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编电影分析
——以《奇迹男孩》为例

2021-01-14刘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环球首映 2021年1期
关键词:原书奥吉维娅

刘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电影改编在当今银幕上愈加受欢迎,其意为从某类媒体文本提取内容并将其改编为电影的作品。不同类别的媒体文本均可以改编为电影,例如,《小妇人》《傲慢与偏见》(Cartmell,2011)均是由经典文学小说改编而来;还有诸如,漫威电影宇宙、DC宇宙的电影是由相应公司旗下的漫画书改编而来;再者,例如,《魔兽》是从同名游戏中衍生而来。本文将针对电影改编进行案例分析,所选案例为由斯蒂芬·卓博斯基执导、由同名小说改编成的电影《奇迹男孩》。原著作者为R.J.帕拉西奥。《奇迹男孩》讲述了一个有关家人、朋友和善良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奥吉·普尔曼的十岁男孩,他患有特雷彻·柯林斯综合征(面部异常),故事从他在五年级开始正式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开始。本文将从以下四方面展开分析:电影改编的经济动机、拍摄时(尤其与改编相关)的挑战、电影口碑简述及从这个案例出发的思考。

首先,媒体行业所有的工作几乎都涉及经济利益。而电影改编这类题材一般有两类经济动机。第一,对于制片人而言,制作改编电影是将风险最小化的一种方法。根据Potter(2016)的研究,媒体企业均采取了“市场营销观念”,即先对受众的需求进行调查,而后根据特定需求构建特定的媒体文本。电影改编,就是市场营销观念最为成功的一次应用之一。电影改编的原始媒体文本已经拥有一定数量的粉丝,这些粉丝已经了解、喜爱原始媒体文本,并且乐于看到相关文本的新的诠释。对于制片人来说,这就是观众的需求。而这些粉丝,在制片人的眼中,就是这部改编影片的“内置观众”,从而保证了部分的票房。曾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首位的《奇迹男孩》无疑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除此之外,《奇迹男孩》作为儿童图书,若将其改编为电影,部分观影群体可以家庭为单位计算,即父母陪同孩子(书迷)观影,从侧面增加了票房。第二,电影改编的经济动机也可来自出版商和书商。众所周知,在电影上映前,宣传是必不可少的。Barnett(2010)表示,“从图书的销量上可以直接看出电影改编作品的跨媒体宣传效应是巨大的”(p.23)。虽然在电影上映后未发现有关《奇迹男孩》小说的销量统计信息,但依照常理,小说的销量一定提高了,而这种改变正是出版商和书商愿意看到的。

虽然电影改编有客观的商业利益,但是制片人面临的挑战也是严峻的。在2017年出版的《奇迹男孩》小说尾部,电影制片人之一,托德·利伯曼提出了以下五个挑战:(1)希望制作一部既适合未成年观众观看又符合原书主旨的电影;(2)如何在电影中调整并体现原书中“内外视角转换”的写作手法;(3)公众对特雷彻·柯林斯综合征的陌生;(4)如何呈现奥吉的面部形态是整个故事的关键;(5)如何用真诚的,而不是高高在上、说教的口吻体现电影的主旨——善良(Palacio,2017,p.322-323,327)。首先,第一个挑战涉及一个较为敏感的观众群体——未成年儿童。制片人必须在儿童的接受程度和文本的深度二者之间做好平衡。其次,在原书中,《奇迹男孩》将内视角与外视角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小说共有八个章节,每个章节的第一人称均代表不同的主人公,包括奥吉、维娅·普尔曼、莎莫、杰克·威尔、贾斯汀和米兰达。但是,这种表现手法在银幕上可能显得较为割裂。在最终上映的电影中,导演组采用了相似的手法,并且每个部分的衔接过程都很流畅。例如,在26分20秒处,奥吉到维娅是全片的第一个视角转换。衔接时,镜头跟随维娅回到她的房间,关上门后弹出[Via],并开始第二部分以她为第一人称的讲述。最终电影的呈现结果让《奇迹男孩》的编剧之一杰克·索恩感到放心,“很高兴这本书多视角的表达方式没有在电影改编中消失”(Palacio,2017,p.322)。再次,挑战三和四可以合二为一,即奥吉的面部呈现。正如制片人托德·利伯曼所说,“在书中,在我们了解奥吉的容貌前我们有大约100页的铺垫,而在电影中,我们无法像那样奢侈”(Palacio,2017,p.326)。在最终的电影中,奥吉的脸在3分55秒首次出现,显然比书中早得多。同时,影片对特雷彻·柯林斯综合征也做了简短的介绍,填补了观众的知识空白。最后,原作者R.J.帕拉西奥认为如何表达《奇迹男孩》的主题是一个挑战。制片人大卫·郝伯曼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完美人选,导演斯蒂芬·卓博斯基。导演为整部电影奠定了“善良、幽默、谦逊”的基调(Palacio,2017,p.323),而正如最后的成片所示,这部影片既欢快轻松,又鼓舞人心。

