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心理健康视角下高校财务人员诚信建设路径

2021-01-15董浩朱玲刘刚河北工业大学杜红梅天津中医药大学北辰区中医医院

环球市场 2021年25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诚信心理健康

董浩 朱玲 刘刚 河北工业大学 杜红梅 天津中医药大学北辰区中医医院

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高校之间的竞争进入新的阶段。高校想要发展良好,必须在经济资源的竞争获得优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由此变得极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心理健康视角,探究高校财务人员的诚信建设路径,通过强化高校财务人员的诚信建设,进一步增强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一、高校财务人员工作心理特征分析

高等院校的环境特殊,诱发高校财务人员心理失衡的因素较多,而又长期被忽视。

首先,高校的财务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当前,高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和科研。高校成员组成中,以教师等高级知识分子为主。而高校财务人员身担服务和监管高校教工全员财务运行的职责,但人员配置侧重会计学专业性,对学历要求相对薄弱。大家对财务管理的认知也停留在记账核算等初级会计功能,不免对财务人员有轻视心理。同时,为了提高学校引进人才的竞争力,多数高校在收入分配上,都会向教师和科研人员倾斜,导致了财务人员与其他高校教师待遇上的差距越来越大。作为清楚全校经费运行的财务人员,难免会受其影响,降低了工作积极性,产生心理失衡。财务管理作为群体性工作,对相互协作性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一名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低落,就可能决定了整个财务组织工作水平的降低。

高校财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因其特殊性产生的心理失衡的现象,会让他们利用多种反应来应对,甚至包括不诚信行为,使心理趋于平衡。具体有以下三种可能发生的情况:

1.减少工作投入。财务工作由于其专业性,很难用明确的标准来衡量工作效率、工作质量,至于服务态度、服务意识等更是教师主观指标,无法定性衡量,于是减少工作投入往往成为财务人员宣泄自己消极情绪的出口,表现为工作拖拖拉拉,责任心不强,诚信观念淡薄。群体活动中常常表现为牢骚满腹。

2.寻找其他途径获得心理满足。他们会努力寻找刷自己存在感的途径,特别是拓宽收入来源的渠道,通过兼职等方式来取得工作外收入,以弥补校内收入的差额,甚至利用工作便利,不再坚守诚信准则,为获取不正当利益铤而走险。高校经济类犯罪多是由此引发。

3.放弃自己的高校财务人员身份。不平衡感达到一定的临界值,高校财务人员会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放弃自己的高校财务人员身份,选择调离财务部门,进一步深造或者离职另谋高就。这使得高校财务人员队伍提升的中坚力量大量流失。

二、不同层次下的高校财务人员对诚信的需求

社会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从生理与安全的基础需求、社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获得满足。据此,高校财务人员在不同的需求层次,对诚信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财务组织诚信建设。

(一)在生理与安全的基础需求阶段

需求的最低阶段是财务人员基础的物质和安全需要必须获得满足。否则,人就会处于没有归属、忐忑不安的状态,大概率为了生存而做出失信行为。高校应提供合理的工资保障、公平稳定的晋升通道、公正透明的评价考核体系来保证所有财务人员的最低需求,无论是劳务派遣财务人员还是人事代理财务人员。

(二)在社交需求阶段

在较高层次的社交需求阶段,建立高校教工和高校财务人员间的和谐、良性互动是破局的关键。高校财务人员身担服务和监管高校教工全员的职责,只做合规的账务处理,彼此都坚守诚信行为,互相感染激励,则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循环,获得良好的诚信体验,为最终诚信理念的内化打好基础。

(三)在受尊重需求阶段

在前期社交过程中积累的良好信用作用下,高校财务人员诚信理念逐步内化,表现为对工作的责任感的自觉坚守,而这种诚信品质为本阶段达到受尊重需求提供了可能。这时的高校财务人员在工作大概率会得到同行、学校、同事、学生的认同与尊重。评优、树立榜样、正面宣传等是这个阶段的有效方法,从而让高校财务人员获得心理的高度满足。

(四)在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阶段

这是人需求的最高阶段,外在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信念,是前期三个阶段成果的累计和突破。诚信不再仅是外界对高校财务人员的要求,更是高校财务人员的自身追求。无论制度如何规定,是否存在疏漏,高校财务人员都将按照社会规则进行最优化的工作。这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最高境界。因为所有的制度规章都是死的、不完美的,一定会存在疏漏的,只有财务人员自身廉洁自律、诚信立身才能真正做到工作的万无一失。

三、心理健康视角下高校财务人员诚信建设思路

高校财务组织可以将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作为基础参照,依托社会心理学需求理论,采取有效手段,不断逐层推动高校财务人员的诚信理念的内化。

(一)引导财务人员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不想失信

避免高校财务人员心理产生不平衡感,首先从引导高校财务人员定好位开始。需要引导财务人员认识到,高校的中心工作是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工作。财务管理工作是从属于这一总体目标的,是为总体目标实现提供服务保障。财务人员虽然有着实际的监管职责,但依旧只是学校的普通一员,并不存在任何的优越地位,至于财务人员的待遇总体低于教师,和教师成长的高额教育成本比起来,也是正常合理的。帮助财务人员认清自己位置,转换思维方式,做出准确的思想定位,最终减少了心理不公平,以积极态度对待学习和工作,达到了有利自身和学校的双赢。

高校财务组织领导者应该充分认识维护财务人员心理的重要性,并利用各种途径宣传财务管理工作,使得全校教工理解财务人员,自觉形成尊重财务人员工作成果的氛围,增加财务人员的心理“所得”,使财务人员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获得满足,从而有效地减弱财务人员的心理不公平感,避免财务人员通过不诚信行为等途径获取心理平衡。

(二)重视财务管理队伍的制度建设——不敢失信

高校财务人员是高失信风险岗位,失信往往会引发高校经费使用的质疑,甚至引发舆情危机。因此学校必须加强诚信建设的制度保障,要让失信行为付出较高成本,让高校财务人员的行为受到有效监管。如果出现问题,绝不“捂盖子”,绝不疏忽发现的小问题。其次,应建立一套良性反馈的个体和制度的互动机制,从而让从业者在自律的同时,能通过制度方式,不断获得反馈,实现教育意义。特别是违法违规个案的解析,要以制度的方式反馈给个体。再次,规章制度的运行机制要稳定。内设审计、民主监督,外聘专业法务、会计师事务所外审等,从内外两个方向,全方位做好对制度的建设和执行。特别是要加强制度细节的研究,强调政策和制度的切实可落地执行。

(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不会失信

在考虑满足高校财务人员物质利益的同时,更应该在精神上对其给予尊重,并进行激励。首先,只有真正激发师生共同参与诚信校园建设,教师不做假账,财务人员不报假账,互相监督激励,彼此真正互相尊重,才能巩固诚信之风。同时,考虑到财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应在各种评优创先进中向高校财务人员倾斜,满足其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使其荣誉感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以精神上的“所得”成倍抵物质上的差距“所得”,一次高荣誉感的“精神所得'往往能消除长年积累的不公平感,从而能激励会计人员以更积极的心态去工作。

四、结束语

高校财务组织的管理者必须重视财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渠道,改善他们的工作心理状况,从而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建立财务人员诚信体系,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高校在竞争中获得稳定的地位。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诚信心理健康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