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城诗歌反映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意象的重构
——以嘉峪关为例

2021-01-10许海军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雄关嘉峪关长城

许海军

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甘肃 嘉峪关 735100

20世纪80年代开始,嘉峪关市文化工作者就注意收集历代前贤以嘉峪关为主题的诗歌创作,并结集出版了一些诗集,但与诗歌相关的文化研究还没有充分展开。文章在前人搜集的诗歌和诗集基础上,撷取一部分嘉峪关建关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所创作的古体长城诗歌,结合诗歌作者在嘉峪关这一特定区域活动的历史背景,从地域文化的视角,探索他们以嘉峪关为主题的长城诗歌创作,以及嘉峪关作为诗歌意象主体,自明清至当代所经历的意象变迁。

1 长城诗歌的历史文化意义

中国的诗歌文化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它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民族的精神与心灵史。诗歌贯穿了中华文化发展史,作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璀灿明珠,诗歌代表了不同时代的文化最强音。长城作为中国体量最大的文化遗产,从时间上看,从春秋战国到明代,长城的修筑史长达两千多年。从地域分布看,长城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广大地域,分布在全国15个省区市,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战略、文化艺术、建筑技术、民俗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自有长城以来,就有关于长城的诗歌出现,千年而下绵绵不断地产生。中国诗歌史上,对某一建筑物的吟咏,没有比对长城的吟咏时间跨度更大、数量更多、反映面更广、情感更为强烈的了”。[1]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以诗歌的形式,在面对长城时或慷慨激昂,或苍凉悲壮,或怀古吊今,或忧国忧民,抒发了丰富的思想情感,书写了长城文化的重要篇章,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从明清至当代,历代文人墨客、官宦使臣、过往旅人以嘉峪关为背景创作了许多长城诗歌,体现了特有的人文关怀,也是地域文化的一大亮点。历史上嘉峪关所在区域为肃州管辖,长城诗歌在肃州历代地方志中都有记载,不同时期的长城诗歌表达了对长城不同的认识和情感。当长城内外因各族不同利益而发生冲突时,长城成为规范不同文明交流秩序的象征,各族使臣奔波于长城内外,为偃息战争、通商贸易与和平交流铺平道路,长城诗歌表达的是一种悲壮和向往,长城诗歌讴歌的是团结和力量。在人民大众眼中,绵延万里的长城是中华民族以智慧与血汗修筑起来的人文建筑,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从而具有了强烈的人文象征意义。

2 “边关”——明代嘉峪关初建及其长城诗歌意象

明代嘉峪关长城诗歌创作的主体以历任肃州、嘉峪关的官员或巡边至此的朝廷大臣、将领为主。他们创作的诗歌,或触景生情、或壮心明志,或议论时事,描绘地处边关的嘉峪关的自然环境和历史风貌。

2.1 明代嘉峪关的修筑及其长城诗歌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冯胜下河西,以嘉峪关为中外巨防,西域入贡,路必由此。筑土城,周二百二十丈。”①嘉峪关初建之时仅筑一座土城,此后近百年间,由于洪武、永乐、宣德朝的强大,加之关西七卫的屏护,基本没有发生过大的犯边事件,一直保持原来规模。永乐年间,时任肃州参议戴弁作诗《肃州八景》,其中《嘉峪晴烟》中咏道:“烟笼嘉峪碧苕峣,影拂昆仑万里遥。暖气常浮春不老,寒光欲散雪初消。雨收远岫和云湿,风度疏林带雾飘。最是晚来闲望处,夕阳山外锁山腰。”[2]描绘这里一派朦胧优美的景象。在戴弁的另外几首诗中,还有“公馆日长清似水,几回吟望倚栏杆。”“气吞沙漠千山远,势压番戎六月寒。”①的描述。诗人在这里公务之余还有不少闲情逸致,当然对嘉峪关外不听从政令的番族,他认为朝廷也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进行征伐。

