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一样的选择

2021-01-14钱湘健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梦想人生

钱湘健

【2021年高考作文备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湖南留守贫寒女孩钟芳蓉考出676分的湖南高考文科第四名的成绩,没有报考在社会评价下“光鲜、高薪、社会认可度高”的专业,而选择了冷门的北大考古专业。她说,“我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受到樊锦诗先生的影响,所以报考了考古专业”。对此,有人不解,有人盛赞,有人不屑,有人宠之,由此而引发的社会讨论还在继续。

材料二:针对陕北“放羊娃”的死循环般的人生追求(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娃——放羊),有人以戏仿的方式编写出当今另一种单一的人生循环:考北大清华——努力学习——北上广找工作——挣钱——买房娶妻生娃——考北大清华。

作为一名高三学子,你会如何规划自己高考后的人生?请你结合材料在一次同学交流会上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感想。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名师题解】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情境类作文题,第一则材料是高分女孩钟芳蓉选择了北大冷僻的考古专业。她和当下很多高分学子选择高收入热门专业不同,她遵循的是自己内心的热爱;第二则材料是将当下一部分人选择的循环般的人生与很多年前一位放羊娃的人生目标进行类比,呈现的是一种死循环。两则材料展示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前者是一种有追求,有热爱,更能体现追求精神世界的丰裕的选择;后者的人生选择虽然看似世人眼中的精英生活,但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难免单调乃至僵化,甚至会变成束缚住我们人生的枷锁。考生审题立意的关键之处正是对这两种选择的思考与理解。

【角度&素材】

◇从“遵循心中所爱”的角度。在高考择业这个重要的人生关口,钟同学能够不被世俗观念所裹挟,把兴趣和热爱放在比世俗所认为的赚钱、就业、身份地位更高的位置,是非常了不起的事,特别是她身上还背负着他人眼中的“留守”和“寒门”标签。每个人都有仰望星空的权利,只要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要能对这个社会有益,都是值得肯定的。反过来说,尊重每一个个体,给每一个个体充分发展的空间,也是一个成熟社会的应有之义。

由此,我们可以从“珍惜自己的热爱”“不一样的选择”“有主见的灵魂”“认准内心的方向”“成熟社会的应有之义”等方面立意。

◇从“循环人生”的角度。这个戏仿的人生循环,见证了另一种贫困:思想封闭、思维僵化、缺乏热爱和自主追求所带来的梦想贫困。正如放羊娃的追求中没有梦想、兴趣和喜爱的位置一样,戏仿的人生循环中,一样没有梦想和热爱的位置,后者不过是在较高的物质层面上重复着“放羊”的生活。这无疑是可悲的。正如作家刘慈欣所写的:“我们如果在短暂的人生中匆忙而过,对超出我们视觉的宏大和微小的世界毫无了解,每天的思想都在生活和工作的范围里徘徊,那就等于在精神上一辈子没走出过家门,这无疑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由此,我们可以从“循环人生”“牢笼”“梦想贫困”“生活方式”等方面立意。

◇角度引导

两则材料是很鲜明的对比。考生需要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甚而思考社会对这两种人生选择的评价及产生原因。第二则材料还可以进一步比较两种循环人生的异同,这样会理解得更深刻。

推荐素材一:

圆满止于无穷。

——泰戈尔

素材点拨:人生应该按照自己心中所愿所爱不断突破,不断挑战,才能不断完善,不断走向圆满。若止步不前,贪图安逸,那么就如温水煮青蛙,終将在寂然无声中走向消亡。

推荐素材二:

高晓松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外公张维,深圳大学创办者、两院院士;外婆陆士嘉,著名流体力学家、教育家;舅舅张克潜,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主任;舅公施今墨,民国四大名医之一;母亲张克群,著名建筑学家和教育家;父亲高立,清华大学教授。从小在清华大院长大的高晓松,在求知上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爸妈已替他规划好了人生蓝图:“读完清华,就到国外留学读博,然后成为某个领域的学者或科学家。”哪知高晓松没爱上科学,倒爱上了琴棋书画音乐,走了一条完全不同于家人为之规划好的人生之路,因为他觉得“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素材点拨:父母为高晓松规划的是一条世人眼中的“康庄大道”,高晓松也有足够的天赋和才能走好这条路,但能走好不代表是他爱走的路。他选择遵循内心所热爱的,另辟蹊径,走得曲折,却也走得恣意欢畅。正如他自己说的:“我入不入流,这不要紧。我每一天开心,这才最重要。”

