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场保育猪养殖管理技术

2021-01-10韩瑜辽宁省锦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121000

兽医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猪只猪舍密度

韩瑜/辽宁省锦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121000

随着国家对养殖业重视程度的提升,我国农村地区的养殖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在猪养殖业中开始利用现代管理技术,促进了我国生猪养殖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保育猪阶段是猪生产的关键,应该做好该阶段的管理工作,保证猪只的健康成长。

1 做好保育猪饲料管理工作

1.1 严格控制饲料的质量如果饲料质量不过关的话,直接影响保育猪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和获取,严重的话还会导致保育猪中毒和死亡。为此,养殖场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饲料的质量的管理,还应该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禁止喂养发霉变质的饲料。饲料存放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存在发霉和变质的问题,为此,管理人员需要扔掉发霉变质的饲料,为猪只提供全价的和营养均衡的饲料。

1.2 合理搭配饲料猪只的年龄不同,对饲料营养的需求也存在差异性,而不同的饲料能够为组织提供不同的营养成分。为此,养殖人员应该重视对猪只饲料营养的管理,保证饲料营养的均衡性,促进猪只更好的生长。其次,在具体饲养的过程中,饲料营养的价值也直接影响到收入的品质和质量。为此,养殖人员应该关注保育猪的生长情况,结合保育猪的具体生长情况选择饲料的投喂量,考虑到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含量,不能过多的喂食蛋白质,科学搭配饲料的营养。

2 做好保育猪饲养管理工作

2.1 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为保育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能够促进保育猪的健康生长,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农村地区因为受到养殖户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养殖的过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不重视控制养殖的密度,导致密度过大导致保育猪的生长活动空间有限,进而影响保育猪的健康生长,保育猪的生长会直接受到影响,如果发生疫病的话,会在短时间内传播和蔓延,给养殖户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为了促进保育猪的健康生长,应该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保证管理的科学性。首先,科学的控制饲养的密度,按照国家对猪场建设的相关的规定执行,尤其重视控制好养殖的密度,如果外界气候条件发生变化的话,要合理的调整饲养的密度,在冬季寒冷的天气条件下,可以适当的增加养殖的密度,而在夏季可以适当的减少饲养的密度,保证猪的活动空间。其次,做好猪舍内的消毒和清洁工作。在每年的夏季,天气比较炎热,要定期的清理保育猪的粪便和尿液,避免蚊虫的滋生,造成疾病的传播和蔓延,对清理的粪便采取堆积发酵处理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应该采取定期消毒措施,并且坚持全面性消毒的原则,对墙角和地面的消毒工作很重要,能够有效的切断传播途径,同时还需要对饮水槽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最后,猪舍的通风工作和保温工作对促进猪只的生长也很关键,在夏季的炎热天气下,做好圈舍的通风透气工作,防止圈舍温度过高,控制温度在25~28℃之间适合保育猪生长。此外,在每年的夏季要做好通风和换气工作,保证猪舍内的空气流通。

2.2 采取分群管理的措施当猪只生长到一定年龄之后应该采取分群管理的措施,该措施能够提高猪群管理的效率。其次,结合猪舍规模的不同选择适合的分群数量,一般情况下,每栏10~20 头比较适合,如果猪舍比较大的话,可以适当的增加每栏的猪只数,只要保证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即可。白天保育猪比较活跃,有些猪只在分栏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应激反应,为此,可以在夜间进行分栏和分群工作,养殖人员还应该随时观察猪只的生长状态和生长情况,如果保育猪的饮食减少,或者出现明显的应激反应,应该加强对这一部分保育猪群的管理工作。

3 做好保育猪的疾病防控工作

3.1 全面开展免疫工作科学的免疫工作能够有效的降低保育猪疾病的发生,但是有些养殖场不重视免疫工作,或者因为季节变化等因素直接影响猪只的健康,导致患病的概率增加,为此,应该坚持科学和全面的预防和免疫措施。在疾病预防方面,不仅加强对养殖环境的管理,加强日常的消毒和清洁工作能够减少疾病的传播。如果猪只患有气喘病的话,需要控制好养殖的密度,因为该病可能通过鼻腔接触和空气传播,定期通风养殖场,定期消毒管理,切断传播途径,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此外,及时的免疫措施也能够降低疾病的发生,要定期给保育猪免疫接种,结合本地区防疫工作的具体情况来接种不同类型的疫苗,提高防疫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提高治疗和免疫的效果,可以结合当地的养殖情况建立档案,记录免疫工作和预防工作内容,为之后的工作提供资料参考。

3.2 重视动物的保健工作科学的保健工作对降低疾病的发生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提高保育猪的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如果是规模化养猪场的保育猪,饲养人员应该加强药物保健工作,虽然不能保证每一头保育猪都能健康成长,但是应该时刻的关注保育猪是否出现疾病,因为猪只出现疾病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其次,为提高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可以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黄芪多糖和多种维生素,减少疾病发生的概率。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微生物制剂,替代抗生素的作用,如添加胡萝卜素和氨基酸等能够减少有害细菌的速度,同时能够提高胃部的消化功能,减少腹泻疾病的发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猪只出现呼吸道方面的疾病。

3.3 降低猪场的发病概率在管理保育猪的过程中,养殖人员应该重视对疫病的防控,做好免疫工作,降低的发生概率。养猪场的保育猪染病的过程为接触传染物、传播途径和传染源,应该明确疫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采取有效的对策隔离传染源。对养殖户来说,采取科学的免疫技术之前应该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结合当地的流行病学实际情况和养殖业发展的情况进行疫苗免疫的制定,有效控制猪场疫情的发生。此外,加大对保密度的管理力度,增加资金来购买预防类药物和疫苗,杜绝疾病的传播和蔓延。针对外来的车辆,彻底的消毒,防止病原菌进入到养猪场,针对发病初期的保育猪,要积极的隔离,然后积极治疗,减少传染隐患。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卫生管理能够减少疫病的发生,应该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3.4 提高保育猪的抗病能力保育猪在生长的过程中可能遇到许多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其中就包括猪瘟,一旦出现猪瘟,会对整个养殖地区造成很大的威胁,可能迅速在养殖场内蔓延,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应该重视保育猪的管理工作,提高保育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可以适当的增加保健的药物的使用,提高免疫力。在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保育猪很可能出现各种类型的疫病,养殖人员应该掌握各种病症的发病特点,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可以初步的确认,然后报告相关的防疫部门,确诊之后才能采取治疗对策。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重视对圈舍的清洁和消毒,切断传染源,最大程度的减少疫病的发生。在日粮喂食中,可以在饲料或者饮水中添加矿物质或者维生素,增强猪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确保保育猪在健康的环境下生长。还要做好养猪场的防蚊灭鼠工作,蚊虫和老鼠是有些传染性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提高预防的效果,

4 结语

随着我国猪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疾病出现的概率越来越高,同时病情也越来越复杂。保育猪是猪只生长的关键阶段,为加强该阶段猪只的生长,需要做好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给保育猪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做好保卫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做好保育猪的疾病防控工作,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

猜你喜欢

猪只猪舍密度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提高装猪坡道装载效率的研究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