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2021-01-10周尚德山东省荣成市畜牧业发展中心264300

兽医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圈舍流产母猪

周尚德/山东省荣成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264300

妊娠期母猪的生理变化较大,出现代谢加速,体重增加和妊娠期后期对营养需求量增加的现象,养殖户应该时刻关注妊娠期母猪的各项身体机能的变化,加强对妊娠期母猪的饲养管理和饲料管理,合理控制母猪的体重,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和生长,从而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1 妊娠诊断

妊娠诊断能够确定母猪是否受胎成功,可以避免出现影响母猪生产性能情况的出现。首先,发情周期判断。母猪的发情周期一般为21d 左右,在配种21d 左右之后母猪不再发情说明已经受孕。其次,外部体征。娠初期阶段的母猪贪睡和食欲旺盛,很容易上膘,性格温顺,行动稳,可初步判断母猪已经受孕。最后,辅助检查。第一,采取尿液检查。配种之后的28~30d,将母猪早晨排出的尿液放入试管中,然后滴入1ml 的5~7%的酒精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达到沸点之后尿液会呈现红色,说明已经受孕。如果呈现淡红色或者褐绿色,冷却之后颜色消失,说明没有受孕。第二,选择超声检查。在配种之后的21~25d 进行超声检查做出初步的诊断,怀孕母猪会有多个发育的黑色卵泡,如果看不清或者大片空白需要调整探头位置,仍然没有看清则怀疑是否受孕,需要进行B 超复诊。配种之后的35~42d 可进行B 超复诊,防止漏检产生早期流产。

2 妊娠母猪的饲养技术

2.1 妊娠前期该阶段段指的是配种成功到妊娠30d,配种后的0~30d 可判断母猪是否怀孕。一般情况下,怀孕后的母猪性格温顺,贪睡,容易上膘的。要及时的检查母猪是否怀孕,避免出现早期流产。该阶段是母猪妊娠后的关键阶段,胎儿胎盘尚没有完全形成,母猪体内的胎儿状态不稳定,如果母猪受到外力刺激,如打架斗殴、接种疫苗和受到惊吓等都会造成母猪的流产。在妊娠前期阶段,母猪食欲较好,新陈代谢增强和体重增加,但是该时期的胎儿发育缓慢,母猪摄入的营养主要供自身生长。此外,为避免该时期母猪的流产或者孕酮较低,要限制母猪摄入过多的能量饲料,每天的饲料喂养量不能超过1.8~2.2kg。

2.2 妊娠中期阶段该阶段指的是母猪妊娠31~85d,时间相对较长,该时期前阶段的胎儿发展缓慢,正常喂养即可,后半阶段的胎儿生长发育加快,母猪的乳腺开始发育,要循序渐进的增加母猪的采食量,饲料喂养量控制在2.5kg左右。另外,该时期是母猪调膘的关键时期,如果母猪过瘦的话,要适当的增加喂料量,母猪过胖应适当的减少喂料量。尤其是母猪妊娠的75d 后,体内需要摄入大量的营养,导致体内的脂肪含量增加,影响乳腺泡的发育,从而降低母猪的泌乳能力。

2.3 妊娠后期该时期指的是妊娠母猪86d 到分娩,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妊娠后期母猪是需要为胎儿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母猪也需要蓄积能量和营养,才能有充足的乳汁。为此,应该适当的增加饲料的喂养,喂料量增加在3~3.5kg,在母猪生产前7d 逐渐的减少饲喂量,避免出现胎儿流产。

3 妊娠母猪的管理要点

3.1 强化猪舍环境控制及时清除圈舍内的粪便,加强日常的清洁和消毒管理工作,保证圈舍的干燥和卫生。选择低毒、低残留和温和型的消毒药品。此外,做好圈舍内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做好冬季的圈舍保温工作,猪舍内的环境温度控制在18~22℃之间,湿度控制在60%~70%,如果夏季温度过高,要及时通风降温,而冬季及时保温防寒。

