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的改进方案与应用研究

2021-01-10尉海潮

山西化工 2020年6期
关键词:水害钻杆积水

尉海潮

(同煤集团燕子山矿,山西 大同 037000)

引 言

目前,矿井水害问题越发突出,其中采空区积水事故约占矿井水害事故的75%左右[1],究其原因是没有严格按照探放水的要求进行积水排放,在有积水征兆的情况下仍然进行开采作业,因此,要预防矿井水害事故,就要将工作重点放在采空区探放水工作上,对煤层掘进过程中探放水方案及工艺进行改进优化。

1 充水因素分析

1.1 顶板裂隙水

某煤矿属可开采煤层中有裂隙带含水层,含水层水位标高为1 064.81 m,涌水量为2.633 L/s,煤层渗透系数为0.218 m/d,含水性较弱。

1.2 底板奥灰水

煤矿的奥灰水水位标高为1 062 m,且与开采煤层的隔水层厚度为108 m,水压为3.6 MPa,突水系数为0.03 MPa/m,在正常的开采情况下不会对煤层产生影响,但通过钻孔、导水断层等会对开采煤层进行补给,是间接充水水源。

1.3 采空区积水

工作面上覆有采空区,采空区的积水量约26 000 m3,积水面积约455 969 m2,容易引发水害事故[2],对开采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开采掘进的主要充水因素是工作面上覆的采空区积水,积水也会通过裂隙带与含水层导通,形成导水通道,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

2 原探放水方案

2.1 探放水钻孔布置

设计探放水钻孔时,要考虑超前距、钻孔间距、两帮距离、允许最大掘进距离,原探放水方案的参数为超前距30 m,两帮距离30 m,允许最大掘进距离70 m,由于要探测采空区积水,钻孔间距设为3 m进行布孔[3]。

2.2 采空区超前探工程布置

在进行布孔时,由于终孔的垂距要小于1.5 m,将第一次的钻孔均向上调节0.6°,第二次的钻孔均向上调节0.3°,第三次的钻孔均向上调节0.9°,以确保终孔时的垂距,探放水孔均是煤层孔,在顺槽第一次共布置9个钻孔,倾角为0.6°,钻孔深度为200 m,各方位角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第一次探放水钻孔方位角

3 改进后探放水方案设计

3.1 探放水设计原则

1) 施工队在进行探放水时要考虑实际积水区域的范围,注意观察煤柱的涌水情况,及时对涌水进行疏放。

2) 探放水孔的孔径为75 mm,验证孔的开孔孔径为75 mm,止水套管的长度为4 m,直径为4寸,钻进7 m后将钻杆取出,如果钻孔处有水流出,在水量变小稳定后将止水套管放入孔内,采用水泥将止水套管封固[4]。

3) 根据钻孔的实际出水情况来布置观察孔,观察孔不进行封孔,其余的钻孔在放完水后直接进行封孔,确保孔口堵死,如果探测孔没有出水,也要及时进行封堵。

4) 在掘进的过程中,如果煤壁上出现少量渗水或潮湿等现象时,每向前掘进10 m,要在离底板3.2 m处施工验证孔,在低处留设观察孔,准备止水套管和阀门,有水流出则立即进行排放,排空后要及时封孔,在水位低于底板的标高时再向前掘进。

3.2 探放水改进方案

为了实现安全开采,采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超前探放水,物探超前探测使用的是防爆数字直流电法仪,一般勘探距离设为80 m,在循环探测时,相邻两个探测的要叠加20 m。钻探时沿顺槽的掘进方向,三个钻孔呈扇形布置,对每个孔依次进行钻探验证,探放水孔的布置图如图1所示,钻孔方向与巷道走向夹角为40°~50°,开口离底板的距离为1.5 m,钻孔角度与煤层倾角相同均为0.6°,钻探掘进距离100 m,允许最大掘进距离为70 m,提高安全性,三个钻孔的方位角依次为67.7°、79.7°、91.7°,在确保水压低于15 MPa时再向前掘进。

图1 改进钻孔布置图

3.3 探放水工艺改进

1) 预先挖好水泵窝,设置好排水系统,将水泵窝挖在巷道的最低处,便于后续的集中排水,配备2台水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工作水泵与排水管连接,将水排到运输胶带处。

2) 钻孔时采用直径为43 mm的钻头,最终成孔时采用直径为50 mm的钻头,钻进1.5 m后,先将控水管和控水阀门一同打入钻孔中,再将钻杆插入控水管继续进行钻孔,在成孔后拔出钻杆,同时装上引水管,有效避免由于水压过大而出现钻杆不易拔出、或是钻杆拔出后放水控制器不能及时打入钻孔中的现象,减少了因煤壁塌陷而出现的水害事故,提高了探放水的安全性。

3) 成孔后将引水管引入水泵窝中,通过水泵窝进行集中排水,同时控制放水量,提高放水的效率。

4) 在超出探水线20 m后,打开排放水控制器,在掘进过程中进行排水。

5) 在积水排干净后,将控制器拔出,并对放水孔进行封孔。

4 改进前后对比分析

对探放水设计方案及工艺改进前后进行对比,主要从钻孔数量、钻孔掘进尺、钻孔工期以及相关费用进行比较,具体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改进前后参数对比表

从表2中可以看出,原探放水工程所需的钻孔数量比改进的钻孔数量多,在相同的掘进尺下,原探放水工程所需的工期和相关费用也较多,改进后的探放水工程针对性更强,安全性更高。

对改进的探放水工程在某煤矿中进行应用,先对工作面进行直流电法超前探测,在回风顺槽出现低电阻异常区域,按照改进方案布置3个钻孔,在1 122 m探测到有采空区,放出积水约450 m3,说明探测结果比较准确,而且改进方案所需的工期和相关费用都较低,实用性较强,能实现安全开采。

5 结论

针对煤层开采过程中出现的水害事故,以某煤矿工作面探放水为例。

1) 分析煤层充水因素,确定主要是由于采空区积水而产生的水害。

2) 采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放水方案设计,先对工作面进行直流电法超前探测,在回风顺槽出现低电阻异常区域,按照改进方案布置3个钻孔,在1 122 m探测到有采空区,放出积水约450 m3。

3) 改进后的探放水工程所需的钻孔数量、工期与相关费用都较低,且针对性更强,安全性更高,能有效探放采空区的积水。

猜你喜欢

水害钻杆积水
煤矿坑道钻机大直径钻杆上卸装置设计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小熊当当玩积水
钻杆接头内螺纹加工自动化试验研究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煤矿水害特点与防治技术分析
大决心
基于有限元法的钻杆柱纵向振动分析
矿井水害立体防治技术体系
地质钻探外丝钻杆的失效形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