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事好商量”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研究

2021-01-14赵秦卫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协商民主社会治理

赵秦卫

摘要:从阐述“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的内涵及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入手,总结近年来“有事好商量”基层社会治理取得的实践成果,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新格局,建立了“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的新机制。分析了当前“有事好商量”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有事好商量”基层社会治理的措施: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协商民主领导力;坚守人民立场,发挥协商民主凝聚力;发挥政协作用,强化协商民主组织力;突出社會治理,凸显协商民主融合力;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协商民主品质力;创新体制机制,筑牢协商民主保障力。

关键词:有事好商量;社会治理;协商民主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原4496(2021)03原026原05

基金项目:南通市党校系统2021年立项调研课题成果(2021NTDX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表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1]295“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是基层党政部门、政协、社区、企业、群众协商议事的平台,完善了我国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健全了党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促进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有利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有事好商量”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经验

自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后,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和创新基层协商民主的工作机制。江苏省南通市全力推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建设,全面覆盖、常态长效,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新格局,努力把“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建设成为党委政府“好帮手”、人民群众“连心桥”、委员履职“新平台”,以治理方式的创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一)构建“有事好商量”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坚持党的领导,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新格局,在党委统一组织领导下,发挥政协职能,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的合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2]181。坚持党的领导,突出政治性,坚持协商为民,突出群众性,在党委领导和政府支持下,明确相关部门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活动中的职责,建立健全党委审定议题、政府部门参与、人员统筹安排、实施共同推进的协商工作机制。南通市委高度重视“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的建设和运行,市委主要领导对推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建设进行具体部署,多次深入基层专题调研,听取意见建议,进行现场指导。

(二)搭建协商议事平台汇聚民智

建设“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双向发力,把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传递到基层民众中,把基层提出的共性问题反映给党委和政府,汇聚民智、凝聚共识。平台搭建是“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不增加基层负担的前提下,南通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建设,首创“先行先试+全面覆盖”模式,有计划、有步骤推进相关工作。2020年年底,全市109个镇、街道、园区和1868个行政村、社区协商议事室全覆盖,实现全市政协系统123个界别协商议事室全覆盖,并建成57个企事业单位协商议事室。

(三)建立新机制为协商议事提供制度保障

从确定协商议题到明确协商主体、从协商流程到成果转化、从机制建立到监督考核,初步建立了“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的体制机制,为推进“有事好商量”基层社会治理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工作导向,从搭建平台、确定议题、明确主体、商前调研、开展协商、报送成果、转化落实、评估质效等8个环节,形成协商议事的闭环。通过党政点题、群众出题、委员荐题等方式广泛征集协商议题,确定选题后报同级党组织审定后组织实施。坚持不调研就不协商的原则,组织协商议事参与人员广泛调研、了解政策、把握实情、找准问题、探究对策、提出建议。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开展民主协商,拓宽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充分体现平等协商、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开展有效沟通。协商成果报送同级或上级党委,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研究制定责任落实清单,完成后形成结果反馈清单,做到结果评估与过程评估相结合,不断提升协商议事的质效。

渊四冤协商议事取得阶段性成果

两年多来协商议事的实践,“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逐渐成为党委政府“好帮手”、人民群众“连心桥”、委员履职“新平台”。协商议事坚持为民服务导向,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大量民生议题通过民主协商形成政策成果,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把协商议事室工作和政协履职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了基层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活动按界别开展,工商联界、经济界和科技界等协商议政,提升了建议案的针对性、实效性,例如,工商联界对“加快特色园区发展、促进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医疗卫生界对“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等议题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和协商,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当前“有事好商量”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协商民主理念尚未深入人心,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推进协商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方式,是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直接体现。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和群众观念比较淡薄,对协商民主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履职为民的思想有待加强,对完成“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工作片面理解为完成上级要求,眼睛只“向上”,割裂了推进协商民主与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内在一致性。协商议事选题民生议题比重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地区对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力度不够,极少数政协委员和基层干部对人民群众缺乏真情,为民履职和协商为民的观念淡薄,主动反映民情民意参政议政的意愿不强。

(二)协商民主的能力亟待提升,协商议事的参与者能力素质参差不齐

提升协商议事的水平,关键在于协商议事参与者的能力素质。有的领导干部把参与协商议事当成例行公事,甚至作秀、摆样子,面对群众的呼声充耳不闻,不敢讲真话、建诤言。有的领导干部群众工作能力不强,协商议事水平不高,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的问题,对于搞好群众工作缺乏有效办法。有的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作风不够扎实,初心使命意识和务实作风需要进一步强化,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持续学习、狠抓落实。高质量的协商议事需要多方参与,广聚民智。一些地区协商议事的参与者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组织者预设协商方案和流程,参与者只是走过场,以形式主义完成协商议事的工作任务。

(三)协商民主成果有待提质增效,一些协商议事的结果转化落地成效不足

精准选题是高质量协商议事的前提,一些地方选题时拈轻怕重,面对民生改善实事和社会治理难事,不敢动真碰硬,存在遇到困难绕道走的现象,有的协商议事组织者选题时主要考虑能完成的常规工作,满足于完成台账资料,交差了事。商前调研和有效协商是高质量协商议事的关键,一些地方存在调研不深入,协商不充分,建言走过场的现象,有的协商主体不善于表达思想和观点,或者过度情绪化表述,自说自话,导致协商效率低下,协商议事成果乏善可陈。协商成果的落实是高质量协商议事的保证,一些地方协商议事过程热闹,但成果落地困难,协商议事成果的落实、反馈、督查机制有待完善。