3.2 减少各种应激反应母猪在配种后的10 多天内应该防止30℃以上的高温天气,高温天气容易导致母猪应激出现胚胎死亡。配种后的30d 不能够对母猪进行转圈混合饲养。整个妊娠期阶段要避免母猪互相挤压和咬架,容易造成母猪的流产。合理控制饲养的密度,可有效的预防流产。为母猪提供营养均衡和安全的饲料,并且注意饲料的投喂速度,防止母猪出现应激反应。

3.3 密度控制针对妊娠期母猪的饲养,尽量选择单独的圈舍,保证采食的均匀性,也便于对母猪身体控制,正常情况下,每头妊娠期母猪的饲养空间控制在3~3.5m2,如果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圈舍拥挤,导致母猪流产,饲养密度较小,会造成空间浪费,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3.4 注重日常保健在母猪配种后的30d 要做好保健措施,给母猪充分休息时间,母猪的妊娠中期阶段,适当的增加活动量,后期可以适当减少。在临产前的一周左右停止运动,给母猪提供充足干净的饮水资源。在母猪妊娠的80d左右,加强对脾胃功能的建设,保证妊娠母猪的后期食欲良好。选择板蓝根、金银花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草药制剂对母猪进行保健,可减少疾病的发生。

3.5 做好接产管理母猪进入产房之前需要严格消毒身体,重点清洁和消毒外阴和乳房部位。母猪产出仔猪之后,加强对新生仔猪的护理,保证新生仔猪能够及时的吃到初乳,同时给母猪热麸皮盐水汤,补充母猪消耗的体力。一旦母猪发生难产,采取人工助产的方式。在母猪产后的第1d 不喂料,第2d 喂食少量的饲料,之后逐渐增加饲料的喂养量,适当喂食一些青绿多汁饲料,能够提高母猪的泌乳量。在仔猪断奶的前一周,可以减少多汁饲料和精饲料的喂养量,在母猪断奶当天,不能够喂食,可给母猪清洁的饮水。

3.6 防疫制度在母猪生产之前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可以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获得抗体,同时母猪通过乳汁将抗体传递给仔猪。在产前四周,可以接种大肠杆菌二价疫苗,或者接种链球菌弱毒苗,在产前的三周,接种口蹄疫疫苗。在每年的7 月和8 月是蚊子和苍蝇的多发季节,可接种日本乙型脑炎疫苗,在秋季接种病毒性腹泻疫苗。

3.7 驱虫和杀虫寄生虫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也容易传染给仔猪,出现寄生虫影响母猪休息,也妨碍胎儿的健康生长,造成疾病的传播。在母猪配种前或者妊娠中期阶段可进行药物驱虫,可选择伊维菌素和多拉素等,或者每月定期对母猪喷射一定浓度的体外驱虫剂,在母猪进入产房之前彻底的检查,并做好驱虫措施。

3.8 查情空怀就会浪费饲料,影响养殖户的猪群养殖计划,尤其是空怀母猪后期返情会引起母猪流产。为此,饲养管理人员在配种之后要定期的检查反映情况,并且做好记录,一旦发现空怀母猪要及时跟踪,采用热身超声波仪器检查,剔除空怀母猪。一般情况下,在配种后的21 天如果不出现发情,并且出现母猪温顺、贪吃和贪睡等情况,母猪可能妊娠,如需进一步确定,可采取妊娠超声波检查。

3.9 缓解母猪的便秘在妊娠后期阶段,胎儿过大,会挤压母猪的肠道,导致母猪排便困难,出现便秘。便秘之后的肠道内的毒素无法正常排出,导致母猪采食量减少和腹痛,甚至发生流产。为此,应该适当的增加妊娠后期的青绿多汁饲料的喂食量,或者在饲料中添加硫酸镁和小苏打,能够有效的缓解母猪便秘。

4 结语

母猪的饲养和管理措施对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意义重大,为此,养殖户应采取科学的饲养和管理手段,控制好妊娠母猪的生活环境和密度,做好接产管理和服务管理,保证仔猪的优质高产。

猜你喜欢

圈舍流产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先兆流产,别害怕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别自责,自然流产不一定是你的错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