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2021-01-15王其川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1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大思政高校

王其川

摘要:立德树人是现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就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目前来看高校在思想政治教学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缺陷,并且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教学实践。现阶段高校必须加强“大思政”式探索,寻求新的思政教育改革道路,直面传统思想政治教学的缺陷,通过完善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模式展开分析,积极调整改进教学模式,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影响力,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大思政

引言:思想政治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我国积极推动、倡导思政教育,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与方针,辅以政策支持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学。不过目前来看高校并没有将思政教育贯彻落实,渗透到各个学科之内,这也导致教育过程中存在局限性,或流于表面形式无法达到预期,为了能够打开思政教育新局面,实现多角度、全方位育人目标,高校应借助“大思政”式探索,构建全新的教育体系。面对现代教育的挑战,教师必须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健全思想政治课程、完善实践教育支撑,运用最新的社会主义理论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一、“大思政”式教学观的内涵

根据我国文件中的指示,明确了加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积极优化改进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确保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这对于我国人才培养战略有着深远影响和意义,能够不断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扎实基础。目前来看我国在落实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中,必须要有大量优秀人才作为支撑,而人才保障主要来源于高校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理念提出后,不仅明确了未来的发展规划,同时为高校增添了更多创新动力,尤其是政策引导让高校更好的面臨新时代下的教育发展浪潮,而“大思政”教育模式也是在该阶段提出。简单来说“大思政”式教学,代表坚持以课堂为主要教学阵地,抓好课内课外结合的教育形式,同时将教育范围进一步扩大,基于班级延伸到学生社团等,在创新方面包含理论创新、内容创新以及方法创新,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不断强化实践教育,以此来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

二、大思政教育模式的特点

1.参与人员全面

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正在不断的变化,随着“大思政”理念的提出,参与人员逐渐得到拓展,除了思想政治教师以外,其他学科教师、校领导甚至宿管工勤人员等,全都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中,这也为高校思政教育创造了良好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需要通力合作,每一位教职工都要肩负起育人职责,自觉承担思政教育工作任务,互为补充、形成合力,这样才能不断扩大思政教育范围,将教育形成高度统一,真正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另外受到大思政模式的影响,高校改变了传统教育理念,不断为学生提供、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如社会实践活动、校园内文化活动,这也需要全体教学教辅工勤人员的支持,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政治意识。现阶段高校广大教职工通过良好互动交流,为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在“大思政”教育模式中,高校主要领导人,必须形成联合对教育模式展开统筹规划,包括基层辅导员、教师、工勤人员,构建完善的思想教育体系网络,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

2.教育过程全面

教育强则国家强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是保证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在倡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条件下,“大思政”成为主要的教学观念,代表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高校也要以此为基础展开创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深化改革。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愈发全面,从学生进入高校后,直到毕业阶段都可以获得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整个学习生涯中,并且任何学科、教学活动,都可以成为渗透思政教育的渠道。尽管教书育人是高校的最终目标,但是在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非常重要,并且两者之间可以形成渗透融合,因此“大思政”教育过程全面性成为最大特点,每个阶段、每个环节中都在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模式也充分提高了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3.教育内容开放

首先需要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择,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教育效果,所以内容的选择应该丰富多样具有开放性,在“大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发展和调整,不仅仅是在形式上有所改变,包括打开封闭性的教学内容,这也是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条件。以往我国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往往过于注重强调政治性,最终成为教育中的关键问题,除了内容的选择较为狭隘以外,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空泛,且真实性与可靠性不足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不符,也都是普遍性问题。尤其是内容特色较少,无法正确掌握学生的思想特点,相反“大思政”模式针对此类不足做出诸多优化完善,以确保教育理念能够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而内容选择上趋于开放,不断融入更加全面的知识和内容,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内容符合学生实际生活,因此比较容易理解,在学习中不会出现过多阻碍、困难。

4.教育方法科学

从近些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心路历程来看,理论与实践都得到明显提高,最重要的是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合理,由于当前社会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了诸多要求,因此“大思政”教育模式下,教学方法的创新成为关键。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多停留在学术层面,教育过程中缺少实践引导,所以教学效果始终无法达到预期,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价值逐渐削弱。现阶段除了教育目标、内容得到全面规划外,方法上相对科学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有着直接影响。从“大思政”教育中的理念就能看出,更多围绕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培养,并且增加了学生情感、能力方面的教育内容,切实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另外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充分提高了教育方法的全面性与有效性,切实推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

三、大思政教育模式的理念分析

1.坚持以人为本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以传递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以及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目标,这也是“大思政”模式的核心理念,必须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围绕学生开展教育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学活动设计、内容选择以及方法制定。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思想品质,包括精神方面的引导,而教师要做到深入学生思想、心理,给予更多关怀、分析学生需求,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困惑。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同时具有创造知识、传播文化的功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而学生则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适应社会变化要求,为学生创造积极的精神世界。

2.知、信、行统一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要履行国家提出的政策方针,以国家的指导思想作为基础,同时完善理论与方法,并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切实增强学生政治素养。当前“大思政”模式要求树立知、信、行相互统一的理念,既要强化学生辩证思维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同时保证学生能够将思政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近些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尝试深化思想政治课程与协同育人,在教学模式上已经逐渐完善,理论课程也能够结合实践培养,并且在其他学科中积极渗透,明确了课程思政的内涵。通过知、信、行统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效果与优势将发挥到最大,知识传递与思想引导形成统一,改变了以往教育中的不足和缺陷,尤其只注重传道而缺少解惑的现象,提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的认知,也提高了学生对思政教育的积极性。