推荐素材三:

32岁的双语女硕士刘双,擅长法语、英语,硕士学历,不仅有大型企业外派非洲的工作经历,还从事过早教工作,年薪高达30万。但有着如此优越条件的她居然去应聘做保姆,很多人都很震惊。但在刘双看来,现在家政行业从业者越来越多,但高素质人才相对较少,很多中高端家庭会对家政人员的学历、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家政市场需求很大,这个行业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从事家政行业是我创业的第一步,通过了解每个家庭的需求,我会去探求自己擅长的某一个领域,比如早教、英语、收纳。”刘双说。她还称,并不介意别人称呼她“刘阿姨”,不过更希望叫她的名字刘双。

素材点拨: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是人们塑造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过程。年轻人有更加多元的职业选择,是值得骄傲的现象。无论成功与否,其勇于打破常规、遵从内心的行为本身就值得点赞。

【素材演练】

九万里之上,心之所向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高三(7)班

洪肇临

同学们:

“春来怒抽条”,我常常想,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又一个埋没于笔墨间的深夜,手中的笔悬于空中,迟迟未落下的刹那,我心中蓦然惊觉,辗转于世18年,恍恍惚惚间,只是将生活过得愈发痛苦和迷茫了。十年前初迈上人生长途时“我能行”的坚定话语,如今只化为眼中兜转的清泪。

同学们,你们曾思考过大学以后的人生吗?你们曾有过朝夕不变始终如一的信念和理想吗?还是在这十几年里,你们亦步亦趋,过了几十年后,你们人云亦云,将自己的人生过成一场按图索骥?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九万里之上,视野不可谓不宏阔了,然而当下多少人只是专注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却不舍得分神去望一望心中的南冥?

有人说是大环境所致。科技在进步,世界在发展,城市极快地褪去乡土气息,教育功利化、事业商品化,那个“放牛娃考清华”的笑话,却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现实的欲望之河肆虐泛滥”,在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冲堤溃坝之势下,很多人都已认不清自己。的确,时代变了,但梦想应当永存。那个坚持选择北大考古的留守女孩钟芳荣,那个执着追梦铸“天格”,熬穿无数个夜晚的清华人温家欣,那个万里海疆书写无悔青春的女舰长韦慧晓,都在他们的人生篇章中书写下华丽的一章。在别人眼里满是荆棘的路,他们也能够走出通衢大道。

或许你会说,最美好的年龄里没有太多的诗和远方,反而囿于学习,限于成绩,意难平,志难酬,模糊了梦想的方向,失去了奋斗的力量。不可否认,高强度的竞争,快节奏的训练,会放大焦虑,矮化梦想,但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因为——人生本就不是“生老病死”这简简单单的一句念白。总要在某处逆风而行,才能成就自我,活出自己风雨交加的精彩人生。

以前总觉得,碌碌无为的虚度是这么一辈子,愧天怍人的苟活是这么一辈子,在别人设定的角色里拼命挣扎也不过这么一辈子。后来才发现,人浮于事,定当做一回自己,胸中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国家情怀,也不乏“为一大事来,为一大事去”的人生气魄,方能不枉此生。

“即使处于市场审美裂缝的边缘,即使深知筚路蓝缕,也要另辟蹊径独做一个我,不要掉进生活诡谲的漩涡,只是自在安心的走自己的归途。”当隔座送钩的春酒已冷,分曹射覆的亮灯已灭,希望你们都还能够看到自己的脸,一张坚定做自己的脸。

“我们最大的悲哀,是迷茫地走在路上,看不到前面的希望;我们最坏的习惯,是苟于当下的生活,不知明天的方向。”若有“春来怒抽条”的胆识和决心,又何愁没有“气势何蓬勃”的结果?