(四)协商民主机制尚需修订完善,协商议事机制与基层社会治理有待融合

广泛征集民意是协商议事的前提,互联网时代,征集民意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协商议事的选题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协商议事制度与网格化管理服务制度有待深度融合。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开展民主协商,协商议事的代表性、结构性十分重要,一些地方党政主导协商议事,群众代表性不强,利益相关方的参与不足,人民群众和第三方机构参与协商成果质效评估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地方协商议事不能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效融合,存在议事与治理“两张皮”现象,协商议事与社会治理脱节,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导致协商议事质量不高。

三、提升“有事好商量”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建设“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是实现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方式,把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起来,发挥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积极作用,促进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机融合,创新协商民主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有序实践,有利于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协商民主领导力

充分发挥党在推进协商民主和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协商议事的全过程,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鼓励支持各地从实际出发创新“有事好商量”协商民主议事的体制机制,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汇聚民智,群策群力。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指导协商议事选题要聚焦党政中心工作和民生改善实事,引导协商议事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员干部要从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出发,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协商议事的选题要经同级或上级党委会讨论通过。基层党组织在调查研究中要发挥领导作用,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一线察实情、听民声、知真情,要积极参与协商议事,注重协商形式和协商内容相匹配,灵活运用会议协商、网络协商等多种形式,提升协商议事的质效。基层党组织要积极促进协商议事成果的跟踪问效和转化落实,进一步强化协商议事成果的督查和指导,不断完善协商议事的成果转化机制和考核机制。

(二)坚守人民立场,增强协商民主凝聚力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涉及基层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基层群众中广泛商量。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3]提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积极拓展各界群众的利益表达渠道,协商议事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聚焦人民群眾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困难,高度重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提升民生议题在协商议事中的比例。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原则,提升服务群众、引领群众能力,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研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培育人民群众参与协商议事的能力,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协商议事,切实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完善协商议事成果的评价机制,坚持人民群众满意的评价标准,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现实问题和人民群众是否得到实惠作为评价和考核的重要标准。

(三)发挥政协作用,强化协商民主组织力

“政协搭台”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协在“有事好商量”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组织作用,汇聚各方力量,凝聚广泛共识,推进选题、调研、协商、决策和成果转化工作,更好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在党委领导下,政协机关要搭建好“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完善组织体系,构建制度保障,建设协商议事人才库,组织党政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开展协商议事,拓宽政协委员履职舞台,把协商议事平台送到百姓家门口,把协商议事的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融合了委员之家、委员工作室等职能,政协委员要强化履职尽责意识,把“一线工作法”融入协商民主工作中,不断提升组织开展协商的能力,广泛收集群众意愿诉求,推动各方沟通和协商议事,增进共识、凝心聚力,发挥好建言资政、聚智献策作用,积极促进协商议事成果的落地,解决人民群众实际困难,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四)突出社会治理,凸显协商民主融合力

发挥好“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平台作用,把协商议事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把基层“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与居民代表大会、党群议事会等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坚持系统思维,推进协商议事机制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有机融合,把“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与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相对接,借助“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精准收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运用统计分析梳理问题,为协商议事的精准选题奠定基础,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协商议事、社会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基层开展协商议事的专题教育培训,培育一批懂民情、知民意、善协商、会沟通的社区精英和乡贤能人,提高协商议事的代表性、广泛性,扎实提升协商议事效能,推进全过程民主建设,汇聚民智、增进共识、商以求同、协以成事,立足于为人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五)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协商民主品质力

协商议事要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改革发展要事、民生改善实事、社会治理难事等主题,切实做到说实话、献实策、求实效,务实提升协商议事的质效。党政点题是协商议事选题的重要途径,各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共商良策,拓宽建言献策的渠道和途径,创新协商议事的形式和方法,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社会组织、群众代表共同参与,把握协商议事选题的科学性,提升协商议事的有效性。精准选题是协商议事成效的前提和基础,群众出题是协商议事的主要途径,要广泛收集民意,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挑战难题,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既要坚持协商议事选题的问题导向,又要坚持协商议事成果的结果导向,把不断解决问题作为评价协商议事工作的重要标准,把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实事落实作为衡量协商议事水平的主要指标。

(六)创新体制机制,筑牢协商民主保障力

进一步优化协商议事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政协履职协同机制、政协委员履职考核机制、协商议事过程和成果的监督机制等,创新协商议事的形式,丰富协商议事的内容,力求协商议事的实效。过程管理与结果导向相结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把繁琐的台账资料作为考核依据,创新协商成果转化机制,以“清单制”巩固和反馈协商议事成果。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搭建“网上协商议事室”,建立健全通过互联网参与协商议事的机制,综合运用手机APP、短视频、微博、微信、论坛等,拓展网上参政议政的渠道。将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与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相融合,加强与融媒体中心的合作,做好协商议事的宣传报道与舆论监督。完善相关鼓励激励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改进群众满意度的评价机制,适当引入第三方开展独立评价,对协商议事成果显著的地区加大奖励力度,总结成功经验并推广,对于“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建设滞后,搞形式主义的地区和主要责任人要给予严肃批评,并督促其改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2]172推进协商民主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尊重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民主权利,培育协商议事参与者的公共理性精神,增强协商主体的参政议政能力,营造协商议事的良好社会氛围,创新协商议事的体制机制,提升协商议事成果的质效,有利于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结语

“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民主的深入实践有深远意义,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广聚民智,增进共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有利于加强社会各方面的沟通交流,合理表达诉求,有效化解分歧,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凝聚人心、汇聚民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进全过程民主的政治實践,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2(2).

责任编辑:王绍阳

猜你喜欢

协商民主社会治理
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 促进共享发展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新时期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协商民主问题探究
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让政协成为探索“协商民主”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