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2021-01-16照耀

环球人文地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活字西夏吉祥

照耀

1991年8月,考古人员在宁夏贺兰山拜寺沟的一座方塔残址中,发现了汉文和西夏文的墨书。书中记载,方塔建于西夏大安二年(公元1075年),而后又陆续出土了大量西夏文佛经,其中有一套藏传佛教密宗经典,根据汉文与西夏文的对应翻译,称为《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或《吉祥遍至口合本续》,简称《本续》。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西夏文孤本,由梵文译为吐蕃文,再由吐蕃文转译而成。这套佛经分为经文、要文、广义文、解补四部分,共9册,保存完整的有220页,加上无法入册的零散残页,共计约10万字。虽然没有直接排印说明年代的文字,但同时出土了西夏崇宗贞观年(公元1102年-1114年)的西夏文木牌,还有仁宗乾祐十一年(公元1180年)的发愿文。这两件纪年文物都可以证明《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应属于西夏后期,相当于南宋时期。

此书以宋代流行的蝴蝶装成册,白麻纸精印。书页四界有子母栏,栏距上下23.5厘米,半面左右15.2厘米,版心宽1.2厘米。有漢文、西夏文、汉夏合文三种页码,正文为西夏文,每半面10行,每行22字,每字大小1厘米左右。宋版书是中国图书收藏界的瑰宝,但现存宋版书都经后世重新装帧,直到蝴蝶装的《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出土,才使人们了解到宋版书的真实样貌。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出土时,只被认定为是西夏时期的印刷品。至于它是雕版印刷,还是活字印刷,并没有定论。后来,考古人员在研究中发现,《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与同时代的雕版印本有许多不同之处:版框栏线四角不衔接,左右栏线较短,上下栏线或不足或超长;墨色浓淡不匀,有的黑白斑驳,有的半深半浅;版心行线漏排,时见汉字错排、漏排和数字倒置;有些页面残留隔行竹片的印痕……所有这些特征,都说明一个问题:它不仅是活字印本,而且是木活字印本。

这一发现非同小可,因为按照权威论著和传统说法,此前学术界一直认为木活字是元代科学家王祯发明的,而《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作为实物证据,将木活字的历史提前了一百多年。同时,史料记载西夏通过北宋才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印刷业,由此可推论木活字印刷术在宋代已经存在。结合近年出土的其他宋代活字印刷品实物,证明《梦溪笔谈》中关于毕昇的记载应是真实历史,中国是活字印刷术的故乡。这一切,都证实了《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木活字印本实物。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现保存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有散页展出,2002年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名录。

猜你喜欢

活字西夏吉祥
祖国吉祥
记者应该“围着谁转”
宁夏西夏风情园
可以泡着喝的汉字
好花开放送吉祥
字在用玩的方式传播汉字文化的精神力量
把玩活字 续写光阴的故事
进“门”填字
从出土档案看西夏官吏请假制度*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