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趋势探析

2021-01-16年炜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环球市场 2021年15期
关键词:体育竞赛体育用品增加值

年炜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一、全国体育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体育产业快速增长

2015-19年间,国内体育产业增加值由5494.5亿元增长至11248亿元,增幅达到204.7%,远远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幅43.5%。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5年的0.8%增长至2019年的1.1%,上升了0.3个百分点。数据表明体育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重要性日趋加强。

在体育产业内,各行业的增长并不均衡。在2015-19年间,体育服务业增加值从2703.7亿元增长至7615.1亿元,增幅达到281.7%,增长趋势明显。其中,体育中介服务增长841.4%,在体育产业各行业中增幅最大。此外,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的增幅均超过600%。以上行业在体育产业中的表现均非常突出,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相比而言,也有一些行业的表现低于体育服务业平均水平。其中,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场馆服务的增幅均在200%以下,表现相对较弱。特别是由于在这段时期内,我国缺少影响力大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所以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受到一些不利影响,发展相对放缓。

除体育服务业外,体育产业的其他两个行业也表现不一。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增长124.2%,是体育产业中增幅最低的行业。而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增长600.3%,是体育产业中增幅较高的行业。

(二)体育服务业占比增大

2015-19年间,体育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体育服务业占比明显增大,从2015年的49.2%增加到67.7%,增长了18个百分点。同时,体育服务业内的各行业占比变化差异较大。其中,体育培训与教育占比从3.5%增加到13.6%,增长了10个百分点,是体育产业中占比增长最大的行业。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占比从28.4%降低到22.8%,减少了近6个百分点,是体育服务业中占比降幅最大的行业。

除体育服务业外,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占比从50.2%降低到30.4%,减少了近20个百分点,是全部体育产业中占比降幅最大的行业。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占比仅增长了1个百分点,行业占比变化不大。

在2019年的产业结构中,虽然较5年前明显下降,但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占比仍以30.4%的水平在各行业中位居首位。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以占比22.8%的水平位居各行业第二位,同时也是体育服务业中占比最大的行业。以上两个行业的占比之和从2015年的78.6%降至2019年的53.2%,虽然占比降幅非常明显,但目前仍然是体育产业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此外,体育培训与教育占比达到13.6%,显示出该行业对体育产业的影响作用正在加强。除了这3个行业之外,其他各行业占比均低于10%,特别是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与体育健身休闲活动这两个核心行业占比仍然偏低,其对体育产业的影响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发展趋势

第一,不论是从增速还是从结构看,体育服务业都显示了强大了发展潜力。虽然在近5年间体育服务业占比大幅增长至67.7%,占到体育产业的三分之二,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明显差距。按类似口径计算,美国的体育服务业已超过80%的水平,表明我国体育服务业仍然存在很大的增长空间。

第二,从体育服务业内部看,一方面,近年来体育培训与教育发展比较明显。体育培训与教育的发展有助于体育在大众中的普及与提高,从而有助于为体育产业的长期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与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两个体育产业核心行业发展迟缓,2019年两行业增加值占比仅为8.4%。与之相比,美国这两个行业占比超过50%。作为体育产业核心行业,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与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的发展对整个体育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三,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明显收窄。虽然目前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仍然是体育产业中最主要的部分,但其占比大幅下降已经表明该行业对体育产业的影响正在减弱。其中原因一是由于近年来随着外需减少,体育制造业出口有所降低;二也是由于国内体育产业核心行业发展迟缓,对体育制造业的需求无法有效扩大。与我国相比,目前发达国家体育制造业占比很小,但规模却大得多,主要原因就在于其体育产业核心行业发展壮大,由此产生出巨大需求,直接推动体育制造业的发展。

二、各地体育产业发展趋势

本文收集了2015-19年间我国部分省市体育管理部门发布的相关数据,以此分析我国各地体育产业发展趋势。这些省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及宁夏。由于各地区数据发布时间不一致,因此不能进行精准的对比。但仅从已有数据来看,还是可以分析出目前我国各地体育产业的一些主要特点。

(一)体育产业规模

2019年我国人均体育产业增加值为803元。从已有数据看,目前上海的人均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2302元,在各地区中名列前茅。此外,北京、浙江、广东的体育产业规模均超过全国水平。江西、广西、宁夏的体育产业规模则与全国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从数据看,我国各地区体育产业发展不均衡性比较突出,体育产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测算,这些地区体育产业增加值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性高达95.4%,属于高度相关。

