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传红山文化,追溯民族渊源

2021-01-10徐明会李冬岳周玉萍梁艳梅周嘉怡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8期
关键词:红山文化红山旅游

徐明会 李冬岳 周玉萍 梁艳梅 周嘉怡

摘要:红山文化“五个一”包含:一座山:“红山”,是红山文化的发现地,并以之命名;一条河:“西拉木伦河,古称潢水,在辽宁为辽河”;一座村庄:“兴隆洼”(华夏第一村,有8000年历史,位于赤峰市敖汉旗);一座庙:“女神庙”位于辽宁凌源市;一条龙:“玉猪龙”即中华第一龙,三星塔拉C型龙。

关键词:红山文化;红山;西拉木伦河;兴隆洼;女神庙;玉猪龙;旅游

被誉为“华夏文明曙光”的红山文化是一种以农为主、以牧渔猎为辅的原始文化,距今6500-5000年。这是中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的巅峰,它使中华文明史提前了整整一千年。红山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现象叩开了文明的大门,迎来了中华文明的曙光。

一、红山

红山,在蒙语中被尊称为:乌兰哈达,被诠释为:红色的山峰。它伫立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北郊的一个美丽的地方——英金河畔。在远古的传说之中,这座红色的山峰,它的原名是九女山。为何取名为九女山,这有关于一个流传了许久的传说——在远古时,天上住着九个美丽的仙女,但有一天,因为她们触犯了天规,惹怒了西王母,西王母要惩罚她们,她们惊慌失措,不知道怎么办,在慌乱中不小心打翻了美丽精致的胭脂盒,伫立于内蒙的那九座山峰,因被胭脂染上了颜色,都变成了红山,而内蒙的“红山”的名字由此得来。

在20世纪初,中国境内并不安定,处于军阀混战之际,当时那个日本人在红山附近的地面处,发现了一些陶片,这是红山文化开始走进人们视线的开始。还有位法国人名为德日进,也在红山一带发现了一些旧石器晚期的细石器。红山文化的价值渐渐浮出水面,为后来的考古学界的重视和研究奠定基础。

著名考古学者尹达先生认为:红山文化作为北方石器文化和仰韵文化的结合体,理应得到全面的重视和保护,保存住石器的完整性就是在保护中华石器文化的完整。考古专家们皆认为在此发现的石器和陶器,是在东北这一地域中被挖掘,是属于长城南北接触产生的一种新文化的现象,因此,“红山文化”成为那九座红山下中华文化的尊称。

而紅山文化所包含的价值不仅于此,在70年代初期,再在一次植树活动中发现了大型碧玉雕龙,这引起了中国考古界的强烈关注。而在过后的一短时间内,又发现了数批玉雕龙,大型勾云佩等玉器,还发现了具有科学地层玉器墓葬。这一发现震惊考古界,在经过无数的深入研究讨论中后,确定红山文化的确拥有玉器。

已故的中国考古大师苏秉琦先生,在对红山文化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确认——位于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是中国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曙光。在红山一带发现的玉器,是我们研究旧石器时期的文明的有力助手,借助于红山一带的石器,我们能够了解那个石器人类的文明程度和生活方式,从红山玉器开始,有了更完整中华文明,从中华文明开始,有了更好的我们。

二、村¬——兴隆洼

兴隆洼遗址距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在学术界被誉为"中国第一名村"。从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碳化小米粒证明,敖汉旗是世界农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这一文明比欧洲早2700年。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遗产。

如果您想参观红山文化,您应该了解兴隆洼文化遗址。1982年,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发现兴隆洼文化后,它被命名为兴隆洼。考古研究将其追溯到8400至7200年前。

寻找兴隆洼遗址,我们来到了牛河源头的缓坡。地形平坦,风景宜人,泉水至今还在附近流淌。随着小麦的香味,您可以感受到古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的愉快时光。

兴隆洼遗址是兴隆洼文化的名称。它是中国目前发掘的最完整,最古老的原始定居点。了解原始社会的历史对我们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

除了兴隆洼文化的遗迹外,还有许多历史文物,如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考古研究表明,如此庞大的环形住区块布局有序,预防功能突出,体现了完善的整体规划和住区管理体系。可以看出,兴隆洼文化社会形态的发展,在同一时期比其他文化更早达到了文明水平,处于当时史前文化的前沿。

