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备种鹅的饲养管理

2021-01-10马桂娟湖南省新宁县马头桥镇政府便民中心422716

兽医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公母种鹅母鹅

马桂娟/湖南省新宁县马头桥镇政府便民中心 422716

贺彬/湖南省邵阳市畜牧水产服务中心 422000

种鹅其体成熟要早于生理成熟,在后备前期身体组织器官和羽毛仍然快速发育,需要较高的饲料营养和充足的青绿饲料。然后再逐步进入中期和后期,这也是种鹅难以饲养的重要原因,所以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才能培养出优质的种鹅,进而提高种鹅的繁殖性能和养殖效益。

1 前期管理要点

70~90 日龄期间的属于后备种鹅的前期,此时的种鹅翅膀已经长成,体重达到最佳状态,此时更加容易选种。可以按照预养量的1∶1.5 进行复选,被淘汰的种鹅还可以成为肉鹅及时出售,这也是在此时进行选种的主要目的。

种鹅的后备期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的饲养,这也是种鹅难以饲养管理的主要原因,所以饲养种鹅需要更高的技术含量。对于后备种鹅在70~90d 期间仍然处于身体快速生长和发育阶段,机体羽毛和组织器官也在发育,生长到90 日龄后身体各个组织器官、骨骼和羽毛基本生长发育完成了,然后逐渐进入中期发育和进行换羽。

根据后备种鹅的生理特点,在前期需要一直沿用育肥期的饲养方式,供给低蛋白和高能量饲料营养,并且提供充足的青绿饲草,适当补充维生素A、D和微量元素钙和磷的添加量,在保证青绿饲草饲喂量充足的前提下,只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就可以。

2 中期管理要点

90~150 日龄期间的种鹅属于中期,此时在最为重要的管理时期,需要管理的技术水平更高一些。首先后备种鹅需要限制饲喂,控制种鹅的饲喂量,这样才能充分挖掘种鹅的生产潜力和产蛋性能。避免体重增加过多而抑制生产性能。

2.1 限制饲喂在前期高饲料营养的催肥下,种鹅的羽毛、骨骼和器官已经发育完成,随后就可以进入生理发育时期。种公鹅比母鹅要早,同批次的种鹅相比,公鹅比母鹅早2 个月进入生理发育期。如果不进行限制饲喂,无论公母都会提前进入性成熟期,虽然种鹅性成熟后可以提前见蛋或开产,但是过早开产,种鹅机体蓄积能量不足,蛋重较小、畸形蛋增多,产蛋高峰较低,最重要的是同一个批次的种鹅开产不会同一,不仅难以统一管理,还造成饲料浪费和养殖效益下降。同时种公鹅性成熟过早,会明显降低公鹅性欲,进而影响种蛋受精率。由此可见对后备种鹅进行合理限制饲喂非常重要。

在限制饲喂期间需要保证青绿饲草的供给量足够,只是将精饲料的饲喂量降低到前期的50%,根据种鹅体型大小,供给适宜的饲喂量。大中体型的饲喂量为90g 左右,小型饲喂量使用60g左右为宜。如果青绿饲草供应不足,可以将米糠或草粉与精饲料混合在一起饲喂种鹅。为机体储备钙源,需要在饲料中添加5%的青年鹅预混料。一般每天定期、定量饲喂2 次,以满足种鹅的生长发育。

2.2 分群饲养同时将公鹅和母鹅分开饲养。如果公母混合在一起饲养容易发生早配现象,这会严重影响开产后的种蛋受精率。因为公鹅有喜新厌旧的习惯,在开产后不愿意与混合一起饲养的母鹅进行交配,甚至拒绝交配,这样就会引起大量种蛋成为无精蛋。这也是种蛋受精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种蛋受精率,在中期需要将公母分开饲养,在开产前3~4 周再进行混群饲养,让它们熟悉一段时间后再进入产蛋期。

