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01-14雷晔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1年47期
关键词:补习班过程作文

雷晔

文题亮相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也是一本书。读山,读的是山的挺拔与厚重;读海,读的是海的宽广与深沉;读童年,我们知道了纯真与清澈的珍贵;读母爱,我们懂得了唠叨和琐屑背后的深情……“读”的过程,是心灵成长的过程,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悟。

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写作指导

从题目中我们可以得知,此处的“读”并不是简单的“读书”或者“读文字”,也就是说这里的“读”除了表面含义之外还有更深刻的意义,所以同学们在选材时要尽量避开与阅读相关的过于浅显的主题。

“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因此同学们的写作对象和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接下来我们分类列举:

1.“读”人。写好本文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留意身边人,传递真感情。同学们可以写熟悉的人,如父母、老师、同学、自己,也可以写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如苏轼、鲁迅、林黛玉等。通过表达自己对某一人物的认识,来展现该人物的性格特点,传达该人物身上具备哪些精神或品质,以及自己对这一人物有着怎样的情感。

2.“读”物。写好本文要有一颗善感的心,善于在一草一木、一沙一石身上读出生命的奥义。例如:独立黄昏中静默赏菊,沉迷于菊花孤傲的气质;凭窗眺望云卷云舒,深深地折服于它沉静从容的气度;目光聚焦在荒原上一株挺立的白杨,它的坚韧不拔,让人肃然起敬;遥望古老的长城,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

3.“读”感悟。写好本文还要善于思考,勤于反思,能在成长经历中领悟一些人生的哲理。如:读懂失败、读懂坦然、读懂成功、读懂诚信、读懂宽容等。

“读”是一个过程,我们期待的结果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懂得些什么,题目暗含从不懂到懂的变化过程,这也需要在叙事时有所体现。万物皆可读,同学们一定要慎重选材,找准落脚点,化大为小,以小见大,写出你“读”到的内容。

考场练兵一

默 读

◎唐嘉末

我喜欢坐在角落里,盯着一个个文字看,喜欢方块字端正的样子,也喜欢咀嚼它们的意思。但我不喜欢大声朗读,我羞于张口,即使是在课堂上集体朗读时,我也常常只是让嘴张张合合,声带并没有震动。

我不是故意这样做的,我确实有一个在别人看来或许不痛不痒,甚至有些矫情的借口。

那是上小学的时候,有一节语文课,我们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当时老师让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这篇课文,一向胆小腼腆的我鼓足勇气举了手,因为我真的很喜欢这个故事。许是惊讶于我突如其来的勇气,老师没有犹豫就选择了我,于是我幸运地得到了小女孩的台词。这原本该是让人满心欢喜的,可之后发生的状况却令我始料未及。

虽然我能听出自己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但一直也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可当我喊出“奶奶,请把我带走吧”这句台词时,竟然鬼使神差地笑出了声。我记不清是因为自己爆发出的声音太大,还是这声“奶奶”感情过于充沛,以至于我一时间觉得自己有些好笑,总之,我在不恰当的场合,在不恰当的情境之下发出了笑声。随后我听到同学们在短暂沉默后哄堂大笑,我看到老师紧皱的眉头,我在反光的黑板上看到了自己狼狈的身影,像个小丑。

“后来我学会了默读,只要我不出声,就什么都不会发生。我可以自己消化文字带给我的或悲或喜的情感,我可以静静地反省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是否有偏差,而不必担心会出现嘲笑的声音或是失望的目光,在默读的过程中,我可以更深地沉浸在文字里,一个人的时候,很轻松。”我站在语文老师面前,垂下头盯着脚尖。

听了我的讲述,老师轻轻叹了口气:“可你这样会永远把自己埋在恐惧中,而只有勇敢地面对曾经的失败和难堪,你才能真正强大,你喜欢的那些文字才能站在阳光下。”她示意我抬起头,目光温和地注视着我的眼睛,“孩子,你得往前走一步试一试,默读是深度阅读的一种好方法,而不是逃避开口的‘港湾’,不用害怕,你的声音很好听。”

老师的话如醍醐灌顶,那一刻,我心中的壁垒顿时土崩瓦解,我突然就想通了,我明明如此热爱读书,又何必强迫自己沉默?