近年来,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克什克腾旗和辽宁省阜新市发现了兴隆洼文化时期的遗址。从每个地点出土了100多件玉器材。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兴隆洼文化时期的祖先已经形成了相对标准的玉器体系。以玉珏的佩戴为例,在男女之间没有性别或年龄差异,老师耳朵都佩戴玉玦,强调对称之美。玉玦是兴隆洼遗址出土的最古老的耳饰,也是世界范围上最古老的耳环,为我们探索中国玉石文化的起源提供了证据。

在兴隆洼遗址附近发现的红山文化时期的遗迹和文物,如稻草堆和神像,表明该地区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是一个原始的城邦。随后的小河沿文化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了与中原地区一样发达的社会制度。从周家地、山湾子等诸多上层文化遗址可以看出,早在两三千年前,祖先就已经掌握了青铜开采冶炼的成熟技术。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之后,它成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定居点。秦汉之后,这里都有准确的记录。正如考古学家所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北方的文化。要了解中国北方的文化,就要了解敖汉的古代文化。”

三、“一条龙”

在红山文化被考古发现以前,大家眼中的中华文明一直是发源于黄河流域,那里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这样的观念根植于大家心中。其实这是因为多年来,历史学家一直被秦始皇修建的长城所误导,认为长城外没有中华文明的存在。打破“长城”带来的封闭视角,走近长城以北,原来有我们中华民族更古老的历史。

1971年8月份,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农民张凤祥在修梯田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石洞,好像是人工砌成的一样,走到石洞的底部,他摸出了一块坚硬的,形如钩子一般的奇怪东西,姑且叫“铁钩子”吧。张凤祥的弟弟拿着哥哥带回家的铁钩子玩了好几天,经过太阳的照射,竟显露出玉的光泽。张凤祥将“铁钩子”带到文化馆,馆里的干部用三十元征集了这个“铁钩子”,却没有过多在意,只当是一件普通文物。

直到十多年后,红山文化有了更重大的发现,在辽宁省牛河梁考古人员发现了五千年前的玉猪龙,文化馆负责人才想起曾经的“铁钩子”,经专家研究,“铁钩子”竟是一件在五千年前,由红山人经心制作的“玉龙”,也就是在后来被称之为“中华第一玉雕龙”的红山玉龙。

红山的“玉龙”“玉猪龙”是红山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玉器,据推测是祭祀所用或者是氏族部落的图腾。而“龙”又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我们中华民族一直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根据红山文化一条龙,可以延伸到中国最早期的龙文化、玉器文化以及祭祀文化,或者图腾文化。

根据“一条龙”,首先可以就其“龙文化”进行研究,并加以宣传。因为龙文化在我们中国人的视野里是最多出现的,龙图腾也是中国汉族的民族图腾,龙的形象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由此可知,红山玉龙文化涉及的龙文化,比之看似更为深奥的“玉文化”“祭祀与图腾文化”,更具有亲民性和大众性,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宣传点。

“红山玉龙”所象征的红山玉器,代表了红山特色的玉文化。可以作为旅游的特色点加以设计,比如玉器出土的遗址,玉器的故事,玉器的集中展览或者建造玉器博物馆等等,都可以作为很好的设计点来让游客们了解和深入感受红山玉的历史沉淀,感知那个远古的玉器时代,感知六千五百年前红山的玉文化。

四、女神庙

1983年,牛河梁村发现一处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牛河梁村,是一处原始社会末期的红山文化遗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里的村民经常在耕作时捡到一些陶器残片,于是便引起了文物专家的关注。随后,一处原始社会末期红山文化遗址在这里被发现。而这座“女神庙”正是这一次考古发掘中的发现成果。这座遗址,便被认为是一座祭祀作用的女神庙了。

考古队员们对这个五千多年前的女人十分好奇!大家相信,这尊头像一定是按照真人样貌制作的。“红山女神”使得我们有机会亲眼见到遥远的原始社会的女性祖先的样貌。仔细看一看这位红山美女,其面部特征为高颧骨,浅眼窝,低鼻梁,薄嘴唇;眼珠是用晶莹碧绿的圆玉片镶嵌而成。

有部分考古专家禁不住想要知道“红山女神”的真实长相,于是便有了一张根据头像复原的模拟样貌图!从复原图可以看出,她具有明显的蒙古人的特征,与华北人脸型相近似。 考虑到这是跨越五千多年的时空隧道走近我们的原始文明,一切都不难理解了,那么,她到底是谁?

