责推广和执行总行下达的任务,在发现用户需求或市场需求有变动时,需要层层上报给总行,而这些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行要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这么做的好处是,首先,这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其次,总行作为决策者,不能及时迅速地把握市场风向和用户消费痛点。在传统网点经营时代,这一管理结构的劣势还不明显,但在市场风向瞬息万变、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的金融科技时代,这无疑会商业银行会产生致命影响。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互联网金融企业则可以依靠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对用户需求、市场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调整并快速做出反应。对商业银行来说,僵化死板的管理体系已严重制约其发展,优化内部管理架构、更新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因为数据分析技术的不足与缺失,在产品研发体系建设上,商业银行虽有意识地注重市场调研和用户体验,但仍处于“被动消极”吸纳潜在客户的阶段。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进行产品创新时,仍以模仿引进国外金融产品为主,跟风现象严重,自主创新能力差,鲜少能根据自己客户群体,研发出符合银行用户以及时代大环境的金融产品。现在经常会出现跟风推出在其他银行销售良好的金融产品,而忽略了各个银行客户的特点以及时间、背景对金融业的影响,当下,许多商业银行也局限在“以量取胜”的思维模式中,一股脑推出大量理财产品,而忽视产品之间的组合和联动,导致金融产品组合单一,功能性薄弱,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而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因为掌握了庞大的用户消费信息数据,可以针对性地研发新产品,针对性投放,对金融产品进行最优组合,极大地提高了金融产品的成功率。

四、金融科技发展与商业银行的数字化战略转型

(一)采用交互式发展机制

首先,商业银行应继续深化拓展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充分学习使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图像识别处理、大数据、5G等先进的金融科技技术,和本行核心金融业务相融合,实现跨平台交互发展。依托对方先进的数据追踪、分析技术,积累海量客户数据,建立属于自己的用户信息库,分析用户消费习惯、偏好和真实需求,细分用户市场,深入挖掘用户信息,对用户进行精准有效的分层与定位,赋予每一位用户独特标签,构建完整、动态、立体的用户画像,对不同客户层、客户群有针对性地提供差异化服务,改善产品同质化问题。基于大数据分析,从客户画像、营销、回馈到成效评估以及风险管控,建设数字化经营闭环,由数据决定对客户的经营策略、适合的产品投放,以及产品的上下架管理,提高运营质效。必要时可成立专门的金融科技发展部门,对产品研发提供决策支持,对银行发展提供战略指导。

其次,加强总行与分行、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协同合作力,推进企业架构转型。总行应给予支行更多的自主权和话语权,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减少无意义的中间环节,调动员工尤其是支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时获取市场风向和用户需求。

(二)保障信息数据可靠性

一要建立统一成熟的数据采集系统,制定统一的用户信息编码,对银行用户信息进行采集和后续追踪,从源头上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尤其是对于下面分支机构,总行须制定统一标准,保证数据采集、录入的一致性,避免后期因编码混乱无法进行统一分析。

二要提高银行从业者业务能力,大力引进既具备金融行业专业背景又懂大数据分析与金融科技的复合型人才,充分利用人才优势,根据特长,合理安排人员工作及职责,利用当下最新颖的技术手段,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率,及时剔除掉无效、没有意义的数据信息,以免对银行决策产生误导作用。

三要对用户信息库进行定期维护和定期更新,保证拥有最新作完整的用户信息库,保证数据分析结果的时效性。

(三)搭建业务、数据、技术融合的三大中台

一是打造业务中台。按照“用户——客户”进阶经营和端到端运营要求,提炼账户、支付、营销等可共享复用的业务能力,形成可快捷调取的通用服务模块,赋能前端场景的高效拓展和产品的敏捷创新。二是打造数据中台。构建数据智能中枢和全域数据供应网,强化数据获取、集成整合、挖掘分析、即时赋能等核心功能。三是打造技术中台。技术中台对应用研发、推出、后期管控所依赖的技术实行平台化、组件化设计,以云服务为主要交付方式,实现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保证产品随时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提高。

(四)围绕“生态、场景、用户”开展探索

要将各个资源整合起来,最终形成一个全面完善、共同发展、互利互惠、与时俱进的产业网络,这个网络将涉及不同产业、不同资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终服务不同人群,实现供应目标,对于普通用户,要将金融科技产品融入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全面便利他们的生活,并且根据不同用户的习惯,进行进一步的产品推介,不断优化服务和用户体验。中国建设银行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针对个人用户、企业用户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对于政府用户则是围绕“优政、利民、兴企”目标,为云南、山西、重庆、山东等省份积极打造“一网通办”智慧政务模式,并与28个省级和130个地市级政府签订智慧政务合作协议,用金融力量助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强化银行的有效监管

任何新技术的发展都伴随着一定风险,金融科技也同样存在风险性。在使用创新科技手段对传统金融信息转向向数字化的同时,商业银行要比以往更加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对经营管理、产品研发的各个环节实行有效监管,配套的管理流程需完善更新,新技术风险评估及风控需同步建设,防控的关键在于知风险知威胁的程度、有相应的应对能力。尤其要保护好用户信息与用户信息库,避免用户信息被盗取,危害用户利益,损害银行公信力。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提升对各类风险的主动预判能力。制定风险评估办法,从机构、产品、业务条线、区域多维度开展风险评估,对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状况和风险管控水平进行客观评价,绘制不同维度的风险热力图。推进产品风险评估机制持续完善,健全全流程产品风险管理体系。

同时,这种评估管理系统要不断更新,更为智能地帮助用户规避风险,多方面、多角度的帮助用户降低风险值,同时要更新识别系统,提高网络安全性,并且,可以根据其他的科技手段如定位系统等进行新一轮的用户信息采集和偏好分析,让用户使用更加安全的同时兼顾便利。

五、结语

静水潜流,银行一直在变,金融科技一直在创新。在数字化经营道路上,对于金融科技的创新运用要以金融的本质作为根基,坚持以科技创新手段为金融业“开枝散叶”,让金融之树荫庇传统经济形式以及民生的各个方面,畅通经济社会的微循环,以金融惠民、利民、慧政。银行唯有做到敞开胸襟、坚定探索、快速行动、稳步推进,才能掌握主动权,在金融科技道路上领先一步。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科技助我来看云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