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椎牵引机联合中频治疗仪对颈椎病患者颈椎肌力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2021-01-09李国淼胡月赵美辉焦国亮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治疗仪活动度肌力

李国淼 胡月 赵美辉 焦国亮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颈椎综合征,颈椎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的主要发病因素,患者常伴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等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症多采用拔罐结合中频治疗仪治疗,虽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但治疗效果较理想预期的差距较大[2]。而牵引治疗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但临床上其与中频治疗仪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尚存争议。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颈椎牵引机联合中频治疗仪对颈椎病患者颈椎肌力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5.18±4.13)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50±1.17)年。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4.89±4.27)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03±1.18)年。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精神、认知功能正常者;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正常者;参与本次研究前2个月未进行疾病相关治疗者。排除标准:结核性骨病、骨质疏松者;枕颈或寰枢椎不稳定者;存在出血倾向、血栓性静脉炎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拔罐结合中频治疗仪治疗:取患者双侧肩中俞、肩井、颈夹脊、肩髂、秉风、天宗中穴进行拔罐,10 min/次,1次/d;拔罐后间隔10 min,应用电脑中频治疗仪(安阳市翔宇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型号:XYZP-1D)治疗,俯卧位,将正极片放置颈椎病变位置,负极片放置于压痛显著的天宗、肩井穴,并应用沙袋将两极片压紧,并应用1号方进行治疗,20 min/次,3次/周。

1.3.2 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中频治疗仪结合颈椎牵引机治疗:颈椎牵引机(安阳市翔宇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型号:YZ-2A)治疗,取坐姿,固定头颈部后,牵引力在8~25 kg (视患者耐受性为准),牵引过程中,指导患者最大限度的旋转头颈部,15 min/次,3次/周;其中中频治疗仪的应用方式与对照组一致。两组均于治疗15 d后进行相关指标评估。

1.4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的颈椎肌力及颈椎活动度。①颈椎肌力:应用徒手肌力检测法[3]进行测定,共5级。0级,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1级,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2级,在减重状态下可做关节全范围运动;3级,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4级,能抗重力,可进行一定的抗阻力运动;5级,能抗重力、抗阻力运动。②颈椎活动度积分[4]:治疗前及治疗15 d后,应用角度测量仪测定患者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方向的颈椎活动度,当前屈、后伸、左右侧屈颈椎角度>40°,侧转角度>75°计0分;颈椎角度在20°~40°,侧转角度45°~75°计1分;颈椎角度10°~19°,侧转角度10°~44°计2分;颈椎、侧转角度<10°,计3分,总分共6分,得分越高,颈椎活动度越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颈椎肌力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颈椎肌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颈椎肌力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颈椎活动度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椎活动度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积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积分比较(±s) 单位:分

?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针对颈椎病的治疗方式可分为手术及保守治疗两种,其中手术治疗多适用于神经根、脊髓严重压迫患者,但手术治疗存在创伤性,会增加患者出血、感染等风险,故应用范围常存在局限性[5]。保守治疗分为物理疗法、针灸、拔罐、药物、牵引治疗等,而不同的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也有所差异。

拔罐联合中频治疗仪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拔罐可以有效缓解颈椎病患者的酸痛症状,而中频治疗仪是通过中频电流来缓解患者颈部周边病变的软组织及肌肉群,可以有效解除肌肉痉挛情况,促进颈部血液循环,有效维持及促进局部新陈代谢[6]。然而拔罐与中频治疗仪作用效果维持较短,而且拔罐对因神经压迫引发的上肢酸痛、下肢无力感并无明显效果,只能短暂缓解患者症状,其不能彻底根治颈椎病,因而其与中频治疗仪联合应用的效果稍差[7]。而牵引治疗的原理是通过持续性、间歇性的外力牵拉,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症状,通过增加椎间隙及椎间孔距,以促进外突髓核、纤维环组织复位,进而缓解或解除其对神经根的压迫感,缓解疼痛的同时,促进颈部局部血液循环,利于局部淤血肿胀及增生消退,且对粘连的关节囊具有松懈作用,进而可以有效改善及恢复椎关节功能,调整小关节错位及椎体滑脱,有效维持及恢复已破坏的颈椎内外平衡,进而有效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8]。同时相较常规牵引,其采用的管型测力计来显示拉力,可以人为控制牵引力大小,有效规避常规牵引产生的牵引误差大、反复牵引等问题[9]。颈椎牵引机将人体生理学与机械物理学进行结合,进而可以有效调节颈部曲度,最大限度地促进肌张力恢复,更好地复位,进而提高颈椎曲度的恢复力度。此外,其在进行椎间距牵拉的同时,也可以有效伸展椎间旁侧小关节,可以起到维持椎体序列正常的作用,进而可以有效维持颈椎静力平衡[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颈椎肌力高于对照组,且颈椎活动度积分低于对照组。这表明颈椎牵引机联合中频治疗仪治疗颈椎病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颈椎肌力及颈椎活动度,促进病情好转。

综上所述,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牵引机联合中频治疗仪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颈椎肌力,改善其颈椎活动度,对病情好转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治疗仪活动度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