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银行发展现状与方向及对策建议

2021-01-13张宸嘉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8期
关键词:银行发展

张宸嘉

一、前言

当前,我国中小银行在稳定及推动地方经济成长上,有较佳的贡献。而在经济逐步进入“阵痛期”与监管力度加大后,中小银行需应对的运营风险随之增加,使得自身发展的稳定性下滑。

二、中小银行发展现状

中小银行中包含城市商业以及农村商业等,属于我国银行领域中推动革新的重要力量,对于各地经济也具备关键价值。根据发展情况,总的来说,数千家中小规模银行的实际运营较为稳定,并且资本以及拨备能力较高,拥有适宜的流动性,使其针对风险的处理水平,也有所强化,同时防控风险的积极性与前瞻度都在提高中。但换个角度来看,发展速度及规模上表现优异,但质量明显不足,部分风险点被保留,形成高压的局势。此类银行的资产质量出现下滑的迹象,虽然发展初期中,该种下滑是由规模及收益的外在表现,掩盖内部实情,但如今此现象逐渐突出[1]。根据2019 年的相关数据来看,第三季度中,城市商业银行的总体净利润超过两千亿元,同比下降0.63%,盈利方面显然弱于其他形式的银行。再加上该类银行的内部构成有区别,处于“领头羊”地位的银行,利润增速较快,并且多家上市银行,净利润还是在正增长的状态中,而其余部分未上市的银行,利润情况相对不理想。按照第三季度的数据来看,不良贷款的总额及比率均有提高,和2018 年的年末相较,提高70BP 左右。而导致此现状的原因体现在:监管从严,地方扩张窗口指导,大部分商业银行会把贷款逾期超过90日的业务,视为不良贷款。还有就是此类银行的经营特点,使其受到本地经济的干扰,和领域集中性及景气程度有高度的联系。由此造成资产质量形成突出的分化格局,并且在认定为不良款项的管理标准,相对宽松的部分银行,需承受更高的信用风险。

在该年的第三季度结束后,该类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略高于12.5%,与2018 年的年底相比,出现明显的下降,并且该指标远远低于大规模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的商行。另外,一级资本占比不高,整体资本结构并不佳。在银行领域中,流动性为运营的关键要素,特别是对表外业务偏大的此类银行,需持续提高对流动性的承压水平。同时,诸多城市商行,在获取普通存款业务上的水平不高,同业负债是其负债的主要构成,仅借助交叉金融投资,实现日常套利,导致流动性风险提升。在出现被接管等类似情况后,引发金融市场内的信用分层,同业内的存单实际发行比例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增多。由于企业治理缺陷,出现股东非法违规应用资金以及人为控制等,引发代理费用规模扩大,同样影响流动性。

三、中小银行的转型方向

根据国内金融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将重心落在提升实体经济上,强调金融服务的高品质及高效率,因此,便需要中小银行能调整发展方向,适当弱化在规模与速度上的关注力度,以消除传统运营方式的漏洞,逐渐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质量层面,优化自身的发展内涵。结合中小规模的银行近些年的发展情况,需要其明确行业发展转型的方向。具体来说,应当注重关于实体经济的业务转变,调整市场生存定位,同时,强调内部构成模式,改变资产和负债的比率。并且要关注运营风险,从多层面落实风险防控,增强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积极进行深化改革,强化内生发展动力。中小银行还需推动数字化的发展,以谋求高品质运营局势。基于中小银行的现实情况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局势,此类规模的银行具备存在与成长的合理性。

(一)锁定服务对象

在完整的经济体系下,不仅要有大型企业引领整个行业的前进方向,还需要中小规模公司以及普通个体户等。后者在追求发展的道路上,对外部资本支持的需求较大,同时在主动筹资中,融资路径较少。而作为中小银行,应当将本地千万家庭、中小公司与本地农户等,视为目标群体,此种差异化的定位设计,利于给其创造集中经营的格局。把有限的资金集中于此类客户群体,可以弥补在运营规模上不足的缺陷,将“质量”放在发展的首位,尽可能地为所有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在长期的积累中,不断形成独树一帜的竞争力。

(二)发挥本土优势

中小银行“生于”本地的“草根”,而且在运营观念上,要重点服务本地的中小规模公司,真正为本地人开设的金融机构,所以,相较于大规模银行,会收获本地政府及民众的更多支持。同时,因为中小银行内的工作者也一般是本地人,和客户交流会更加顺畅,利于维系客户关系,由此形成在市场中存活的机会。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本土优势应当是其的无形资产。

