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开展入海排污口监测工作的思考

2021-01-10郭杨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1年4期
关键词:入海排污口污染源

郭杨

(辽宁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沈阳 110161)

1 引言

入海排污口一头连着海洋、一头连着陆域污染源,是陆海统筹中关键的环节,也是薄弱的环节。新一轮机构改革将入海排污口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范畴,同时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要求加快构建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这种形势对入海排污口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入海排污口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2 入海排污口监测现状

为掌握入海污染源的状况,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自2003年辽宁省开始开展入海污染源监测工作,频次为每季度监测一次,监测项目主要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石油类等。2019年由于机构改革,原隶属海洋部门的入海排污口也纳入了入海污染源监测范围内,兼顾环保和海洋监测方案要求编制了辽宁省入海排污口监测具体方案,对6个沿海城市的入海排污口进行省级入海排污口与市级入海排污口的划分。省级入海排污口监测项目参照执行标准要求进行,标准中无总氮和总磷的,增加总氮和总磷项目,频次为至少每季度监测一次;市级入海排污口按照重点和一般入海排污口分类开展监测,监测项目根据入海排污口的类型分别开展。

3 入海排污口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监测技术的发展、公众对环境质量关注度的提升,结合当前形势,梳理辽宁省入海排污口监测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入海排污口监测网络还不够完善,结合渤海攻坚战取得的成果,将有必要监测的入海排污口纳入监测范围开展例行监测;监测能力还有待提升,基层监测机构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对监测方案要求的执行力度还不够;缺少入海排污口监测信息管理平台,监测结果尚未实现充分使用;入海排污口的监测以常规监测为主,缺少研究性监测。

4 入海排污口监测工作的思路

4.1 提升入海排污口监测能力,规范监测与评价标准

结合渤海、黄海攻坚战排查成果,甄别符合监测条件的纳入入海排污口监测范围。不具备监测能力的项目配备仪器设备,对监测人员开展持证考核。兼顾海洋和环保在入海排污口采样、监测、分析与评价的相关要求,对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等内容进行高效衔接融合,制定或修订入海排污口评价标准,规范辽宁省入海排污口监测与评价工作,实现入海排污口监测工作的全流程具体化和规范化。

4.2 强化入海排污口自行监测,完善信息公开工作

按照“谁排污、谁监测”原则,明确入海排污口排污单位和排污口责任单位的自行监测主体责任,排污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废水开展自行监测,排污口责任单位负责对入海排污口开展自行监测,各地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确定排污口责任单位。依据国家和辽宁省相关要求,健全入海排污口监测信息统一发布机制,扩展信息发布内容和渠道,以实时化、多样化、亲民化的展现方式,提供公众参与度和体验感,做好入海排污口信息公开工作。

4.3 建立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智能管理

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开展,使得沿海城市入海排污口的监测任务及数据报送任务越来越繁重,有必要建立辽宁省入海排污口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为各级管理层提供有效的、智能的入海排污口监测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及数据报送系统,根据不同需求查询入海排污口相关信息,实现入海排污口监测信息有效的管理和共享。

4.4 开展入海排污口生物毒性监测,丰富评价体系

仅仅依靠理化指标来评估污水的影响具有局限性,目前生物检测已经成为检测和评价水体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结果表明,排污口污水中微生物会影响海水水质,影响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入海排污口表现出了不同水平的生物毒性[1-3]。可参照《污水生物毒性监测技术规程 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测试-费歇尔弧菌法(试行)》对入海排污口开展污水生物毒性监测,并将污水生物毒性评价纳入排污口排污状况评价中,真实全面反映入海排污口状况。

4.5 开展入海排污口周边影响监测,扩大监测范围

生态环境部2020年发布的《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八部分 直排海污染源及对近岸海域水环境影响监测》中要求直排海污染源环境影响监测按照HJ 730相关要求确定。研究结果表明,入海排污口对周边环境存在一定影响[4-6]。开展入海排污口周边影响监测,加强陆海统筹监测,研究实施入海口-海湾协同联动监测,为流域海域系统治理提供支撑。

4.6 强化入海排污口自动监测,推动数据应用

与传统监测方式相比,在线监测提供的实时监测数据更直观,在线监测具有自动化、实时化、连续性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马世杰选取秦皇岛8条入海河流建设了入海河口污染物在线监测体系,实现取得水温、盐度、化学需氧量等主要入海污染物指标及污染物排海量实时原位数据[7]。在现有基础上将更多入海排污口实现自动监测并联网,充分发挥数据系统的作用,为入海污水达标排放加上了最后一道保险。

4.7 利用无人机排查与监测入海排污口,丰富监测手段

冯磊等利用无人机搭载红外传感器的方式进行入海陆源排污口附近海域的海水温度监测[8];李翔宇等应用高分辨率航测技术快速获取调查地区遥感影像,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发现各类排污口,提升了入海排污口清查效率[9]。无人机航测技术能快速获取高分辨率真彩色影像和热红外影像。彩色影像色彩鲜明、清晰可读,能直接判读裸露排污口,热红外对温度敏感,穿透力强,通过温度的异常可识别隐蔽目标[10]。要充分利用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成熟、监测成本低、应用经验丰富、分析成果直观可靠的优势,丰富入海排污口监测手段。

5 结语

入海排污口是近岸海域陆源污染重要来源之一,入海排污口监测工作是掌握污染信息的基础,对有效控制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在新形势下入海排污口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建议从提高监测能力、完善监测网络、丰富监测手段等方面提升入海排污口监测工作质量。

猜你喜欢

入海排污口污染源
浅谈广西入河排污口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国务院办公厅: 发文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
《黄河入海见奇观》 中国画
黄河入海,我们回家
听“黄河入海”的故事
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有组织废气中的苯系物
陆良县档案局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档案验收指导工作
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研究
试论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刍议污染源在线监测管理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