直到明成化八年(1472年),“土鲁番速檀阿力,乘机袭破其城,执王母,夺金印,以忠顺王孙女为妾,据守其地。”[3]吐鲁番袭破哈密城,爆发了困扰明廷多年的哈密危机。土鲁番不断对西北边境的侵袭,使嘉峪关作为西北边防首冲的军事战略地位凸显,在这种形势下,明朝政府开始进一步完善嘉峪关长城防御设施。“明弘治八年(1495年),兵备道李端澄……主持修建了雄伟壮观的嘉峪关关楼……明正德元年(1506年)八月,兵备副使李端澄,按照先年所筑关楼样式、规格监修起内城东西二楼,次年二月落成。”[4]当时李端澄驻节肃州,命承信校尉王镇督工修建嘉峪关,城楼既起,稚蝶连属,望之四达、足状伟观,百里之外,了然在目。负责工程督工的承信校尉王镇立《嘉峪关碣记》碑(现存于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并撰文纪念,在碑侧赋诗一首:“承委边关创立修,庙宇官厅可完周。磨砖砌就鱼鳞瓦,五彩装成碧玉楼。东通山海名威显,西阻羌戎第一州。感蒙圣朝从此建,永镇诸夷几万秋。”诗中描绘了当年建成嘉峪关城楼的雄伟壮观景象。但此后的嘉峪关战争气氛日渐硝浓,戍边将领枕戈待旦,密切关注边防事态的发展。时任肃州兵备副使陈其学作诗《防秋登嘉峪关纪事》三首,(其一)“铁骑行边倚佩刀,西风历历几亭皋。孤城斗着黄云脊,万堞斜连白雪尻。属国书通传旧县,磨崖剑气定谁曹。一声肠断梅花引,隐几侵寻早二毛。”①戍边将士们星夜往来巡边,军报频繁传递,边关萧瑟和紧张的备战气氛可见一斑。

明朝历代皇帝一直非常重视嘉峪关所在的西北边防,时常委派重臣和将领巡边至此。陈棐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以刑部郎中,奉敕恤刑至。①他在诗作《天山》中咏道:“马上望祁连,连峰高插天。西走接嘉峪,凝素无青烟。对峰拱合黎,遥海瞰居延。四时积雪明,六月飞霜寒。”①诗中描绘了嘉峪关一带险要的地形和寒冷的气候环境。在他另一首《题玉门诗》:“……昔因哈密印,几年经略劳,议论徒纷嚣,近年稍息肩,赤斤类散逃。防微成坚永,忧心常忉忉,大宛许献马,西旅绝贡獒,中国贵羁縻,闭关起叫搔,安边建长策,密席有夔皋。”[2]还议论了嘉峪关外实行的羁縻卫所制度,以及在当时复杂政治和军事形势下,嘉峪关实行闭关绝贡的做法。

万历中期以后,西北边患渐平,嘉峪关边防体系防御范围内一时呈现出“北漠尘清”②的安定局面。万历四十年(1612年),徐养量任陕甘道御史期间巡视肃州卫,到嘉峪关时作一首五言诗《嘉峪关漫记》(此诗用草书书写,后刻勒于石碑上,现存于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全诗洋洋洒洒二百多字,怀古论今,歌功颂德,诗中感慨“迩年事荡除,万里烽尘息”也证实了这一点。

2.2 “边关”意象简析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嘉峪关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明代嘉峪关防御体系建成之后,作为西北边防的最前沿,嘉峪关是“番人入贡之要路,河西保障之咽喉”。在明代长城诗歌中,嘉峪关作为“边关”的意象主体,既是诗人创作边塞诗歌抒情的基点,也指具体存在的一座关城。“边关”在诗人眼中充满了雄浑壮阔景象,“马上望祁连,连峰高插天。西走接嘉峪,凝素无青烟。”“烟笼嘉峪碧苕峣,影拂昆仑万里遥。”加之地处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和苍茫古朴的黑山之间,嘉峪关亦如历代边塞诗歌咏唱的那样,被赋予苍茫辽阔、瑰丽雄奇的色彩。同时,嘉峪关作为一座边关,承载了朝廷许多具体的政治、军事、外交功能,从“承委边关创立修,庙宇官厅可完周”到“回纥叩关先贡马,牙蛮隔塞未归鸿”,最后“远人慕化来,款关无虚夕”。诗歌见证了嘉峪关的修筑,经历的战事直至迎来和平的相关历史事件。正如诗中所言,嘉峪关“东通山海名显威,西阻羌戎第一州。”在明代嘉峪关长城诗歌中,嘉峪关始终是一座重要“边关”的意象主体。当边地硝烟四起,需要抵御外族入侵,发挥边关作用时,镇守此地官员、将领希望通过加固嘉峪关,“感蒙圣朝从此建,永镇诸夷几万秋。”起到威慑诸夷,换取世代和平的愿望。

