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体构建视角下工科高校“原理”课实效性提升措施研究

2021-01-14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工科原理政治

李 岩

(山东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0 引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和载体,也是高校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过程中, 获得哲学层面上积极的认识体验,并产生价值观上的认同、 行为方式上的同化效应,是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根本要求。在我国高校开设的思政课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无疑是思想性、理论性最强且世界观、 方法论意义最为根本的一门课程。 工科生作为传承发展科学技术、推动国家产业经济发展的潜在新生力量,其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既往以价值立场的引导与教化为主要目标进行的诸多方面的教学改革,在达到实效可能性边界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如何转换改革视角,厘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诸要素之间的逻辑演进,挖掘不同要素在传递教育信息上的媒介作用,构建以激发大学生尤其是工科生学习自主性为核心的多角度、全方位的中介传导体系, 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项意义深远且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

1 制约工科高校“原理”课实效性提升的主要瓶颈

1.1 人文资源相对不足,人文知识储备相对较弱

工科高校人文资源相对不足, 学生的人文知识储备相对较弱,这些容易影响青年学生思维方式、价值理念、观点立场的全面、均衡发展。一方面,工科学生因其原有文科基础相对薄弱、 本科阶段学业任务较重、时间精力相对不足、专业发展相对固化,对人文学科尤其对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另一方面,学校现有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功能挖掘力度不够, 使工科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学习的目的、意义缺乏系统理性的判断,学习的内生动力不足,往往就课程而课程、就学习而学习,以通过课程考核、获得相应学分为学习的最高甚至单一目标, 对课程学习略显应付和抵触, 家国情怀、政治认同、文化自信、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教学实效性亟待提升。教为促学,学习才是教学存在的前提。如果不能满足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求、引起受教育者的兴趣、调动受教育者的能动性,不能被受教育者接受,即便“原理”课的施教者是优秀的、内容是正确的、手段是先进的、环境是优化的、目标是向上的,效果也难免不理想。

1.2 统一的知识供给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

影响工科高校“原理”课实效性的因素有很多,笔者基于此前对此问题的持续关注和阶段性问卷调研的数据对比发现,从学生角度来看,工科高校学生对包括“原理”课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中有关新时代的改革创新内容比较关注, 希望借此更加有益人生和学业成长的期望较高, 但往往因与原有基础、专业学习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对接,统一的知识传授供给与个体实际的学习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错位,所以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高、内生动力不足、学习效果不够理想。从任课教师角度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遇到“互联网+”“00 后新生代”“隐性思政与显性思政有效衔接”等方面的挑战,由此出现“原理”课现有的大班集体授课与学生个体差异之间、 教学方法老旧与学生期待创新之间、 政治理论教化性强与学生学习投入意愿低之间、 教师知识储备丰富与课堂教学艺术匮乏之间等诸多矛盾,教师“缘学而教”的意识与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从学校整体环境来讲, 存在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能力素质要求较高与校园文化等显性、隐性教育合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困境。 而出现上述矛盾的关键就是教学供给侧与学生需求侧、内容与形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缺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的理念与实践, 成为制约工科高校“原理”课实效性提升的主要瓶颈,需要通过逻辑转换进行介体建设, 对教学活动诸要素进行以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动力为目标的角色转换、 结构重组、地位重塑,使作为矛盾双方的“教”与“学”形成一个以介体为桥梁和纽带的多元互动的有机整体,以达到有效的沟通与促进, 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力得到充分激发,教学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2 工科高校“原理”课进行介体构建的特有优势

“原理” 课是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中思想性、理论性、政治性极强的一门课程,相比之下也是实效性亟待提升的一门课程。在新时代,工科高校“原理”课介体构建、实效性提升,有诸多有利因素。

2.1 如何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介体

介体一词起源于化学领域, 基本含义是指某些能传递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 后被延伸引入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 20 世纪90 年代,介体被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域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介体建设问题的研究逐渐升温。 目前, 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其概念内涵的阐释上,邵庆祥将其描述为“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的媒介”[1];赵野田解释为“能够使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事物发挥教育作用的活动及过程”[2];也有学者认为介体也是高校师生充分实现交流的“平台”等等。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来看, 认识在本质上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活动的进行主要包括主体、客体和中介三大要素,其中,中介主要是指能够承载、传递内容和信息的工具、手段等,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介体就是以此为哲学依据的。 哪些因素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介体呢? 就认识活动的中介而言,主要是指被纳入到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当中,作为人类肢体延长、体能放大、智能延伸的各种工具手段,是进入到人的实践视野,在人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观照下的各种形式的媒介, 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体现。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理解为: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价值取向,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 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 起到催生积极学习动因的各种媒介。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介体的构成和内容也是历史的、相对的、不断变化的。