五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还处在母系社会阶段。这位真人“女模特”有可能是氏族的女性首领。当然,考古专家们还有另外一种更为神奇浪漫的解释。

在距离女神庙遗址南边1公里的地方,专家们还发现了一个有人工夯砌痕迹的圆形小土山,围绕小土山周围的山头上,还发现有30多座积石冢群址。整个积石冢群都是圆锥形,大抹顶,和古埃及的金字塔相比布局一样。这座土山的顶部被推断为原始部落的炼铜遗址,有1500个炼红铜的坩埚,每一坩埚约有1尺多高,锅口约有30厘米,像现代人用的水桶一般大小。

这些细节的出现,让考古专家们不得不想到了一个古老的传说——女娲炼石!那么,有没有可能这位“红山女神”头像,就是依照原始部落中神通广大的“女娲”样貌塑制而成的呢?会不会女娲炼石并不仅仅是一个神话传说,而是真有其人呢?当然,这一切目前只能是一种推断。

“红山女神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女神像,现收藏于辽宁省考古研究所,为我国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红山女神像的出现,让现代人第一次有机会目睹我们祖先的模样,这样新奇的时空交错,有着绝非一般的深刻意义。

五、西拉沐沦河

“西拉木伦河呦英雄的河,英雄的血脉在流淌,深深的河水就像母亲,轻轻歌唱,轻轻歌唱……”西拉木伦河像一条蜿蜒曲折的巨龙,匍匐在祖国的北疆,更像一条圣洁的哈达,从蒙古高原飘向蔚蓝大海……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出了神奇壮丽的西拉木伦河,也正是这条长河,见证了中国北方民族的历史变迁和古往今来。

西辽河发源地:西拉木伦河,又称“西拉沐伦河”,蒙古语意为“黄色的河”,是西辽河的北源,发源于大兴安岭南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大红山白槽沟,海拔达到1420米。整条河长397千米,流域面积32088平方千米。从西往东,滚滚流淌,奔腾不息,穿过内蒙古高原奔向辽河平原,沿途地势稍有起伏,以山地为主。

在西拉木伦河流域,既有著名的乌兰布统草原、贡格尔草原及巴林草原,又有“八百里瀚海”之称的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孕育了西拉木伦河流域独具特色的地理景观。

西拉木伦河是赤峰市境内第一大河流,8000年以来,西拉木伦河像一位伟大而慈祥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儿女。西拉木倫河,从唐代中后期开始被称为“潢水”,且唐代至明代,潢水之名一直沿用,其历史悠久程度要高于唐代末期才开始命名的河流——黄河。

《赤峰市志》记载,红山文化史前文明略早于黄河流域,因而被中国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赞誉为“祖母河”。闻名遐迩的红山文化、蒙元文化及草原青铜文化就诞生于潢水之滨。它是我国北方民族的摇篮和发祥地,同时也见证了北方各个民族的兴衰和历史变迁。

大辽国的契丹族就是发祥于这一流域,曾经的东胡、乌桓、鲜卑、蒙古族等各民族都在这里交融,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印迹,无论文明还是野蛮,无论贫穷还是富贵,无论战乱还是和平,西拉木伦河依然像母亲一样平静与安详,敞开博大的胸怀,包容着这里的一切,感受着悲欢与离合。

历经千年,这片土地依然生机盎然,遥望蓝天白云下,雄鹰展翅尽情地在天空翱翔,牛羊成群撒着欢地在青草地上奔跑,牧民纵情地在马背上歌唱……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在西拉木伦河两岸呈现。

8000年过去了,西拉木伦河依然静静地流淌,饱经了沧桑,承载着太多的历史过往。岁月轮回,历史的车轮一往无前,英雄的西拉木伦河激情不止,奔流不息……

红山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重要部分之一,我们应该用心去领悟,用心去继承,用心去挖掘,用心去研究,用心去传承。文化是民族延续之基,文化是民族凝聚、民族生息之根本。

参考文献:

【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J].文物,1986,(8).

【2】刘国祥.牛河梁玉器初步研究[J].文物,2000,(06).

【3】马新,齐涛.中国远古社会史论[M].科学出版社,2003.131.

【4】索秀芬,李少兵.红山文化研究[J].考古学报,2011, (03).

【5】王小磊.红山文化典型玉器浅析[J].大众文艺,2011,(21).

猜你喜欢

红山文化红山旅游
红山蚁的仆人
红山蚁的伏击战
“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开展
旅游
红山文化英译立项研究现状
红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红山文化两大人物造像系统功能分析
赤峰在华夏文明史上的地位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