3 “雄关”——清代嘉峪关职能转变及其长城诗歌意象

清代随着疆域的扩张,嘉峪关的职能发生改变,由原来的军事哨所,逐渐转变为海关税卡。职能的转变进而影响到人们对它的认知和情感,不同经历和背景的人对它有了“戍楼”“古塞”“雄关”等意象描述,但总体上还是突显了“天下第一雄关”的印象。

3.1 清代嘉峪关职能转变及其长城诗歌

清代初期,清朝政府势力到达安西、敦煌一带以后,嘉峪关变为一处疆域内部行政区域的哨所。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统一西北地区与准噶尔贵族进行了多次战争。雍正十年(1732年),因在西北用兵,大学士鄂尔泰巡边,建议在河西屯田,以备军需。大将军查郎阿与副都御使孔毓璞负责在嘉峪关以西各县屯田。[5]当时鄂尔泰有诗作《送查大冢宰领大将军敕出嘉峪关》:“宣麻西下领诸侯,小驻筹边望戍楼。关塞地连青海曲,营屯人过赤金头。旌旗一变思干羽,挞伐重光问虏酋。高筑受降功倍远,期君饮至赴皇州。”①一年后,曾修《陕西通志》,以史地学者名世的沈青崖以西安粮监道管军需库务驻肃州。在驻肃州期间,他助黄文炜修纂《重修肃州新志》,并以嘉峪关柔远楼为题作诗《柔远亭二首》。(一首)“古塞通西域,岩城接大荒。一亭聊驻马,万里此离觞。风劲草痕白,山寒日影黄。征夫折鞭去,前路少垂杨。”(二首)“嘉峪分天堑,筹边陋昔人。斯亭才结构,西旅即来宾。庭杂乌孙坐,墀牵大宛驯。与楼虽对峙,独喜靖胡尘。”①从以上几首诗中可以看出,当时嘉峪关的战略地位还十分重要,出征将士常年驻守。

清代中期,乾隆平定了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动后,嘉峪关军事地位减弱,逐渐成为一座通商贸易的海关。同时,往来任职或被贬戍守边关的官员路过此地,这里也成为他们落脚的馆所。鸦片战争之后,林则徐被发配伊犁效力赎罪。在其《荷戈纪程》里这样记载:“又五里嘉峪关,宿关之城外驿舍……初八日癸丑,晴。……今晨起行,余策马出嘉峪关。先入关城,城内有游击、巡检驻扎。城楼三座,皆三层,巍然拱峙。出关外,见西面楼上有额曰‘天下第一雄关’,又路旁一碑亦然。”③林则徐透过这座关门看到一个国家的沉浮沧桑,作《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中(一首)“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翰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④在诗中,他赞美嘉峪关的雄壮,以崤函之险要与嘉峪关类比,也不过是一丸泥,用这样的气势,向曲折困苦做出回应。之后,还有不少途经嘉峪关或发配边关的官吏、诗人留下诗作。其中,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南海县裴景福被贬途中作《登嘉峪关》:“长城高与白云齐,一蹑危楼万堞低。锁钥九边联漠北,丸泥四郡划安西。雪中苜蓿绿鹰嘴,天上桃花红马蹄。飞将神兵纷出塞,圣恩可许到伊犁。”[6]颇有气势。

清代后期,1881年,中俄签订《中俄伊犁条约》以后,嘉峪关变为商埠,但气象日衰。时任甘肃提督周达武有诗《登嘉峪关》:“防边自古建雄关,圣代于今卧鼓闲,风腾瀚海鲸鲵吼,月冷荒域剑戟环。”及《登嘉峪关并序》:“山河襟带限东西,南挟黄流一径通。塞上重楼空突兀,道旁古冢半英雄。远开国祚推元盛,轻戮贤豪陋吕隆。往事不堪听角楼,苍崖白日浩冥蒙。”[6]正如当时的清朝国势日衰而不可阻挡,即便如武功卓著的湘军名将周达武之流,在登上嘉峪关时也不免生出悲凉感慨。

