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能力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2021-01-12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计算机专业导向

周 斌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0 引言

高职院校立足于为社会培养专业性的技术型人才,随着我国大力改革职业教育,从而也有效的推动了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专业是高职院校非常重视的专业性学科,作为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织部分,高职计算机教学也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和完善。基于就业能力导向层面,针对高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及有效改善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1 高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1.1 教材内容滞后,时效性慢

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有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时,过度关注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对于就业相关的知识一无所知[1]。此外,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材内容也严重滞后,计算机专业的教材在选择上也较为随意,这种教学理念完全不利于学生的专业能力的提升,也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增强。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专业的理论知识也更新换代的飞快,并且在计算机教学重要的改革进程中,教材内容与当下的市场需求完全不匹配,无法将当下最先进的计算机理论融入课堂,这种情况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严重缺乏与市场适配的能力。所以,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进程中,一定要将创新教材内容、完善教材内容提上日程,因为这对于拓展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应用领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1.2 教学方法单一,创新性弱

传统教学最明显的一个短板就是教学方法单一,也正是因为这一短板导致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很好的调动,从而也让计算机教学没能有效的开展。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只是通过简单的操作计算机面板来进行课程的讲解,虽然这种教学方式是最被广泛使用的,但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成效也是最差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不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针对教材进行机械式的讲解,对于教材内容缺乏创新性,导致课堂氛围非常古板、沉闷以及压抑,这种教学模式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根本不重视学生的差异性特性,也不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因材施教,反而是将一切刀的教学任务作为检验学生成绩的主要手段,根本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严重的阻碍了学生想要自我提升的想法,极大的打击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1.3 教学思想陈旧,实践性差

高职院校是专门为国家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专业教育基地,但是高职院校的生源却远远不如普通高校,这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教学思想陈旧的原因[2]。很多家长都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不好,甚至觉得高职院校的教学没有普通高校的教学正规、有效率。导致家长形成这样的思想的原因,最主要还是由于传统教师理念留下的阴影。但其实,高职院校本就是以技术型实践为重点教学目标的,所以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本应当非常突出。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所以导致大家对于高职院校都抱有色眼镜看待,所以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和影响,最终导致现在的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无法有序开展。高职院校本应该是帮助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对应岗位的专业技能。由于计算机专业的理论知识过于抽象、难于理解,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后期就会感到接受能力变弱,面临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会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加恐慌。

2 基于就业能力导向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策略

2.1 结合就业针对教材内容有效开发

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应当基于就业能力导向为前提,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开发,让教学内容着重于如何促进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上,帮助学生获得更高的职业素养[3]。基于就业能力为导向,教师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时,一定要将学生的就业目标很好的结合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学习意义,让自身的综合能力与企业的人才需示更加匹配。另外,教师一定要强化高职计算机教学当中的实践教学机会,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其实践能力和专业操作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打下坚定的基础。同时,学校和教师还应该加大对于计算机行业的人才需求,对于该专业的最新岗位要求能够有效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专业能力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理念相一致,从而培养出更适合企业发展的技术专业人才。

2.2 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所以基于就业能力为导向,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兴趣,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来达到让学生更加了解自身专业对于就业的促进作用。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最简单方式,就是丰富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课堂氛围更多元化,而教师也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增强状态,通过不断完善的实践教学机会,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从而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参与活动机会。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基于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前提,将学生对口专业的岗位需求很好的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从而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有效的掌握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并拥有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

2.3 改善教学思想重视实践教学

传统教学思想给当下的教育带来了很多不足和短板,所以想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就业能力为导向,教师必须加强改善教学生思想重视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性教育的理念深入改革,教师应当积极的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充分的调动学生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做到为社会培养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另外,学校也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从而提早安排学生可以进入企业内部进行真正的教学实践,从而有效的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给学生有效的创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3 高职计算机教学融合创新教学手段

3.1 创设实践情境,活跃学生创造性思维

情境创设是近些年被广泛使用的素质教学模式,通过创设实践情境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极大的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为了确保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为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通过积极的改善教学手段,促使教学内容可以更加深入的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教师要以学生学习差异化为基础充分的结合教学内容,来有效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利用创设实践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可以亲身的投入到实践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仅可以上学生得到很好的实践教学成果,同时还可以很好的活跃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2 强化校企合作,利于学生适应职场

校企强强联合的合作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适应职场。而教师基于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必须针对学生的就业能力着重培养学生专业化的计算机知识内容,学生不仅仅要充分的掌握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与技术,同时还要具备综合的能力素养。并且,只有学校与教师的师资力量以及教学素养得到有效保证了,那么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肯定会落到实处,并且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学校首先应该强化对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的专业培训,让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更加稳健;其次,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的职业素养也需要着重的培养,让教师充分的感受自身工作的荣誉感,从而促使教师可以全身心的参与到教学工作中。当教师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那么学生的专业视野以及技术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拓展,从而对于学生的未来职业竞争和规划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 结束语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改革应该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基于学生就业能力导向进行完善和发展,以学生的就业服务为主要目标,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程度,来制定差异性的教学方案,充分利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拓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增强。另外,教师还要加强学生社会经验的积累,通过更好的改善当下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来为社会培养一大批技术型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计算机专业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偏向”不是好导向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犬只导向炮
面向计算机专业的电路与模电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