如上所述,制片人在电影叙事结构的处理上面临了一些挑战。Adrian Martin曾对电影改编的两种常见手法进行阐述。他认为,电影改编包含从长文本向短文本过度、使剧情更加紧凑的“压缩情节”与从短文本改编为长文本,丰富细节的“扩充情节”手法(Martin,2019,p.23)。在《奇迹男孩》这个案例上,很明显,电影,短文本,是由小说,长文本,改编而来,所以主要采用了压缩情节的手法。尽管在电影中出现了群像戏,但是影片的中心还是放在了奥吉身上。书中有多个部分进行了摘录、精简和改编。在小说中,一共有八个章节,但在电影中,只分了三个部分,奥吉、维娅和杰克。剩下的三人在电影中没有单独呈现,编剧将他们的故事进行了融合,并统一在杰克的部分展示,向人们描绘奥吉和维娅的朋友们;而“维娅”一部分,则体现了他们的家人。电影中保留了一些高光情节,例如,奥吉的友情、维娅的舞台剧、朱利安的道歉、学校郊游和五年级的毕业典礼。这些情节标志着所有人的成长,所以在改编时被保留下来。有关《奇迹男孩》改编上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对父亲内特·普尔曼和母亲伊莎贝尔·普尔曼的描绘。在小说中,他们的形象全部基于章节主角口中的描述,但在电影中,演员直接呈现了这两个角色。这种变化使得这两个人物在屏幕上更加真实、自然,更加适应银幕。总的来说,《奇迹男孩》的改编保留了原小说的主旨和精神,同时在情节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整体效果成功。

电影上映后口碑、票房双丰收,《奇迹男孩》原书的粉丝也对本次电影改编表达了肯定。同时,该影片还获得了第23届评论家选择奖“最佳改编剧本”的提名,这个奖项也足以体现其改编之成功。

《奇迹男孩》的成功与原文本的选择和改编手法的选取有很大关系。《奇迹男孩》小说曾稳坐《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数周,有较大的粉丝基础,这也就意味着有较多的人对故事情节都有了预先了解。而且,这个题材也大受观众欢迎,温暖、善良、激励人心的故事永不过气。此外,《奇迹男孩》的电影改编在做出必要调整之外,还保持了原书“善良”的精神内核。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奇迹男孩》如此受到好评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而言之,本文主要就《奇迹男孩》这个案例,对“电影改编”进行了四个维度的分析,包括经济动机、制片时的挑战、电影评价和由案例引申的思考。成功的电影改编需要制片人综合上述所有因素后再实施。

猜你喜欢

原书奥吉维娅
白马和马可以是同一匹马吗
姚雪垠:卡片读书法
电影《奇迹男孩》人物变装的隐喻与换喻研究
我的神奇宝物
奇迹男孩
哄睡师,为你编织一段睡眠的童话
《奇迹男孩》:父母的修养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善良,所以勇敢
《水浒传》在日本江户时期的传播
白苍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