3.2 “雄关”意象简析

嘉峪关地理位置险要,南面祁连山,北临黑山,建在两山之间的一处较高平台——嘉峪塬之上,居高临下,西眺茫茫戈壁,东俯绿洲耕地,作为诗歌意象的“雄关”具备了天然的地理优势。过往旅人穿越平坦的戈壁后途经此处,遥遥即可看到它的身影,心中油然而生雄伟壮观的印象。清代乾隆年间,嘉峪关进行了多次维修加固,尤其砖包光化楼和柔远楼后,关城更显雄伟壮观。嘉庆十四年(1809年),甘肃镇总兵李廷臣视察嘉峪关,题写“天下雄关”四字,刻碑立于关西路左。自此,嘉峪关的“雄关”之名声名远扬。林则徐在《出嘉峪关感赋》(二首)曾赞誉“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认为嘉峪关与山海关一样雄伟壮观。之后,左宗棠在收复新疆,途经嘉峪关时,曾手书“天下第一雄关”悬挂于嘉峪关楼。此后的长城诗歌中,嘉峪关的“雄关”意象更加突出。“防边自古建雄关,圣代于今卧鼓闲,”“长城高与白云齐,一蹑危楼万堞低。”等夸张雄奇的诗句越来越多,“雄关”成为嘉峪关长城诗歌的意象主体。有了名人诗歌的传颂,人们在面对雄伟的嘉峪关时怀古吊今、意气风发,创作的诗歌意境苍凉厚重、雄伟辽阔、富有气魄,更加能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情怀,以及“下服诸戎心,上扬群圣德。”希望通过建功立业换取天下太平的愿望。

4 “废垒”——民国时期嘉峪关废弃及其长城诗歌意象

民国时期,嘉峪关的行政职能基本废弛,成为一处偏居西北戈壁的历史遗迹。当时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际,面对风云激变的时代,人们在寻求国家出路的同时,也开始深深的反思,而嘉峪关这处“废垒”,正好成为诗人一个追古思今的意象载体。

4.1 民国时期的嘉峪关及其长城诗歌

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嘉峪关一度变为税卡,民国以后,巡检不存,税卡也几同虚设,嘉峪关逐渐成为一座遗落西北一隅的名胜古迹。1907年,斯坦因在《西域考古图记〈穿越塔克拉玛干〉》中写道:嘉峪关威武的城墙和墙头上的雉堞都维修的很好。但城内的房屋除了衙署和可驻扎几十人的小营房区之外,大多已经荒废了。③英国人布鲁斯在《走出西域》中描述:嘉峪关是三座具有典型中国风格的、巨大的城门塔楼是雄伟壮观的。城墙内是众多肮脏破落的棚子,其中军官的住所也一样破败不堪。③1936年,著名记者范长江在其文章《嘉峪关头》描述:嘉峪关城内已全废颓,城外有居民五十家,街市房屋矮小破败,居民亦穷困无活气,旧有关楼楼盖已为大风吹去,仅剩支柱几根,勉强支撑。如果历史可以定格,那么这时的嘉峪关就是破败与荒凉的代名词,有道是:“一出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向前看,戈壁滩;向后看,鬼门关”。③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打通与苏联的交通线,获取抗战物资援助,兰州至新疆公路修通,出入嘉峪关的人员众多,破烂不堪的嘉峪关,又激起了诗人们创作的热情,出现了许多《登嘉峪关》的诗歌作品,成为那个时代嘉峪关长城诗歌的显著标志。著名爱国人士陶天白《登嘉峪关》:“东望扶桑落日斜,欣闻西域息悲笳。祁连白雪堆千古,嘉峪淳云锁万家。关上烟高秦妇泪,前朝碑哼蒺藜沙。长城断续成陈迹,曾护当年国境花。”[6]诗人面对雄关陈迹,不免追忆往事,睹物伤情,生出许多感慨。时任国民政府甘肃省教育厅厅长水梓曾作《登嘉峪关》:“嘉峪关西按大荒,万山形势锁高岗。雄才大略今何在?凭吊秦皇与汉皇。”[6]诗中的嘉峪关给人一种无比荒凉之感,在西北广袤的戈壁之上,嘉峪关一关孤悬,诗人在关前只能凭吊秦皇汉武的雄才大略罢了。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20世纪40年代曾担任《和平日报》社(在兰州)社长、总编辑易君左作《登嘉峪关放歌》:“昔年曾登山海关,今登嘉峪关前山。……君不见:百战英雄气自豪,盘马铁弓射大雕;身轻万事如鸿毛,白杨瑟瑟风萧萧。……吁嗟乎!汉唐胜迹何处寻,马蹄踏雪三尺深。天下雄关空废垒,白云横绕红柳林。安得天河洗兵甲,云深不必马蹄踏;击鼓催花颂太平,欢呼烂醉雄关下。”[7]诗中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情感,但此时的嘉峪关,看上去只剩下雄伟的背影,即使最有激情的诗人,可以追诉古代戍边将士征战沙场的英雄气概,而面对嘉峪关却只能是叹息。自此,嘉峪关从“雄关”转至“废垒”的形象成为当时过往人士的普遍印象。