2.3 精选种鹅此阶段需要进行精选种鹅,种鹅刚出壳后需要初步选择,将残次鹅进行淘汰。饲养到70 日龄后进行第二次选种,剔除体重不达标、体型较差、腿拐、发生疾病等个体做为育肥鹅进行销售。生长到90 日龄后再进行第三次选种,这时属于优中选优了,需要结合换羽进行选择,将换羽慢或晚的鹅淘汰掉,选留换羽快和早的鹅留作种用。这样可以促使种鹅尽快达到性成熟,同时开产和进入产蛋高峰期。

2.4 拔毛增效拔毛属于一种增加效益的重要措施,可以与第三次精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90 日龄时可以只拔光翅膀上面的羽毛,生长到130 日龄时可以将全身羽毛拔下来,此时不进行拔毛也会自然脱落下来。拔毛后可以促使种鹅同时换羽,致使性成熟同步,能够同时开产和产蛋率上升速度加快。另外拔下来的羽毛可以给养殖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在此操作中一定注意方式,切忌操作失误给种鹅造成伤害现象。

3 后期管理要点

从150 日龄到开产期间称为后备期,一般需要4~5 周的时间。

3.1 公母混群公母鹅最后一次选种后就可以混群饲养了,这样可以让公母种鹅有一定的相互熟悉的时间,家禽都有一个固定伴侣的习性,也就是一只种公鹅会固定地与几只母鹅进行交配,如果提前混群后,可以让它们彼此熟悉起来,有利于提高种鹅的受精率。为了保证混群均匀,可以在晚上进行,并且需要将种公鹅均匀地放入母鹅群体中。

3.2 免疫接种在种鹅开产前3 周需要接种免疫禽流感灭活苗,按照每只注射1ml 的剂量来皮下或肌肉注射,在开产前2 周接种小鹅瘟、鹅副黏病毒病二联血清,接种剂量也是每只1ml。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种鹅自身抗体水平,增强抵御外界病原体的能力。而且种蛋孵化后的雏鹅也可以获取一定的保护力,避免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扰,降低鹅群发病率。

3.3 光照时间合理为了促使种鹅性成熟和增加产蛋数量,在后备种鹅的后期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光照刺激。建议每周增加光照时间半个小时,生长到产蛋期光照时间就可以增加到15h 了,然后维持不变,光照强度要求达到每平米2~3 瓦即可。光照管理需要相对恒定,不能忽长忽短或光照强度忽高忽低,否则也会影响种鹅的生产成绩。

3.4 及时补充饲料为了促使种鹅尽快开产,需要进行快速增肥。此时可以将饲料量由原来的料量逐渐增加到。根据种鹅体况、骨骼和体重等情况来调节饲喂量,一般大中型种鹅每天饲喂160~200g,小型鹅每天饲喂100~140g,同时提供充足的青绿饲料,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按照每天早上和晚上定时饲喂各1 次即可。

3.5 最后选种在后期还需要进行最后一次选种,此时根据种鹅的生殖系统发育程度来科学选种,将腹部盆骨已经开档,并且腹部有一定的脂肪沉积的种鹅保留下来。把骨盆开档较小或还没有开档的母鹅淘汰掉。

4 结语

总之,种鹅的饲养管理相对来讲比较复杂,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才能促使种鹅体成熟和性成熟一致,能够适时开产和达到理想的产蛋高峰,并且拥有较高的受精率。如果饲养管理不善,限制饲喂不合理、选种工作不仔细等,都会影响种鹅的生产性能。后备期的种鹅需要根据各个阶段的生理习性来采取相应的饲养方式,同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来随时调整饲喂方案,才能提高种鹅的繁殖率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公母种鹅母鹅
探讨提高种鹅养殖效益的几项措施
夏季五招提高种鹅繁殖性能
不同保姆鸽生产效果比较
橘子分公母,母橘子更甜?
种鹅的选育和分阶段饲养管理
影响种鹅产蛋量的因素
地方良种——马岗鹅
火海中的爱
肉鸽公母鉴别与科学配对
鹅生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