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晶硅生产过程中氢气回收和纯度提升的研究

2021-01-10

山西化工 2020年6期
关键词:变压膜分离分离器

陶 睿

(新疆协鑫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疆 昌吉 831800)

目前,国内多晶硅企业均采用的是改良西门子法工艺。改良西门子法也称为闭环式SiHCl3氢还原法,其生产流程为:利用氯气和氢气合成HCl,HCl和硅粉在一定的温度下合成SiHCl3,然后对SiHCl3进行提纯,提纯后的SiHCl3在还原炉内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反应,从而得到高纯多晶硅[1]。

1 氢气损耗问题

改良西门子法中,在SiCl4氢化工艺步骤、还原尾气干法回收工艺步骤和SiHCl3还原工艺步骤时,均需要大量氢气在系统中循环使用,反应消耗的氢气用纯氢进行补充。同时,在置换、保护、吹扫等作业步骤时,又存在大量氢气和含氮氢气放空情况,这就造成了大量的氢气损耗。因此,需要采用新的工艺手段对放空氢进行回收和提纯,提纯后的氢气回收使用,从而达到减少氢气损耗、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2 氢气回收工艺选择

2.1 氢气回收工艺说明

当前工业中含氢尾气回收、提纯氢气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深冷分离法、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法[2]。三种氢气提纯工艺各有优势,但又都存在局限性,其工艺特点见表1。

表1 工艺特点对比

结合三种工艺的优缺点可知,任何一种工艺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只有根据实际工况条件,把几种方法联合起来使用,扬长避短,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2.2 氢气回收联合工艺

通过持续地对放空氢进行检测可知,放空氢压力为2.5 MPa(G),组分如表2。

表2 放空氢组分

下游接收回收氢气的要求为压力≥0.7 MPa(G),纯度≥99.5%,因此,结合放空氢参数、下游要求以及三种氢气回收工艺特点,选取了膜分离与变压吸附相结合的联合工艺。即,放空氢首先经过膜分离器进行预处理,以除去绝大多数的氯硅烷、氯化氢和少量的氮气,膜分离器的渗透气通过变压吸附装置进一步提纯,从而得到纯度≥99.5%的氢气。

3 氢气回收提纯实验

依据企业现有的氢气回收和提纯实验装置,放空氢通过膜分离装置进行预处理和粗分后,再经过变压吸附装置进一步提纯。

3.1 实验流程

本实验流程选用了膜分离与变压吸附相结合的联合工艺。膜分离器采用Prism膜分离实验套组(30 m2),高渗透膜约2万根。实验流程简图见图1。

图1 实验流程简图

吸附剂及变压吸附流程方面:选用氢气提纯特制分子筛,变压吸附选择通用的六塔二均工艺,即,任一吸附塔在一个运行周期内都包含吸附、第一次压力均衡降、第二次压力均衡降、顺向放压、逆向放压、冲洗、第二次压力均衡升、隔离、第一次压力均衡升、最终升压10个步骤。

3.2 实验步骤

1) 考虑到实验介质易燃易爆的特性,实验前需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气密性合格后用N2进行置换,检测氧含量合格后,用H2进行彻底置换至合格(氮气质量分数≤5 000×10-6);

2) 放空氢进气后,不断调整膜分离器排放出口阀门,测定不同压力下排放氢纯度情况,分析对比,找寻最优操作条件;

3) 投用变压吸附单元,测定第一、二次压力均衡降、逆放步骤在相同压差条件下不同泄压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 在保证冲洗效果的前提下,测定顺向放压步骤最优的压差值。

4 氢气回收和提纯工艺研究

实验过程中主要从膜分离单元操作压力、变压吸附单元各步骤步位时间、压力变化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工艺流程的影响因素及最佳操作条件。

4.1 压力对膜分离的影响

在放空氢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实验改变膜后的渗透气压力,确认压力越低得到的渗透气纯度越高。但是,下游需求的回收氢压力应≥0.70 MPa(G),所以,考虑到变压吸附的压降,同时也为最高效的利用膜分离器,本次实验选取渗透气压力为0.80 MPa(G),作为膜分离单元操作的操作条件。

4.2 变压吸附压力均衡降步位时间分析

六塔二均工艺中均衡降步位时间直接影响再生效果和氢气纯度,本实验分别选取10 s、20 s、30 s作为对比,均衡降操作结束后,分别测定出口管线内的组分情况。通过检测可知,泄压时间在10 s时,出口管线内气体的氮含量明显高于泄压20 s和30 s,泄压时间较短,流速较快,饱和吸附塔内的杂质有极少部分已经解吸,并被带入充压塔内。因此,在变压吸附工艺放大应用时,均衡降步位时间应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尽量增加,以防止杂质解吸并污染。

4.3 顺向放压步骤压差要求[3]

理论上,为保证分子筛的再生效果,顺向放压塔压力降得越低越好,但是当压力降低到一定值时,顺向放压塔内原吸附的氮气、氯化氢和氯硅烷将会解吸出来,穿透床层,进入冲洗塔内,反而污染冲洗塔。

通过实验测试,当顺向放压压差在0.15 MPa(G)时,氮气含量开始明显上升,虽然暂未测出氯化氢、氯硅烷等杂质含量,但是此时也应马上停止顺向放压步骤。因此,在该变压吸附工艺放大应用时,顺向放压步骤前后压差应控制在0.15 MPa(G)以内,既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冲洗塔的冲洗效果,又防止顺向放压塔内杂质穿透床层引入污染。

4.4 逆向放压步位时间分析[4-5]

逆向放压步骤与压力均衡降步骤原理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点是压力条件的不同及泄压去处的不同。由压力均衡降步位时间分析可知,在压差相同的情况下,降低泄压时间可提高气体流速,促进杂质的解吸,通过实验验证,也证明了此观点。因此,逆向放压步骤时,在整体系统平衡下,应尽量减少泄压时间,增加泄压流速,但是同时应注意的是,瞬时压差下降较快,易引起分子筛的粉化,因此,在该变压吸附工艺放大应用时,应在不导致分子筛粉化的前提下,尽量缩短逆向放压时间,以利于分子筛的解析。

4.5 实验结果

通过工艺条件的优化,实验装置运行良好,产品中氢气体积分数稳定在99.5%以上,气相色谱法未检测到氯化氢和氯硅烷,总收率在85%以上。

5 结语

针对当前多晶硅企业氢气损耗的问题,采用膜分离和变压吸附相结合的联合工艺方法,通过小试实验研究,得出了膜分离和变压吸附的压力、压差、步位时间等关键操作参数,氢气回收率和纯度均达到了要求,为下一步的放大设计和实现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猜你喜欢

变压膜分离分离器
基于变压吸附分离技术在气体中的应用研究
一种变频变压的双频注入绝缘监测方法
差异旋风分离器并联的气相流场研究
双轴向粗粉分离器流动特征研究
浅谈降低变压吸附压力波动次数
提高变压吸附单元氢气收率的措施
旋风分离器切向进料接管焊缝修理与改进建议
探析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
水下分离器设计的影响因素
化香树果序多酚膜分离的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