4.2 “废垒”意象简析

民国时期,国家政局动荡不安,整个国家为寻求自强统一进行了曲折艰难的探索,处于西北一隅的嘉峪关早已不现昔日的辉煌。“天下雄关空废垒”,此时的嘉峪关除了是当地一些百姓蜗居一处安身立命的场所外,基本不再有其他职能,在诗人眼中完全是一处登高望远,凭吊古今的文化古迹。当时兰州“金城三才子”之一的周应沣作诗《嘉峪关》:“白日下关头,昏鸦集戍楼。蒲昌沙海暮,杨柳玉门秋。羌笛留人泪,胡尊咽旅愁。壮游西塞下,谈笑说封侯。”[5]日落黄昏,群鸦集聚的关城,悲愁之情油然而生,诗人只有在这承载厚重历史的关城下,纵论古今谈笑封侯。也许当年“天下雄关”早已享誉天下,在面对嘉峪关时,一些诗人还是常常提起雄关的美名。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嘉峪关前长城近处远望》:“天下雄关雪渐深,烽台曾见雁来频。边墙近处掀髯望,山似英雄水美人。”[5]曾供职于蒙藏委员河西调查组的马宁邦《吟雪山》:“走马西行陇朔间,今朝得上古雄关。南郊一白千余里,半是天云半雪山。”[5]从这两首诗中还能感受到“雄关”落日的余晖,诗人在这里放开想象的翅膀纵横驰骋,触景生情,或为周边的美景所吸引,或为关城萧瑟的意境所打动,抒发着各自独特的情感体验。但面对昔日的“雄关”,今日的“废垒”,更多有民族危亡意识和责任感的仁人志士,还是忍不住要生出“雄才大略今何在”的疑问。

5 “雄关钢城”——当代嘉峪关的新生及其长城诗歌意象

1949年解放后,嘉峪关迎来了新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一五”计划后的工业布局,为嘉峪关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座新型的钢铁城市在这里落地生根。诗人们用满怀激情讴歌这里的变化,“雄关”和“钢城”,这一古一今两个文化意象在这里完美结合,又一次重新诠释了长城精神的时代特征。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嘉峪关及其长城诗歌