谢谢大家。

【教师评点】作为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文章很好地体现了情境意识和对象意识。这是一次面向高三学子畅谈人生规划的发言稿,因而作者首先从自身的困惑和迷茫出发,警醒大家对未来人生进行规划。接着文章深入分析了人生失去激情和梦想的根源,批驳了一些错误的论调。在此基础上,作者正面提出人生要逆风而行,成就自我。文章层层深入,旁征博引,文采斐然,是一篇佳作。

现实如山,亦能浪漫如云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高三(7)班

徐茹叶

同学们:

时常会梦见,一个人走在流动不止的沙漠中空旷而又孤寂。顷刻间便漫天沙尘,风呼啸着使周围的一切变成了飞沙走石。待一切平静如初,重新睁眼打量时,这世界再一次面目全非。我诧异于这世界改变之迅速,也怅惘于自己方向迷失之无措。诚如村上春树所言:“我惊讶于自己留下的足迹甚至还未及认清,就在转瞬间被风吹走,变得无影无踪。”

或许这便是现代人最大的可悲之处吧?

我们被岁月的洪流不断席卷着向前奔去,渐渐地,有多少人被岁月磨平棱角,被社会习俗、知识系统模式化,分明只是变得世俗,却高呼成熟难能可贵。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又有多少人的失落,是因为违背了自己少年时的立志,从此而感到成人的寂寞?高考完的我们,又是否已经明晰了前路的方向?

山本耀司曾说:我不愿只是轻松地融入,成为面目模糊的那一个;我不愿只能被时代操控,不愿只能变得八面玲珑,友好随和。所以在这个四处流淌着铜臭味,处处打着商品的标签的时代,我仍更喜欢梦中道路的迷离。

所以,在这光怪陆离如流沙般流动不止的世界,总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投射在时代中的是片永恒不变的清辉。

诗人顾城将生活的艺术揉碎融入诗歌中,他不惧世俗异样的目光,以一顶自制的帽子,将自己与这世俗分离开来。一生为艺术而生,像个孩子似的他用笔写下:“我喜欢每天收一粒稻谷,在万字中走一的路。”他确实也做到了,在万字中走一的路,活成了这个时代永恒不变的伟大诗人。

脱离尘世,深山创作,享受独处的木心,他用生来洞察世界之美,用一支笔写尽世间苍凉。他怀抱着一份脱离俗世的疏离感以及对创作的热爱和执着,写下无数动人的篇章。他曾说:“生活的最佳状态就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这使我想起陶渊明采菊南山下的悠然自得。木心如一位遗世独立的仙人,超脱世俗,活出真我,活得潇洒。

世间万万人在嘲笑钟芳蓉的选择是为“下下签”,试反问——人的幸福真的能被客观的财富和地位所衡量吗?选择考古,在田野与博物馆中触摸历史,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出一份力,谁又能断定这样的日子比不上在写字楼里西装革履、朝九晚五呢?

蒲宁说:“在这个莫名其妙的世界上,无论怎样叫人发愁,它总还是美的。”正如那些在这流动不止的时代中伟大的坚守者,他们坚守于自己内心的定位,在这快捷功利的繁华里活得洒脱,活出真我,亦活出了一番自由的天地。

谈及我们,或许不是生活给我们上了一道铁锁,而是我们在不断质疑和动摇中产生的枷锁一一如迷雾一般重重将自己包裹住,我们沦陷其中无法自拔,又自我催眠说,这就是成人世界的真实法则。

我们抱怨自己心为形役,带着沉甸甸的枷锁艰难行走。然而,被绊住了脚也好,亦或是被蒙上了眼也好,尽力去挣脱不就得了,又何苦如牵线木偶般活得麻木不仁亦毫无生趣;我们时刻担心世界在变,自己的定位也随之改变,却似乎忘了,真正的定位应该驻于心中,任外界如何改变,心中的定位应始终如一,宛若繁花落尽心中却仍有花落的声音,一朵,一朵,在无人的山涧轻轻飘落。

愿你我均能活得潇洒自在,活得无忧无惧。

现实如山,亦能浪漫如云。

谢谢大家!

【教师评点】人之初,莫不是怀着单纯的美好和期盼来渴望自己成长成熟。只是当我们真正进入成年,很多人却往往失去了初心,变得面目全非。是外界的裹挟,还是内心的失守造成的?作者在提出困惑的同時也给了我们解答,看顾城、钟芳蓉甚而陶渊明吧,他们都向我们证明,即使现实如山,但内心依旧可以浪漫如云。只有坚守内心,方能真正活得洒脱自由。文章思路清晰,层层深入,论据独到,见解深刻,使人信服。

编辑/关晓星

猜你喜欢

梦想人生
如此梦想
小梦想
人生中的某一天
梦想
黑白人生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