2.2 工科高校“原理”课进行介体构建具有特有优势

2.2.1 从现阶段“新工科”教育理念来看

继“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之后,教育部办公厅于2018 年3 月印发了 《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高等教育迎来了以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型、 多元化高素质卓越工程人才为理念的“新工科”建设的新阶段[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关键课程。现阶段,“新工科”建设需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新工科”卓越工程人才核心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融合起来, 将价值观教育深切植入知识教学的全过程、全领域,进而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的育人铸魂作用, 这也是新时期提升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政策优势。

2.2.2 从“原理”课教学内容和模式来看

就教学内容而言,“原理” 课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三大理论体系的内容,对于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而言,可以为其启发思维、联系实际、树立远大理想提供最为基础和根本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是达到素质教育目的不可替代的内容介体。 就教学形式而言,目前,“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线上+线下” 教学模式改革在各大高校风生水起, 这也更加迎合以科学技术为主要专业背景的工科学生接受知识的偏好, 是效果突出的工具介体。

2.2.3 从工科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

工科学生具有文理兼通、“道”“术”互融的思维介体优势。不论是科学技术的积累创新,还是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 都与严谨的逻辑思维培养和训练密不可分。真善美永远是教育的主题,其中“真”是基础和灵魂,“真”的获得,首先离不开逻辑思维,“形式逻辑也首先是探寻新结果的方法, 由已知进到未知的方法”[4]。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是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辩证逻辑则在对客观对象客观反映的基础上, 进一步寻求不同要素间的对立与统一, 进而实现在原有反映基础上的突破、求异和超越,也在不断地推动人类认识从未知向已知不断转化。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对立统一,从思维角度来说,就是既要有对事物性质进行定性分析的质的要求, 也要有对客体进行定量把握的量的体现, 这对于以工科学习为主要专业背景的学生来说,思维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3 工科高校“原理”课进行介体构建的对策建议

工科高校“原理”课教师可通过逻辑转换进行介体建设,进一步转变教学主体,深入研究教学受众。可基于“原理”课思维方法的有效培养,通过对教学活动诸要素地位作用的重新把握, 对教学过程中主体、客体、介体要素间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系统性、层次性、过程性、目的性进行厘定和强化,为“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释放新的活力。

3.1 在思维介体上,强化逻辑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提高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

思维方法运用是介体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原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其主要内容中就必然包含了一系列理性思维逻辑形式——基本范畴、命题、推理和理性逻辑的诸多辩证思维方法。 在多数工科高校“原理”课堂上,该部分内容往往因学时和教师自身原因而被大大压缩甚至略去不讲, 导致逻辑思维作为工科学生的思维优势、“原理”课教学的主要媒介的特有优势被大大弱化。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给学生传授科学思维方法, 理清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之间的内在结构,阐明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之间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养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习惯,就能使学生走出死记硬背的困境,深刻领悟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来龙去脉,抵达真相的最底层,做到真正驾驭它。科学研究说到底也是一种思维的过程,是一种多方面、多层次的思维活动[5]。 工科高校应结合其专业设置,加强辅助类人文课程建设,增加科技史、自然观、科学家介绍等方面的知识,形成人文关怀的浓郁氛围,这样有助于学生盘活知识存量、实现知识增量,以清晰的逻辑理路助推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真知、真信,进而提升教学的思想性,促进学生实现信仰上、行动上的自主、自觉,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2 在课程介体上, 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和实施,提高教学的系统性、目的性

我国自古就有“道为体,术为用”的知识定位,也有“学术先需明道,方能大成;学术若不明道,终是小器”的理念权衡,文以论“道”、工以专“术”,优“术”更需明“道”。 新时期,高校尤其是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过渡转化,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6],建立起包括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大思政、全课程育人格局,充分挖掘除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外的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功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文情怀和政治担当的工程技术人才。另外,任何科学研究都需要人文视野的匡正和指引, 不能形而上地培养就技术而技术、 游离于人文关怀本源之外的“工具人”。工科学生的人生价值应在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中,在现实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认同、制度预设、哲学理念的融会贯通中,造福于人类、服务于社会, 这正是工科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目的和归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任课教师、教学资源也都具有介体身份,这就需要工科高校抓好顶层设计, 根据不同专业课的课程特点和育人目标, 有针对性地深度挖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融合元素[7],将价值观的引导与塑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 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同向同行。 在“原理”课教学中,植入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子;摒弃“原理”课教学旧有灌输模式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二元对立,通过对原有教学要素介体特性的充分挖掘,实现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的多元互动, 通过丰富多样的介体建设, 促进学生知识、情感、意识、道德、行为的积极变化,使其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实的人”。

