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读过程中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2021-01-15邹阳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18期
关键词:早读课习题效果

邹阳

摘要:每个学校在设计课程时都安排了早读课,每次早读课的时间大约30到40分钟,大约一节课的时间。可见,我们在努力抓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应重视研究和高效利用早读课。科学合理地利用好这一黄金时间,会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巩固、深化和拓宽,有利于学生对学科核心概念的理解。但遗憾的是目前的早读课的效率不高,早读效果很不理想。本文通过在生物早读课中引入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模式,以习题的形式检查早读的相关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较好地促进了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一、早读课出现的问题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一天学习生活中的黄金时间。早晨是人脑细胞最活跃的时候,记忆力最好的时段,因此对于高中生来说,每天的早读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以为学科的核心概念的记忆打下提供良好背诵的环境。有研究表明,早读指导得好的学校或班级,学生的整体成绩较好;早读认真、读书投入的同学,成绩明显比其他人好。

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早读效果不是很理想。为此,我们在高一学生中做了一个关于早读的问卷调查。在问卷调查反馈中,我们发现在190名学生中,偶尔重视早读的学生占所调查比例的73.86%,47.89%的学生认为早读对学习帮助效果一般,42.11%的学生认为早读对学习没有帮助,只有10.00%的学生认为早读对学习有帮助。在这些数据中,我们发现只有9.47%的学生在早读过程中会认真思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高一学生不具有强烈的早读热情和动机,当然也不愿意付出相应的努力。因此,怎样提高早读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应该积极探讨的一个问题。

二、实验设计

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在早读过程中引入形成性评价,以习题的形式检查早读的相关内容,这些习题都是经过认真筛选的,主要是些易错概念的辨析和能用现有生物学知识解释的一些常见生活现象。为此,本研究在高一所教的两个班中开展实验,其中一个班(设为1班)早读过程不做评价,而另一个班(设为2班)在早读过程中以习题的形式进行相关内容的练习,每次抽查10份习题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练习效果。然后以每周的周测和月考作为测量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这两个班的成绩,看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早读效果是否有影响。(为了减少智力因素对本实验的干扰,在做成绩统计时,只采用班级前20名的成绩)

三、结果与分析

在经过大约3个月的实验后,得到如下数据:表1为1班和2班的成绩平均值和标准差,表2是这两个班在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后的t值(显著性水平为5%)。

表1:1班和2班的成绩平均值和标准差

周测1 周测2 周测3 月考1 周测4 期中考 周测5 周测6

班级前20名成绩的平均值 1班 53.30 54.65 56.30 59.45 58.15 61.17 59.90 52.35

2班 53.20 56.35 59.55 63.00 66.65 65.90 65.95 57.25

班级前20名成绩的标准差 1班 4.94 5.38 4.90 6.03 10.59 7.72 4.50 4.70

2班 4.60 6.08 6.15 5.51 7.77 5.66 6.36 4.43

t值 -0.066 0.935 1.847 1.943 2.893 2.207 3.468 3.389

表2:1班和2班的成绩经t检验后的t值

周测1 周测2 周测3 月考1 周测4 期中考 周测5 周测6

t值 -0.066 0.935 1.847 1.943 2.893 2.207 3.468 3.389

从表1中可以看出,2班的平均成绩除第一次周测外,其余几次的成绩都明显优于1班,这从t值表中也可以反映出来。从表2中可以看出,除第一次周测成绩两个班无明显差异外,第二次周测成绩差异较小;从第3次周测开始,这两个班的成绩经t检验后的t值都大于2.201,这表明,在显著性水平为0.05下,这两个班级的成绩有明显差异。这说明早读过程中老师能针对早读内容对学生进行检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成绩。

随着实验的进行,这两个班的成绩差异越来越大,这很可能是因为2班的学生在早读过程中进行了相关内容的检测后,对该部分的内容和所涉及的核心概念掌握得更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在成绩也更加突出,两个班的差异也更加明显,表明学生前一部分内容掌握的牢固程度的确能影响后面内容的学习。这提示我们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近段时间学习情况,这样才能为后面的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显然,如何提高早读课的效率也是教师应要好好研究的问题。

四、早读过程中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的理论探讨

苛勒的完形—顿悟学说认为:“顿悟”在心理学中是指突然知觉到问题情境中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它是通过学习者重新组织或构造有关事件的模式而实现的。[1]学习不是盲目的尝试错误,是学习者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整个问题情景,只有清楚认识到问题情景中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顿悟才会出现。有人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以精准点拨,可以为学生提供顿悟的力量。预习任务布设时、读写训练设计时,都是有效的教学切入时机,教师要做好学情调查,进行精准点拨,促使学生顺利完成认知内化。[2]

學生在早读课阅读完相关内容后,通过易混淆的概念和一些常见生活现象创设情境的习题作为训练,学生会更容易和快速完成对该部分知识的内化。本次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正是阅读后的对习题的解决,达到顿悟学习的目的。

猜你喜欢

早读课习题效果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语文早读课效率的途径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高效运用高中语文早读课的方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提高早读课效率的五项举措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伪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