(三)特殊风险识别

中小银行与当地的中小规模公司存在天然的关联,同时和本地政府之间的联系,也更为便利,有助于银行能合法从相关部门,掌握本地中小规模公司的运营状态资料。同时,还和本地民众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能通过走访群众,掌握市场对某些企业最直观的反馈信息。所以,相较而言,中小银行和大型银行相比,往往拥有更具实效的识别风险方式,这对于银行在向中小公司放贷中,创造更大的盈利空间,有巨大的帮助。但同时,向中小型公司放贷,还需要承担比较高的风险问题,对此,需要借助本地政府,将相关政策进行适当倾斜,或者专设针对当地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或者部门。

四、中小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讨论

(一)优化实体经济服务

中小银行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构成,应当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给实体经济及普通民众予以金融服务,由此才能拥有长效发展的动力,维持健康的运行状态。近些年,有诸多中小规模的银行,并未过度寻求资金额度较大的金融业务,而是把服务对象划分为当地的中小微型的市场主体,借助贴合服务对象的业务合理调整,逐渐拥有特殊的竞争水平。而部分中小型银行,依旧过于关注同业所带来的利益,凭借规模及速率,追求自身发展,最终也因此产生诸多问题。由此说明,国内中小银行的未来,需立足于实体经济,凭借区域位置的优势,调整发展定位,继而构建出多层级、全覆盖及多元性的金融供给格局。整体来说,中小银行需做到进退有度,保留自身特色,具体是指:“进”,推动金融重心下沉,为所服务群体,打造定制个性化的服务产品,以获取本地中小微公司等各方的认可;“退”则应逐渐减少交易模式复杂且可靠性不高的业务,把更多的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特色”是要服务于本地,形成地区优势,占领差异化的市场位置,逐渐形成不可轻易代替的地位。在发展数字化的过程中,中小银行需注重顶层优化与战略定位。当前,此类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上的理解并不深入,具体落实举措和战略不相符,导致诸多资源被浪费,提升了运营风险。所以,该类银行需根据实体经济业务,寻求盈利程度和成本量之间的平衡点,融入前沿数字化方法,稳定客户关系,促使服务转型,推动在线及线下的融合,落实转型定位[2]。

(二)注重资产负债比例

以往的部分中小银行,其资产负债的账面表现较佳,但也仅是存在于规模及利润方面,事实上有着诸多运行问题。比如大部分负债来源于同业,导致其实际负债水平不高,容易面临流动性风险。所以,在优化发展中,需在资产负债两个层面上入手,改善二者比例,让该类运营衡量指标确实拥有夯实的底蕴。具体而言,在资产方面,关注信贷资产,各地中小银行与本地市场的距离更近,并对当地客户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但在整体性运营水平及部分业务资格等问题上有缺失。对此,中小银行对于资产端的转变,需将重心转移至放贷方面,借助区位优势与各类资源,增强在本地信贷上的投入力度,并减少在同业类资产上的服务。而负债构成上,强调核心负债,中小银行应基于稳健运行条件下,如在流动性风险方面,受到轻度及严重压力时,根据2019 年相关的数据报告来看,会有一成左右的银行,未能达到稳定性经营的标准,所以,流动性风险需受到重视。我国商行特别是中小规模的银行,需注重一般存款业务在负债上的关键价值,通过改变存款的结构,提升存款资金的可靠性,以弱化流动性引发的风险问题。

(三)落实高品质化发展

从2018 年开始,相关监管部门根据风险类型,执行差异化的监管对策,促使国内金融风险由原本的高速积累,出现高位缓释,全行业风险程度有所下降,达到基本可控的效果,以免出现系统性的严重高风险。而近些年中小银行依旧有发展缺失及痛点,比如资本充足率不高,后期补充路径不多等。对此,中小银行应当借助打开资本补充路径,提高防控水平,使自身得以高质量发展。具体可采取的对策为:打造经营特色,突出有别于其他银行的金融服务,提高盈利水平,并强化内源资本的发展效能;主动运用现行政策,并通过发行永续债等方式,确保资本补充的及时性与可靠性,利于改善资本构成;合理调整发展模式,控制实际消耗量,基于收益情况和流动性,控制高风险类业务的比例,提升关于零售业及中小微性等风险偏低的业务量,保持资本的合理流动性。在信息化环境下,可借助数字化的营销,准确挑选适宜的客户,夯实自身存续及发展的基石。中小银行在吸收客户中,需由原本的等待及寻找,变成挑选客户,基于银行战略定位与运营目标,明确服务群体的特征,借助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方法,筛选出目标群体,结合现实变化,支持动态管理,以提升运营的精准度。在数字化模式下,风险防控是立足于信息、预警及管理等多个系统,使风险管控逐渐具备自动化的特点。为此,中小银行需把全部资料录入至管理系统中,并经过统计及归类等处理。同时,健全预警机制,借助诸多算法与数字模型,以应对各类风险问题。另外,要主动运用区块链、物联网与大数据等手段,基于风险防控需要,达到自动化管控,降低运营风险,实现健康发展。