3.3 在方法介体上,以自主支持为主,使抽象空洞的理论学习情感化、自觉化

“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8]。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特性挖掘的立意并不仅仅在于对受教育者外的其他要素进行地位转化, 而是通过教育要素、教育过程、教育环节的逻辑转换,将其所蕴含的教育资源尽可能引导、传递给受教育者,充分挖掘其他要素在连接、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和功能。所以,介体的挖掘和建设就是在于充分发挥教育诸多要素的整合优势,形成以学生为主体、 以自主性学习为核心的教育氛围,增强学习的能动性。“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9]。稳固的信念是坚定行动的必要条件,“原理” 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将抽象空洞的理论学习转化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力量,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并为之奋斗终生。

美国心理学家德西(E.Deci)和瑞恩(R.Ryan)于20 世纪80 年代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 是基于动机促发自主行为,以及外部环境对自主行为影响的理论。 自主支持是自我决定理论的一部分, 自主支持教学法 (Autonomy-supportive)主张学习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学习动力是人自主从事学习活动和吸取新信息的最佳功能[10]。该方法通过外围因素的积极引导、辅助氛围的营造,获取学习者的参与,在获取有价值信息、情感体验认同的同时,满足大学生自主、胜任和归属三个基本心理需要,促进外部动机内化为内部动机。工科学生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基础与文科生相比相对较弱, 加上其本科阶段专业学习任务比文科生较重,且面临就业、考研等一系列压力,因此,工科生“原理”课学习更需适度减少控制感,更需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需求,帮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可以采取小组研讨、课堂汇报等自主支持教学法,鼓励学生首先自主与不同年级(尤其是高年级)、不同专业(尤其是文科专业)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明确分工,由教师提供或者自主选择适宜的主题, 给学生预留自我探索与学科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前期,小组成员广泛阅读、充分交流,教师辅助确定汇报提纲;后期,课堂展示、同学提问、教师点评,文工互补、自主探求、以读促思、以学进德。 此种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发挥工科学生逻辑思维上的优势,有益于实现由外力灌输向主动应答的逻辑转换。

3.4 在环境介体上,将理论学习与鲜活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强化课程学习的现实性、针对性

任何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原理”课,其亲和力都离不开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密切结合,而且, 社会实践的鲜活程度与理论学习的实效性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原理”课教学尤其要注意,不仅要完成“中国式”转换,而且要进行“当代性”转化,把握好课程教学的场域和时态,使其既能立意高远又能落地生根。 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强化在校大学生课程学习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 教师和有关管理部门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巧妙融入到校园环境建设中,如,某些高校通过建设文化长廊、校园雕塑等红色文化景观,完善实体教育平台,积极开发、建设网络教育资源,采取开办周末大讲堂等多种形式, 吸引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和网络环境建设中,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来宣传马克思主义,达到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之效。 另一方面,应针对学生实际,结合世情、国情,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和整合, 以专题教学和辅助实践教学的方式, 把重点理论的学习与对社会问题的解析结合起来;组织受教育者欣赏视频、图片或实地参观浏览;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设具有工科特色和学科特点的公选课、讲座、报告;开发基于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影音资源等, 不断形成具有工科特色的知识谱系、逻辑体系、教学格局,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4 结语

过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沿革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相伴而生的“灌输论”的理念与方法,具体来说, 这是处于理论传播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模式, 侧重从价值立场上进行引导与教化,而非从哲学认识上进行体验和接受。时代发展不断印证和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为重要的目的是,理论的真正驾驭与人格信念的自觉修炼,是更具自主性和理性、更高层次的体验和接受。尤其是在当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主体意识的加强,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由“外在灌输”向“内在生成”的理念和方法进行转变。介体构建的教育视角有助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维转换,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过程要素划分的科学化,提升包括“原理”课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而这对于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双一流”建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工科原理政治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