1949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随着酒泉县的解放,嘉峪关迎来了颓废之后的曙光。10月1日,嘉峪关城楼归酒泉县文化馆管理。10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出嘉峪关挺进新疆。1950年,酒泉县人民政府拨款3万元维修嘉峪关城。1957年国家拨款22万元,从酒泉县工程队和农村抽调千人,大规模维修加固嘉峪关城,至1959年完工[8]。至此,嘉峪关开始重现昔日的辉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几年的经济恢复,国家作出在西北地区建设钢铁基地的战略决策。1958年1月,经过现场考察,冶金部决定在酒泉县西北约22千米处,距嘉峪关关城东北约6千米的戈壁滩上建设钢铁厂,古老的雄关下迎来了新时代人们如火如荼的建设活动。1958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副主席朱德视察嘉峪关城。作为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来到这座早已名扬天下的军事城堡视察属于情理之中,但他心里装却是如何摆脱贫困,发展国家经济的大局,曾作《无题》诗一首:“嘉峪关前产石油,戈壁滩上建新洲。六万人民齐跃进,赢得繁荣争上游。”[6]之后,经过修复的嘉峪关开关迎客,国家的许多重要领导人和外宾频频光临。时任兰州军区第一政委萧华视察嘉峪关,作《过嘉峪关》:“自古雄关不驻春,而今塔林耸霄云。阳光灿烂雄关道,各族筑起新长城。”[6]此时的嘉峪关不只是一处名胜古迹,更是一座新型城市诞生的见证者,并为它的发展赋予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标签。来到这里的文人墨客,登临嘉峪关城,饱览关城景色,遥望墩堡遗址,远眺祁连雪峰,激情澎湃,感慨油然而生,对嘉峪关的建筑、历史、文化进行了讴歌。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楹联学会首任会长魏传统将军《嘉峪关抒怀二首》(二):“二十八年曾来此,雄关第一心神怡。无际平沙映碧天,钢城红浪光嘉峪。”诗中描绘了“钢城”和“嘉峪”相互辉映的壮丽景象。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先后多次来到嘉峪关指导长城保护工作,对嘉峪关长城的保护和修缮倾注了不少心血,来嘉峪关期间饱蘸激情创作的脍炙人口的佳作《嘉峪关十唱》④,讴歌了嘉峪关的雄伟壮观及在新时代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准作诗《登嘉峪关》:“银笼祁连万里晴,金裹弱水一路东。关山万里有起止,嘉峪雄姿无古今。昔日出塞泪不止,而今西去笑脸迎。遍洒雪水注大漠,多植杨柳遮绿荫。夜光杯泛琥珀汁,高炉劲流铁水红。劝君更尽一樽酒,开发西北立新功。”[6]甘肃诗词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唐代文学学会会长林家英作诗《嘉峪关抒怀》:“闻名中外古长城,登览周流意纵横。落日祁连明积雪,驼铃瀚海响征程。钢花美酒人堪醉,皓月雄关夜不惊。丝路风光今胜昔,诗家陇上唱新声。”[6]还有更多的现代诗人在登临嘉峪关时也创作了大量诗歌对嘉峪关进行了颂扬。“雄关天下今谁主?游客登楼话古今。”(《嘉峪关十唱》——七绝)诗人们热情讴歌嘉峪关的美好发展前程,也为祖国壮丽山河作了最美的注脚。

5.2 “雄关钢城”意象简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地处西北一隅的嘉峪关,随着国家工业战略的布局,破天荒地迎来了工业化发展的先机。全国工业战线的兄弟单位在国家的号召下,齐聚雄关脚下,成千上万建设者凭借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满怀信心,开始建设现代化钢城的历史。“嘉峪关前产石油,戈壁滩上建新洲。”“阳光灿烂雄关道,各族筑起新长城。”这一时期,诗人们在赞美雄关的同时,更多的是关注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的崛起,他们为嘉峪关赋予和增添了新的意象主体——钢城。此时的嘉峪关在诗人眼中是“雄关”“钢城”两个意象主体的融合,“无际平沙映碧天,钢城红浪光嘉峪。”“钢花美酒人堪醉,皓月雄关夜不惊。”“雄关钢城”成为诗人对嘉峪关的新印象,在他们的诗中交相出现,相映成趣,成为新时代讴歌的对象。“丝路风光今胜昔,诗家陇上唱新声。”现在的嘉峪关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关城雄姿光耀古今,激发了诗人们无限的创作热情。在这些诗歌中,我们看到诗人们讴歌不只是“雄关钢城”,更是它们背后建设者“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勇于献身,开拓前进”的精神(酒钢公司“铁山精神”),这种精神与我们新时代自强不息、众志成城、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长城精神有深度契合。正是有了这两种精神的深度融合,以嘉峪关为代表的长城文化和长城精神就有了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而更具普遍意义。

总之,万里长城一直被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作为万里长城重要组成部分的嘉峪关,在诗歌文化意象中就代指中国长城。历代长城凝结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难险阻、顽强不屈、吃苦耐劳的精神特质,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结晶,诗人们讴歌它,其实就是颂扬万里长城及其蕴含的伟大的长城精神。同时,长城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8月20日来到嘉峪关关城时强调,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

注释:

① 清·黄文炜.重修肃州新志.酒泉县博物馆翻印,1984:218,309,310,166,310,311,315.

② “北漠尘清”是指大明万历癸巳年(1593年),肃州兵备道郭师古书于嘉峪关石关峡堡一侧的崖壁之上。

③ 杜思平主编.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名人笔下的嘉峪关,2003:40,6,22,100.

④ 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编.长城诗钞,1981:59,66.

猜你喜欢

雄关嘉峪关长城
生查子·黄崖关
——声乐套曲《雄关咏叹》Ⅱ(男中音独唱)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唐培淞作品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守护长城
首届丝路天使总决赛在嘉峪关举行
在嘉峪关“吹牛”
“雄关漫道真如铁”
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