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井大倾角高地压松软煤巷锚网索支护技术应用

2021-01-09苗国庆

山东煤炭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钢带型钢锚索

史 青 苗国庆

(1.肥城矿业集团单县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肥城 271608;2.肥城矿业集团单县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 菏泽 274300)

1 概况

陈蛮庄煤矿井田整体为单斜构造,倾向340°~347°,倾角25°~45°,平均30°。主采3 煤层1.0~3.6 m,平均3.3 m。煤层结构简单,普氏硬度系数0.18。直接顶为泥岩,平均厚度1.3 m,灰色至深灰色,泥质结构;基本顶为粉砂岩,平均厚度5.2 m,灰色,质硬,滑面明显,局部破碎且见垂直裂隙,易风化;直接底为泥岩,平均厚度1.5 m,灰黑色,泥质结构,与煤接触面为炭质泥岩,破碎易风化。3204 轨道顺槽揭露三煤异常区,主要表现为顶板破碎、煤层变薄、分叉、顶板局部有淋水。3 号煤层具有弱冲击倾向性,煤层顶底板岩层无冲击倾向性。

3204 轨道顺槽沿煤层顶板掘进,巷道煤层埋深为1040~1140 m,原断面净宽为4000 mm,净高为3500 mm,采用综掘机施工。采用锚网索支护工艺,顶板采用高强预应力左旋无纵筋锚杆,Ф20 mm×2400 mm;帮部采用等强锚杆,选用全螺纹钢锚杆,规格为Ф20×2400 mm,托盘为正方形,规格为长×宽=140 mm×140 mm,用厚10 mm 钢板压制成弧形。高强锚杆使用1 块MSCK2550 型锚固剂和1 块MSM2550 型锚固剂固定,等强锚杆均用2 块MSM2550 树脂锚固剂固定。锚杆锚固力不小于120 kN,预紧力矩300 N·m。锚索采用规格Ф17.8 mm 的钢绞线制作,锚索全长6.3 m,锚索托盘规格:长×宽×厚=300 mm×300 mm×14 mm,每根锚固力不低于150 kN。锚索按2-1-2 布置,间排距为1600 mm×1600 mm,锚杆间排距800 mm×800 mm。原断面支护图如图1 所示。

3204 轨道顺槽掘进一段距离后发现巷道变形严重,帮部煤层松软片帮,顶板局部下沉、底鼓。巷道大范围扩修,带来了大量投入,对顶板安全、工程投资和工作面接续影响较大。针对此问题,对巷道支护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应用,并根据变形观测情况及时优化,形成适合大倾角高地压松软煤层条件下的支护体系。

图1 原断面支护图

2 巷道变形原因分析

(1)煤层埋藏深,倾角大,地压高,掘进后煤炮多,容易发生片帮,顶板局部破碎。

(2)支护材料强度不足,锚杆和锚索直径偏小,锚杆多出现帮部锚杆被钢带剪切脆断,锚索在压力较大区域出现连续断裂现象。

(3)支护体系参数不合理,密度低。顶板锚索排距大,悬吊作用不足。

(4) 支护关键因素控制不到位。煤帮松动范围大于锚杆支护范围,帮部支护强度不足。由于煤层倾角大,侧向应力显现较为明显,高帮侧出现滑移现象,煤层与岩层顶底板交界面相互错动,煤层底板处最大达到1 m,煤层顶板处达到0.6 m,低帮侧肩窝处煤层侧向应力集中,出现鼓帮现象,这三处发生锚杆脆断、钢带撕裂情况明显。

(5)帮部变形减弱了两帮对顶板的支撑作用,造成顶板下沉。一般在帮部变形较大区域顶板下沉也较大,最大下沉量超过1 m。

3 支护优化关键技术

3.1 支护方式

为预留变形空间,满足运输设备使用需要,优化后断面净宽4600 mm,净高3800 mm。

(1)顶板采用高强预应力左旋无纵筋锚杆、W钢带和锚索联合支护。

每排布置7 根锚杆,锚杆间排距800 mm×800 mm,如巷道片帮导致顶板空顶300 mm 以上时,及时补打1 根顶部锚杆,靠近两帮的锚杆与巷道顶板成75°夹角;支护按“3-2-3”布置,打设在W钢带空档内,按照巷道中心线对称布置,间排距为1600 mm×800 mm,靠近两帮的锚索与巷道顶板成75°夹角。

(2)上帮采用等强螺纹钢锚杆、W 钢带配合“天地斜拉锚索+高强度T 型钢带”联合支护。

上帮每排布置7 根锚杆,间排距800 mm×800 mm,上帮第一根锚杆距顶板不大于300 mm,并上仰15°,底角锚杆距底板距离超过400 mm 时及时补打一根锚杆,底角锚杆垂直帮部下斜30°打设。上帮布置两排T180 钢带,每根钢带打设2 根锚索,间距1600 mm,上帮第一排打设在顶板向下1500 mm 处,锚索斜向上45°打设,第二排打设在底板向上1500 mm 处,锚索水平打设;T180 钢带间距1600 mm。