(四)推动银行深度改革

在现代金融市场格局下,若想促进中小规模银行的改革发展,需完善贴合其运营特质的治理模式与风险内控机制,以从根本上消除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所以中小银行需基于此,落实自我改革,增强内生动力,发挥自身在当地的特殊优势。如今,中小银行在企业治理上,依然有问题缺陷,比如大股东在话语权上极为突出,甚至能操控金融服务的运营决策,把相应的保险机制看成提款机。针对此现象,中小银行需强化在股权方面的管控,调整股权构成,设置各参与者的分工,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增强决策执行力与兼顾工作的落实力度,构成三会一层的格局,严密管控和股东之间的金融交易,优化公司治理及内控。此外,积极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有关政策,主动获取新的投资方,以优化治理效果[3]。

(五)发挥外部因素价值

中小银行强调内在提升的同时,还需注重对外部因素的运用。一方面,当地政府需展现出属地责任。可适当降低对本地此类银行实施的行政干预,增强其经营自主权,并主动根据该类银行的运营风险,推动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等各相关方的协同,帮助其制定防控风险的方案,促使改革深入,而且要在资金及政策方面给予支持,保障本地金融稳定。此外,形成正面的股东模式,积极协调本地国企股东,予以此类银行平稳支持,并在资本实力弱化后,主动采取行动,给其补充资本。另一方面,监管部门需落实工作责任,基于中小银行的运营状况,实施高适配度的区别化监管。

(六)明确定位以及方向

在我国,中小银行的资产总规模虽然只有约77 万亿元,其在我国银行的金融机构319.7 万亿元的总资产中的所占比例不到四分之一,但其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仍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根据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的内容,中小银行的发展方向是立足于当地,并将规模做小,工作上要做到细致,并多做实事。之所以中小银行受到关注,是因为中小银行在当前仍旧缺乏核心竞争力,并且具有较高的风险,同时还存在资金不充足等问题,使其受到了较高的关注。中小银行的定位,就是要回归其发展本源,避免盲目扩张,其主要服务于民营及中小企业,通过对当地地方的深耕,使其能够具备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优势,使其在我国的金融供给的组成中具有重要地位。

(七)积极开展监管责任

监管部门在中小银行的发展过程中既要做好“看门人”,也要做好“守夜人”,以更好的探索对中小银行适配的差异化监管。一方面,是加大对中小银行的政策优惠力度,为中小银行的流动性提供支持。通过落实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下的定向降准,将再贴现利率定向降低,从而扩大定向接待便利工具的融资抵押品范围,通过各种手段,研究创设中长期接待便利等提供中长期的稳定资金,降低中小银行期限错配而造成的流动性风险,使中小银行能够聚焦本地,降低负债成本。另一方面,是研究提升不良风险的容忍度。中小银行在制造业等周期性行业的信贷投放方面有着较高的不良率,在鼓励银行服务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战略导向下,可参考涉农和扶贫的不良率政策,在监管评级内部和内部考核中适当提升对于不良风险的容忍度。

此外,要扩大大中小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试点范围,对于银行的风险处置来说不良资产的证券化能够作为有效处置风险的手段,有利于降低银行的不良率,并改进财务指标,强化对于风险的管控能力,并在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将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还要丰富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工具,适当放宽保险公司资金投资资产小于1 万亿元的城商行发行的永续债。另外,对于差异化的定增政策也需要进行积极探索。

五、结语

根据上文讨论,不难看出中小银行隐隐有发展畸形的状态,部分此类银行依旧强调规模化与高速的发展,未能确立特色竞争点。为此,中小银行需把握实体经济今后的业务潜力,并注重风险管控,优化资源分配结构,真正落实高品质发展,深化供给侧的改革。

猜你喜欢

银行发展
江西银行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把握银行独立保函的相对性
记忆银行
欧美国家银行处罚案的启示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