(二)体育服务业

从产业结构看,我国各地区体育服务业占比大都超过50%的水平。体育服务业占比主要与当地体育制造业发展相关。一些体育制造业大省,体育服务业占比往往偏低一些。如辽宁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占比达到53.9%,其体育服务业占比相应地就只有45.6%。一些体育制造业较弱的地区,其体育服务业占比往往偏高。如贵州与宁夏的体育服务业占比均超过95%的水平。

从体育服务业的规模来看,2019年全国人均体育服务业增加值为544元。上海的人均体育服务业增加值接近2000元,在全国各地区中位居首位。此外,北京、浙江也均超过了全国水平。

此外,体育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在各地区也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发展趋势。

第一,体育竞赛表演活动。该行业的全国人均增加值为9元。上海和北京是全国各省市中人均增加值超过100元的两个地区。这表明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尤其偏好特大城市,借助特大城市便捷的基础设施以及当地居民较高的收入与消费水平,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体育竞赛表演活动的举办也可以进一步扩大特大城市的影响力,两者由此获得双赢。

第二,体育健身休闲活动。该行业的全国人均增加值为59元。上海的人均增加值达到237元,在各省市中名列前茅。此外,该行业人均增加值超过100元的还有浙江和重庆。总体来看,体育健身休闲活动比较集中于经济较发达的南方地区。这表明该行业与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不同,不需要具备便捷的基础设施,但同样需要当地居民具有较高的收入与消费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北方地区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人均增加值普遍偏低的情况下,河北的体育健身休闲活动表现比较突出。这或许与该地区近年来大力发展冰雪体育产业有关。

第三,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该行业的全国人均增加值为183元。上海的人均增加值达到1150元,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除上海外,该行业人均增加值超过200元的地区还有北京、内蒙古、浙江、湖南、广东和重庆。总体来看,该行业的发展与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及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两个核心行业相关性较强,受核心行业影响较大。

第四,体育培训与教育。该行业的全国人均增加值为109元。内蒙古的人均增加值达到158元,在各省市中处于领先地位。此外,河北与浙江的人均增加值也超过了100元。从各地区的数据看,体育培训教育与其他行业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在很多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经济强省在这一领域却并无优势。从某种角度看,体育培训与教育的发展似乎更多地基于一些专业性更强的体育项目。一些体育项目,比如滑雪等,较其他项目需要更专业的技能,以至于这些项目更需要有体育培训与教育进行配套,之后才可能会促进这些项目的进一步发展。与核心行业不同,体育培训教育与当地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关性减弱。这是因为诸如滑雪这样的项目参与者更多的不一定是本地居民,而可能是外来游客,是外来游客的消费能力为体育培训与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三)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

该行业的全国人均增加值为244元。浙江的人均增加值超过500元,在各省市中处于领先地位。人均增加值超过200元的地区包括天津、辽宁、上海、山东、广东。以上均是体育制造业大省。一地区体育制造业的发展与一般制造业类似,受到地理位置、生产要素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国内外需求的影响。

(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该行业的全国人均增加值为15元。河北的人均增加值达到99元,在各省市中处于明显领先地位。该行业的特点与建筑业类似,具有一定瞬时性,即在一个短时期内完成大量生产活动,着重体现在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而进行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活动。以河北为例,近年来为举办2022年冬奥会而新建、改建了大量体育场地设施,显著推动了体育建筑业的发展。随着冬奥会的临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活动将逐步减少,这一行业的发展也将逐步减缓。

三、对策与建议

(一)经济发展是基础

不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各地区的数据看,经济发展仍然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如前文所述,各地区体育产业增加值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性高达95.4%。在2015-19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可以带动体育产业增长2.4%。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增强,体育产业就会得到稳健而持续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优势,结合体育产业相关行业的特点,确定适合本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大城市可以依托自身便利的基础设施以及较高的居民消费能力,做强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及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两个核心行业,并以此拓展其他行业发展。小城市虽然不一定具备大城市的优势,但也可能具备发展某些特殊体育项目的自然禀赋。近年来一些北方地区,虽然没有很强的居民消费能力,但依托自身条件发展冰雪体育产业,吸引了大量来自大城市的消费者,同样做大了体育产业。这其中,河北的体育产业目前就已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1.5%,体育产业已逐渐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猜你喜欢

体育竞赛体育用品增加值
2021年1—12月机械行业运行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研究
2020年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
3KG北京智滔伟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我国体育用品进口与体育用品出口互动关系研究
娃娃画报体育用品认知挂图
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管理现状研究
北京市高校校内体育竞赛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