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及建议

2021-01-12□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文旅浙江省转型

□文/ 李 婷

(浙江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 浙江·杭州)

[提要] 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加速成为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新动力。浙江省在积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紧紧把握数字化这个重要抓手,加快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质升级。本文分析浙江省数字文旅产业发展现状,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的浙江省不仅自然环境优越,历史人文底蕴也十分深厚。近年来,浙江省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历史资源,积极探索文旅发展新模式,成为全国最具旅游竞争力的省份之一。伴随着浙江省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新理论、新硬件、新算法层出不穷,多角度地推动文旅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并深刻改变着社会经济生活。

一、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2016 年,在杭州举办的G20 峰会上提出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中对“数字经济”做了明确的定义: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数字经济是国际潮流、时代机遇。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动能。2017 年12 月,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强省,为全国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2019 年10 月,浙江省入选首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实验区,成为了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先行者。袁家军在省委党校2020 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要“数字赋能”,不断深化“数字浙江”建设,以数字化转型带动经济治理、社会治理、文化治理、生态治理的数字化转型。

据统计,2019 年浙江省数字经济总量达到了2.7 万亿元,增长15.6%,占GDP 比重已经达到43.3%,比2018 年提高1.76个百分点。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6,228.94 亿元,同比增长14.5%,数字经济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新型基础设施部署方面,5G 网络规模部署有序推进,杭州、宁波、温州、嘉兴主城区及县市城区和乌镇实现连续覆盖。浙江省正加快推动人工智能、5G、物联网、区块链、量子计算、柔性电子等前沿热点信息技术实现迭代式创新突破。

浙江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和持续发展动力。作为数字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浙江省的数字经济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一)数字技术龙头企业快速成长。数字经济之下,技术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决定了行业的走向。浙江省以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率先突破,一方面加大资金、人力等资源投入,不断实现自身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加快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高能级数字创新平台重点建设。浙江省正着力打造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了“城市群—科创大走廊—科技新城—特色小镇”的新型创新空间,积极推进杭州梦想小镇、杭州云栖小镇、滨江物联网小镇、萧山信息港小镇、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等一批数字经济特色小镇建设。数字平台的建设将聚集一大批数字化企业,发展壮大数字化产业,加快形成新的增长极。

(三)创新型数字化人才加快聚集。发展数字经济,人才始终处于关键位置。据统计,杭州市财政每年安排人才专项资金3 亿元以上,支持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521”人才遴选和全球青年人才集聚行动,重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另外,还出台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杭州市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意见》,加大对研发人员的激励力度。

衢州市还针对数字经济高端人才引进难、留存率差等问题,创办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引进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杭沪京深等地设立“人才飞地”,广泛搭建人才平台,打造人才集聚的新高地,为衢州市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浙江省数字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数字技术出现后,数字经济已经深入融入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在2020 年的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以互联网在线直播、短视频、云旅游、云看展等为主要形式的文旅线上服务让全国人民深刻感受到了数字文旅产业变革所带来的全新体验与生活便利。那么,异军突起、逆势而上的数字文旅的概念是什么?数字文旅是指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对旅游产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的改造过程,实现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从而形成新的产业形态。

数字文旅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文旅发展的产业动能。近年来,浙江省抓住数字文旅的发展机遇,不断加快文旅系统数字化转型的脚步。

(一)数字化文旅平台。2018 年,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建成了“诗画浙江·文化和旅游信息服务平台”。该项目被列为首批“8+13”省政府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之一。目前,平台汇聚了全省238 家4A 级以上景区、978 家3A 级以上饭店、2,423家旅行社的信息,实现了“一景一档”、“一团一档”的日常运行监测及文旅导览一张图、文旅资源一张图、数据共享一张图综合应用与展示。

2017 年12 月,浙江省文旅厅的一站式数字文旅平台“浙里好玩”正式上线,该平台基于支付宝“数字景区”和“数字酒店”解决方案,将全省文旅服务业数字化,满足了疫情期游客无接触游览的需求,全面提升服务体验。“浙里好玩”现已完成了电脑端、APP、微信小程序等全站平台的搭建,用户可以使用“浙里好玩”查看当地的旅游咨询、旅游攻略、特惠门票,还可以浏览住宿、购物、吃饭的好去处,今年以来累计服务人次超过2,500 万。数字化文旅平台通过对旅游资源和信息进行系统深度化整合、筛选、开发,展示了浙江诗画山水与人文之美,引领了浙江文旅消费的新升级。

(二)数字化酒店住宿。2018 年11 月,阿里巴巴首家实体酒店“FlyZoo Hotel”在杭州阿里巴巴西溪科技园旁开业,内部代号“未来酒店”。这家未来酒店与传统酒店不同,取消了人工前台,从办理入住到最终离店的全流程住宿体验只需要一部手机。阿里巴巴方面称未来酒店是全球第一家支持全场景刷脸的酒店,包括电梯、房间、餐厅、健身房、酒吧等多个场景都有人脸识别科技。数字化酒店的出现,给顾客带来了新鲜感,也进一步简化了入住流程、改进内部管理、提高入住率。

