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督导评价制度改革 推动学校积极主动发展

2021-01-13富裕县教育局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督导办学评估

富裕县教育局

在齐齐哈尔市推进“2+7”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工作中,富裕县教育局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评估、检查、监督、指导作用,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学校发展性评估督导评价,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将学校发展性评估作为教育督导评价制度改革的切入点

全市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创新手段来提高教育质量。传统教育督导评估是居高临下的“你做我评”,学校作为单一的被评对象,用一个固化尺码来衡量学校,来进行“验证”“鉴定”“分等评级”,评估多所学校都用这一把尺子。学校之间在办学基础、办学环境、办学资源等方面存在差异,比如办学条件、师资、管理、生源、经济、地域环境等。用一个标准去评价所有的学校不能体现客观公平的科学原则,甚至有校长抱怨:“优秀的学校永远是优秀的,学校排名成了固定位次。”“优秀”的学校固步自封,“落后”的学校费了很大功夫还是落后于“优秀”,最终这些学校都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我们推行的学校发展性评估是以教育法律法规为根本,以学校发展内部动因为起点,以帮助指导学校自主发展为宗旨的教育评估。

概括说,就是将学校发展体系分为学校办学基础性指标和学校办学发展性项目指标,70个评价要素,给学校自主发展的空间和自主权,由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自主确定具体学期目标,再由学校自己判断自己目标的完成情况。在学校自评的基础上,我们进行督评打分。结合《富裕县学校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合成表》(百分制),综合学校发展目标完成的适切度、达成度、发展成本、发展成效和发展潜力因素,最终确定学校自我发展进步的幅度,不是重督评分值,重在评价学校发展过程,以幅度来论进步效果。

二、让科学有效作为学校发展性评估的硬要求

一是紧扣实践,与时俱进。我们认真把握全省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将2020年度富裕县教育工作会议要点落到指标体系中,突出工作重点。顺应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谋划制定《富裕县中小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将党建工作和师德建设作为学校自我发展性评估必选指标(10分)。

二是目标分层,完善体系。《富裕县中小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是学校发展性评估的依据,这是依据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和学校发展规律所确立的发展领域和发展要素,指标体系包括学校办学基础性指标(40分)和学校办学发展性目标指标(60分)。学校办学基础性指标是学校发展的必备基础条件,包括三个A级指标:办学条件(10分)、管理状况(20分)、教育状况(10分);10个B级指标:校舍面积(5分)、设施设备(5分)、行政管理(4分)、教学管理(4分)、德育管理(4分)、队伍管理(4分)、总务管理(4分)、辍学率与保留率巩固率(1分)、基本要求(9分)、社会评价(扣分项),有34个评价要素。学校办学发展性项目指标是学校自主发展的关键领域,包括11个发展领域:学校发展目标(5分)、课程建设(5分)、教学改革与学生学习(5分)、学校德育(5分)、学校文化建设(5分)、教育科研(5分)、师资队伍建设(5分)、保障机制(5分)、教育信息化(5分)、发展成效(5分)、必选指标(10分),有36个评价要素。

三是立足自评,注重过程。各校结合《富裕县中小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认真研究确定学校办学发展性项目具体指标,做到目标明确,量化数据,措施具体,整个指标体系努力做到定位准确前驱。学校严格按照自评程序(自评十一步),开展学校领导自评、教师自评、社会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互评、教师互评等,自下而上,形成全体教职工、社会、家长、学生共同参与自评工作的评价机制。学校分项评估小组在各部门和教职工自评的基础上,实施分项评估,确定各专项自评结果,学校评估领导小组审定专项评估小组的自评意见后,对学校工作进行全面衡量,综合分析,确定自评结论和自评分数。校长主持撰写学校自评工作报告,并经教职工大会或教代会审议通过后,上报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做好督评准备。在学校自评过程中,努力做到以评促管、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

四是组织督评,反馈意见。成立学校发展性评估评价小组,由七名专业人员组成,分工负责,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以促进学校不断发展为目的开展过程性评价。通过采取实地勘察,听取校长汇报,召开学生、教师、学生家长座谈会及问卷调查,随机听课,深入到功能教室、班级、办公室、教导处等科室实际勘查并向相关人员质询问题,查阅相关资料等形式,广泛搜集学校发展性评估信息,了解掌握学校发展性评估状况,当场集中反馈意见,学校班子成员全体参加,做到一校一评,一校一评价报告。在反馈意见中坚持“四引导”,积极引导学校把学校发展需求与学生发展需求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积极引导学校积极主动拓展自主发展的空间,引导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阶段确定发展目标,引导学校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巩固提高,增强学校发展的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进而促进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学校都有所发展和提高。

五是公平计量,科学评价。为体现学校发展评估的客观公平,注重学校差异性,让基础不同、条件不同的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都能不断获取成功体验,把评价作为学校发展的需要和动力。评价人员按照评价分工项对所负责的学校办学基础性指标、学校办学发展性项目量化评分,折合75%作为达成度纳入《富裕县学校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合成表》;依照评价分工项对各校发展目标适切度、发展成本、发展成效、发展潜力按一定权重(25%)纳入《富裕县学校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合成表》,以上两项分值之和作为学校发展水平的终结性评价结果。

同时,我们将乡镇小学教学点作为乡镇中心学校评价元素,以每校班级在该乡镇学校班级总数中所占比例核定督评成绩,评价结果纳入乡镇中心学校总体评价。

三、用机制保障作为学校发展性评估的驱动力

一是整章建制,科学指导。成立各级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评估小组,出台《富裕县中小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实施意见》《富裕县教育督导评价制度改革工作时间表、路线图》等规划措施,建立健全自评工作制度。通过启动会、培训会、部署会等,对学校领导、责任督学、督导评价小组成员等进行学校发展性评估培训,评估指标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人,使学校每一个部门和每一名教职工都承担指标任务。

二是挂牌督导,日常监督。为推进学校发展性评估自评进程,我们将此项工作与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紧密结合,作为每月责任督学挂牌督导重点工作,跟踪检查,监督指导。责任督学按照学校所制定的发展性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内容,线上线下相结合,督促学校做好过程性评价,并与日常教育教学紧密融合。

三是政绩挂钩,督促整改。将学校发展性评估评价结果通过一定方式进行公示,并与学校评优及校长评职挂钩。为突出督导评价的实效性,提出“能用则用、立查立改、限期整改”的督后要求,要求各校针对我们提出的评价建议和改进策略认真研究。对于实现阶段目标的薄弱环节与存在的问题,各校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上报到教育督导室。学校每月需要将督后汲取意见和整改情况向教育督导室汇报,我们进行跟踪督促检查。

实施学校发展性评估受到学校的普遍欢迎,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原本办学底子和教育质量薄弱的学校也看到希望、充满信心、积蓄力量,这是因为学校发展性评估是用多把尺子来衡量多所学校,引导改进,帮助发展,使学校作为评价主体积极主动参与检查评估,鼓励学校办出个性,办出特色,办出文化,促进学校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内部机制。

猜你喜欢

督导办学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