3.先培养教育者

现阶段在受到“大思政”教育模式的影响,先培养教育者成为重要理念,也就是增强教育者本身的素质,以此来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学的不足。其实教育者本身的作用十分明显,可以说学生的品质素质与教育者密不可分,如果自身道德素质不符合要求,必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判断和分析能力,过度依赖书本内容还会影响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无法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因此在“大思政”教育模式下教师应坚持不断学习,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创造有利条件,而且只有教师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才会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另外教育事业需要长期投入、积累,教师应该打开思维视野,在教育中不断磨砺累积经验,将思想政治教学做到融会贯通,每个科目都能积极渗透,从而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四、大思政格局下高校思政教师的现状

1.传统教学模式面临较大的冲击

我国很多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学,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难以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这也造成教学内容与方法过于陈旧这个现象,不得不面临现代教育的冲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兴趣较低,教学效果同样十分不理想,未能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并且过于陈旧的理论知识,很难真正起到指导作用,并且部分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存在脱节现象,教学过程中仍然以理论为主,学生在台下被动听讲,长时间就会出现走神、分心的问题,最终导致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从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就能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过多,在教学方法上始终没能得到创新,内容的选择上千篇一律,而教师缺少持续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熟练运用新的手段,对于线上教学的模式缺乏掌握,因此很难做到与时俱进。除此之外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需求背道而驰,这些问题都会削弱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无论教学理念还是实践都要及时调整。

2.大思政模式与当前的时代发展相契合

培养优秀人才是高校的育人目标,简单来说就是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可以发挥出自身的最大价值,所以高校每年都会为社会各领域输送大量优秀人才。因此除了教书育人的基本任务外,必须要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成为专业能力突出、思想道德優秀的有为青年,这也要求教育过程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的条件下,同时展现出较好的思想道德培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将思政与学科教育全面融合。在现代教育中我国明确要求运用好课堂教学主阵地,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协同进行,这也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方向。由此可见大思政模式与当前时代发展需求完美契合,充分发挥出了自身的作用,努力推动传统课堂与现代互联网教育协调配合,以此来激发出思想政治教学的主动性,同时加强其他学科的交流合作,积累更多思政教育经验,构建完善的思政命运共同体。此外信息技术在各行业中的融合,给行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便利,在教育教学中,人们也充分意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优势,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应该根据发展需求建立并完善网络平台,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思政教学效率。

五、大思政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1.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下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举措,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过高校除了针对思想政治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外,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师应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思想觉悟,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与实践两方面都是国家提出的教育要求,由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导致社会对于人才的标准不断变化,因此学生要具备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满足社会需求。现阶段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步伐,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与社会主义倡导的健康、主流、阳光等要求相符合,其次社会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出现多元化特点,其中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更受欢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围绕这两点进行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培养能够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由此可见打造适应时代发展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至关重要,这是促进当代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现代思政教育的必然趋势。

2.开展多领域形式内容的教学活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是实现协同育人的关键,立德树人目标的内在要求,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并没有发挥出实质性作用,在教育方式上没能随着时代发展而做出调整和变化,这也导致思想政治教学在高校的地位越来越低,无形之中削弱了思政教育工作的价值。目前来看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意识不断降低,尤其是受到教学内容格式化、模板化,教学方法流程化、单一化的影响,学生自然难以提高兴趣,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氛围不够浓厚,难以得到贯彻落实,抑制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当下教师必须做出调整,联合高校团组织打造多领域、多形式、多内容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逐渐提高思想政治教学作用。首先要注重完善教学内容,以往思想政治教学理论在内容的选择上自主性大,并且没有明确的标准,这也导致教学过程中内容混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另外在教学方法上会聘请校外专家学者,开展讲座为学生提供思想政治指导,不过主讲人员只擅长某个行业或领域,并且在讲解过程中缺少与校内教师的沟通,所以讲述的内容仍然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甚至无法为学生解答真实的疑惑、问题。当前高校应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资源进行整合,在校内开展思想政治类主题讲座,由于这些教师长期从事思政教育工作,同时肩负着指导者的角色,能够充分把控学生思想心理动态,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自身教育经验相对丰富,可以给予学生更好的指导,从不同角度、层面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水平。

结束语

为了培养出品行兼优、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不得不进行创新,而“大思政”式探索将会为高校明确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方向,基于全局出发对思政教育进行教学模式优化,完善其中的不足和缺陷,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大思政”教育模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在效果上有了显著提高,能够从多层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应加强“大思政”式教育探索。另外要做到与时俱进,整合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這样才能有所改变,为高校增添更多活力,展现出新气象、新形态,促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杨子均, 许义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21(2013-4):53-57.

[2] 黄蓉生.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特征[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20(5):11.

[3] 张佳菲. "互联网+思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的研究[J]. 读天下:综合, 2020(33):2.

[4] 林欣颖, 何  奥.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J]. 社会科学前沿, 2021, 10(10):5.

[5] 刘洋, 沈佩翔. 关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质量的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 2020(4):6.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学大思政高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研究
试论社交网络平台在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