此后,我依然会热爱默读,但理由不再是愧疚和害怕,而是“我喜欢”。

(山西太原市外国语学校)

点评

小作者用简练质朴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为什么只喜欢默读,而从不放出声音朗读。小学时一次不愉快的朗读经历让小作者内心产生了阴影,并一直难以释怀。作文关注“自我”,准确切题,结尾处老师的疏导让小作者豁然开朗。本文的一大亮点是倒数二、三段以对话的形式行文,使作文产生一种电影般的叙事感,如此安排作文结构,形式新颖,让人眼前一亮。

考场练兵二

读妈妈的心

◎李晨茜

我不太喜欢我的妈妈,我实在读不懂她。

小时候,当别的小女孩都穿着漂亮的裙子,别着精致的发卡在院子里玩耍时,只有我被妈妈扯着去闷热的补习班补习,我在晨光中被她送进补习班,暮色降临才被她领回狭小的家。妈妈常常在我皱巴巴的作业本上画上一个又一个鲜红的叉,然后冷声叫我重新做一遍。我不愿意,我大哭大闹,但她从不会安慰我,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我是为了你好。”她总这样说,可她从来没有问过我是否愿意。

我是单亲家庭,爸爸在我还没有记事时就因为车祸去世了,是妈妈一个人撑起了我和她的家。我和她挤在一间狭小的出租屋里,夏天的晚上,她会用泛黄的旧衣帮我赶走白炽灯下的蚊虫;冬天的早晨,她会给我倒一杯热气腾腾的白开水,并叮嘱我喝完。可这里的水质很差,又腥又涩,就像我灰头土脸的童年。

补习班没有白上,参加小升初考试,我很争气地考进了外国语学校。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妈妈高兴得不得了,我很少见到她将自己的喜悦如此明显地表现出来。她买了蛋糕,还买了好多鱼和虾来为我庆祝。“你是妈妈的骄傲!”她这样说。

上初中不久,我迎來了叛逆期。我开始学着和妈妈顶嘴,并疯狂地沉迷于看漫画。有一次我藏在书包里的漫画书被妈妈发现了,她大发雷霆,抢过我的书包把书撕了个粉碎,还要我在家反省。我破罐子破摔,真的听了她的话没有去上学。那时,我丝毫没有注意到她红了的眼眶,只一心想着如何在这场冷战中取胜。

当天晚上我被冻醒,看到妈妈坐在床边,她侧着身子点着薄薄的一摞钱,来来回回点了几次,然后把钱收回小包里,轻轻地叹了口气。第二天一早,妈妈主动打破沉默,她告诉我,她准备找一个老师给我一对一补习数学,她说初二是两极分化的时候,我的数学薄弱,一定要重视起来。现在中考达线率更低了,只有提前准备才有机会和别人竞争……她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我突然觉得她变了,曾经的威严似乎正在远离她。也是在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很多往事。我想起了白炽灯下飞来飞去的蚊虫,想起了难喝的热水,想起了尖锐的争吵声,想起了她说我是她的骄傲……

我的妈妈向来要强,她总在我面前摆出无所不能的样子,但我从未读懂她的心。如今,我依然没有完全读懂,她的脆弱和易碎我还在细细地读。但无论如何,我知道,我无比爱她。

(山西太原市外国语学校)

点评

小作者选择从“读”人物入手,叙述了自己和妈妈的相处过程。作文开篇直白地表达了自己对妈妈的不理解,之后通过一系列具体事例展现出妈妈严厉、要强的性格。小作者最初对妈妈是有所抱怨的,但在不知不觉中慢慢“读”懂了妈妈的苦心。作文语言真挚,情感细腻,读来令人感动。

猜你喜欢

补习班过程作文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充实的双休日
打好基础有必要
补习班,你上吗?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韩补习班传授举报技巧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