(三)数字化展馆。2020 年10 月,良渚古城数智体验馆在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对外开放,良渚古城数智体验馆主要由“神王之国”3D 宣传片,“人水家园”50 米数字长卷,基于中国移动5G 技术的实时8K 高清直播的5G+VR“郊野渔猎”和5G+AR“瑶山祭祀”等3 项人机交互应用。遗址公园正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让古老的良渚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数字化应用场景创造出人与物交流的情境,创建了以人为中心的信息传递模式,更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交流和传承,也为数字文旅产业注入了活力。

展馆以其“非营利性”的特点带动着周边旅游、酒店、餐饮、地产等产业发展的机会。近年来,浙江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浙江科技博物馆等相继开展了以藏品信息化建设为核心、以网站为服务平台的数字博物馆的建设。

三、推动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意义

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在数字时代变革下的一项重要工程,是旅游发展的产业动能。它推动着消费市场的扩大,实现产品的增值,不断驱动着新业态、新模式、新内容的产生,来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

(一)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打破了文旅产业的边界。数字化打破了传统文旅产业的时空边界,带领文旅产业进入到了去中心、去边界的新发展环境当中,激发了更多有价值的商业模式,丰富了文旅行业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运营模式等等,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文旅产业的新需求。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深度融合。

(二)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改变了游客的行为和认知。从纸质化的传统旅游,到以智慧设备、大数据、软件系统为工具的数字文旅,文旅产业向着更加信息化、智慧化的方向转变,产生了诸如沉浸式、人机交互式的体验内容和体验方式,改变了游客的行为和认知,让游客在吃、住、行等各个环节的体验有了进一步的变革,从而产生了数字时代下的新需求和新体验。

(三)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途径。疫情常态化下,传统旅游服务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游客的安全和景区管控是文旅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一方面数字化为文旅产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使得以线上消费为特征的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数字化提供了全维度的风险管控和治理体系,实现了对文旅资源、交通状况、流量监控等数据化监控。

四、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

在数字文旅的大潮冲击下,文旅产业每个机构、企业、个人都在迫切地推动加快数字化变革的步伐。但是,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盲目跟风、生搬硬套等现象的出现,背离了文旅数字化转型的初衷。

(一)对数字文旅的概念模糊。由于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VR/AR 体验、全息投影、灯光秀等新的文旅业态。很多人对数字文旅的理解仅停留在了表层,即酷炫的技术、华丽的场景,片面地把科技手段当作发展数字文旅的重心,而数字文旅不仅仅是技术,更需要对科技的理解。如果对数字文旅的概念和价值没有清晰的认知和思路,会严重降低创新效率、增加运营成本、无法服务于社会经济生活,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将进入“僵局”。

(二)盲目搞硬件建设,缺乏应用。“数字化”依赖于数字技术,数字技术的实现必然需要硬件的建设。但需要警惕的是,很多地方花重金加大力度投入在一些高大上、华而不实的硬件设施上,甚至认为有了一款APP,做出了一个产品,建成了一个平台,就一劳永逸了。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实用性不强、缺少精细化运营,会导致花费了巨大的资金投入,却没有满足公众的体验需求,也没有带来经济效益。数字文旅的建设,从来都不是同一个标准、同一个起跑线的改革,而是要根据地方特色与实际应用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

(三)数字文旅人才匮乏。数字文旅的发展,迅速扩增了人才体量的需求,并且对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具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数字+文旅”新领域的运营人才等需求为最。同时,在人才培养和留存问题上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注重人才吸引的成本和效率,而忽视了培养与成长;注重数量轻质量,使得人才恶性竞争,人才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增强,人才积累功能弱化。复合型新领域的人才短缺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会限制数字文旅产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五、推动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相关建议

(一)注重数字化文旅产业的需求挖掘。在数字技术发展和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深度挖掘文化旅游行业的真实需求,精准研判游客行为习惯、文旅消费特征及消费结构;从游客流量、游客画像、逗留时间等基础层面对游客行为进行深入分析,探求文旅产业发展现状,提高游客留存率;整合旅游在线平台、旅游监管、网络舆情、口碑评价等数据综合分析,做可视化数据展示,为游客提供决策依据和解决方案;运用技术手段培育文旅消费新形态、拓展消费新渠道。

(二)推进数字化文旅产业的创新。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培育文旅数字产品体系,丰富数字内容供给,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化产品;提升数字技术研发能力,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场景再现和内容产生,实现文化在旅游场景中的数字化展示和数字化创新;加快文旅产业数字化平台建设,以旅游城市、特色小镇、遗产地为依托,推动与数字技术企业、旅游线上平台、科研院所实现深度合作,在数据挖掘、产品开发与服务管理上取得创新性的突破,为文旅融合注入新动力。

(三)加快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数字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要重点突出“高精尖缺”的人才引进,尤其是具有跨专业、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要建立“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当前市场经济需求,注重产业实践,培养“实用型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制定数字化复合型人才的认定办法,制定人才支持政策。从人才的引进、培养、评审,到在产业中发挥作用,全方位把控跟踪。

(四)研究制定促进数字化文旅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基于对文旅企业、数字小镇、旅游平台的深入调研,制定相关的制度设计、规划指导、组织保障、财税优惠、人才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激活数字经济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数字化文旅的新消费;加快建立适应数字文旅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管理规范、行政条例、考核体系和产业统计体系等建设,为数字文旅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文旅浙江省转型
《初心》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