(3)下帮采用等强螺纹钢锚杆配合W钢带、“斜拉锚索+高强度T 型钢带”联合支护。

每排布置4 根锚杆,间排距800 mm×800 mm,下帮第一根锚杆距顶板不大于300 mm,并上仰15°,底脚锚杆距底板距离超过400 mm 时及时补打一根锚杆,底角锚杆垂直帮部下斜30°打设。下帮打设一排T180 钢带,在底板向上1000 mm 处,锚索斜向上20°打设,T180 钢带间距1600 mm。优化后断面支护图如图2 所示。

3.2 支护材料

(1)选用Q600 号钢制作成高强预应力左旋无纵筋锚杆,规格为Φ22 mm×2800 mm;等强锚杆选用全螺纹钢锚杆,规格为Φ22 mm×2800 mm,托盘为正方形,长×宽=200 mm×200 mm,用厚15 mm 钢板压制成弧形。高强锚杆使用1 块MSCK2335 型锚固剂和1 块MSM2350 型锚固剂固定,等强锚杆均用2 块MSM2350 树脂锚固剂固定。

(2)锚索采用Φ21.6 mm 的钢绞线制作,锚索全长6300 mm;锚索托盘规格:长×宽×厚=300 mm×300 mm×16 mm;锁具为QVM22-1 单孔锁具;每根锚索用4 块型号为MSM2350 树脂锚固剂固定。

(3)顶部金属网采用Φ6 mm 的冷拔钢筋焊制,规格为长×宽=2000 mm×1000 mm,网格为长×宽=100 mm×100 mm;帮部金属网采用Φ3.5 mm的冷拔钢筋焊制,长×宽=2000 mm×1000 mm,网格为长×宽=60 mm×60 mm。

(4)W 钢带采用BHW270-2.75W 钢带,展宽300 mm,成型宽度270 mm,板材厚度2.75 mm。顶板W 钢带为4.4 m 和1.2 m 搭接使用,上帮W 钢带为2.0 m 搭接使用,下帮W 钢带为2 m+1 m 搭接使用。

图2 优化后断面支护图(单位:mm)

4 支护技术优点

(1)加大了支护材料强度,满足了大倾角、高地压、松软煤巷条件下的支护强度要求。一是锚杆由Q500 增大至Q600,加大锚杆直径和长度至Φ22 mm×2800 mm;二是加大锚索直径至Φ21.6 mm,加密锚索支护按“3-2-3”布置;三是锚杆预紧力矩由300 N·m 提高至400 N·m,每根锚杆锚固力由不低于120 kN 提高至228 kN,从而起到了强化支护的作用。

(2)加强了关键支护影响因素的控制,即通过加长锚杆长度减小了围岩松动范围,对大倾角侧向应力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煤帮的完整性。

(3)采用了帮部“天地斜拉锚索+高强度T型钢带”的方式,将煤帮斜拉到顶底板岩层中不少于1000 mm。“天地锚索”上下协同作用,T 型钢带强度大,加固了纵向W 型钢带护表作用,两者共同加强了帮部支护强度,将煤帮与顶底板岩石锁定在一起,克服了煤帮侧向应力,减小了侧向移进。

(4)加大了巷道断面。根据单轨吊使用和预留变形量的需要,巷道高度、宽度均进行了优化,有利于巷道长期使用。

5 结语

通过观测,巷道成型质量明显提升,控制了帮部变形和顶板下沉,移近量在0.2 m 以内,减少片帮90%,顶板下沉不超过0.05 m,底鼓不超过0.1 m,杜绝了巷道二次扩修带来的费用投入和对生产的影响。与以往投入对比,每年可减少扩修人工和材料费用500 万元。

在煤巷支护“强化支护、治顶先治帮”的理念指导下,通过加大支护材料强度、优化支护参数和支护方式,采用“天地斜拉锚索+高强度T 型钢带”的特殊支护方式,克服了高帮侧向应力,顶板下沉和帮部移近问题得到解决,保证了后期回采期间正常使用,杜绝了巷道扩修,形成了深井大倾角高地压松软煤层条件下的煤巷锚网索支护体系。

猜你喜欢

钢带型钢锚索
CVT钢带轴向偏斜机理及对钢带失效的影响
有限转角钢带的传动特性及预紧张力对输出特性的影响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火灾爆炸作用下型钢柱的动力响应与破坏模式分析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从某车型实例论消除车身侧密封条钢带骨架印的方法
基于Solidworks钢带快速修复形变的研究
市场低迷 兆通型钢逆市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