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学生心理问题探析及解决对策

2021-01-08

职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

黄 健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技工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技工院校学生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

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摇篮,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工作之一,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势在必行。

一、技工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特征及表现

部分技工院校学生存在成绩不理想、家庭经济困难、自卑怯弱等问题,加上长期以来社会对技工院校的偏见,无形中增加了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压力。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归纳为发展性、适应性、障碍性三种心理问题类型。

(一)发展性心理问题

当个体对自我能力与发展不能树立正确的认知时,就会逐渐形成发展性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主要是过于自负或缺乏自信,理想愿望过高或过低,人生目标缺失,缺乏学习动力和理想追求等。

此类心理问题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消极影响,需要教师及时关注和引导。

(二)适应性心理问题

个体与环境不能相适应、相协调而带来的系列心理困扰,称为适应性心理问题。学生适应性心理问题一般表现为学习、交流存在障碍,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缺乏,难以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和宿舍生活等。

此类问题一般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学校与教师需要及时跟进和处理。

(三)障碍性心理问题

在心理学归类上,常见的障碍性心理问题有如下几种:焦虑性、抑郁性、强迫性、疑病性、恐怖性等等。

当发展成以上心理问题时,势必会严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及其他社会领域交流,学校及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二、技工院校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个人因素

技工院校学生的主要年龄段为13~18岁,尚处于心理发育未完善的阶段。心理问题的形成一部分源于个体心理发育不完善、不健康。有的学生遇到问题时不会主动寻求帮助,反而选择自暴自弃,导致现有问题越积越重,到最后变成“压倒人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家庭因素

家庭对个人的影响,源于家庭氛围和父母行为示范。当前学生多为“00后”,往往也是家中独苗,备受家人宠爱,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自负等心理。

家庭对个人的影响还与物质条件有一定关系。家庭经济宽裕的学生,从小接触新鲜事物多、见识广,其为人处世也相对大方。家庭贫困的学生往往难以接触时下新鲜事物和知识,父母忙于维持生计而无暇顾及孩子成长,学生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物资匮乏,受个人自尊心影响,极容易形成自卑、自闭等心理。

(三)学校因素

1.班级氛围

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与加剧,和班级氛围息息相关。假若班级氛围积极向上,学生在班级的学习生活开心而放松,哪怕有心理问题,也会慢慢得到缓解。相反,如果班级氛圍压抑、班风涣散,学生很容易被这些不良风气影响,导致学生产生或加剧原有心理问题。

2.宿舍环境

大部分学生住在学校。和班级氛围一样,当宿舍氛围友爱、和谐,舍友之间的相处也会相对轻松惬意。但是如果宿舍存在排挤、攀比、压迫等现象,就会使得被排挤、被压迫、被欺负的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3.课程影响

技工院校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传授,对于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置较少。譬如,有些技工院校心理课程的开设只面向养老护理、幼儿养护等专业,汽车类、机电类、信息化等专业缺乏相应的心理健康课程。

4.师资方面

笔者所在的广州地区技工院校专职心理教师非常缺乏,每个学校或校区一般配备2~3名专职心理教师,心理疏导工作主要依靠班主任。专职心理咨询教师由于行政任务繁重,对心理咨询工作排期较少,导致参加心理咨询的学生更少,使得本没有解决心理问题的学生走进闭环,心理问题愈演愈烈。一线城市技工院校心理教师力量尚且不足,非一线城市与地区技工院校的心理师资力量可想而知。

(四)社会因素

社会看技工院校学生往往戴着“有色眼镜”。在学习上,不少人认为就读技工院校的多是成绩差、问题多、障碍多的学生,技工院校是此类“问题学生”的“学习乐园”。

三、技工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心理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个简单过程,要解决和处理好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参与和影响。

(一)学校方面

1.学校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宏观而系统的教育工作。学校要组建心理健康小组,制定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建设、完善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室,开设学校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和网络联系方式,按照学校实际,为学生量身打造科学、合适、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2.教师

重视并加强技工院校心理师资力量,组建专业的心理教师队伍。同时,强化其他专业教师队伍和教辅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培训,让每一位能接触到学生的教师都拥有基础的心理知识和心理健康常识,能够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苗头的学生,并及时给予关注与援助。

3.课程

合理增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在第一课堂上,强化心理健康知识课堂教学,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与科普。在第二课堂上,开展和丰富心理健康学生社团或协会的健康知识活动,创新心理健康知识活动形式和内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第三课堂上,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团体活动,强化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自我认知。在第四课堂上,设置心理健康网络学习知识和相关测试,让学生能够无压力地自行开展线上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和自测,学会自我调适身心。

4.学生

技工院校学生花费三分之一时间在课堂,花费三分之一时间在课外,花费三分之一时间在宿舍。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强化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必须重视班级氛围和班风建设,促进心理协会社团健康发展,重视营造宿舍文化氛围。同时,在班级、社团和宿舍,挑选有话语权的学生担任心理委员,定期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等内容培训,使其能够及时发现和帮助出现心理问题的同学,将相关线索报告教师,使学校能够及时针对问题进行干预和行动。

(二)家庭方面

1.學校加强与家长联系,定期开展线上家访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生源大部分来自粤东西北地区,以及广西、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外地区。由于地域上不相邻,学校家访难以实地开展。为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学校应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通过线上电话家访、网络视频家访、微信家访等方式,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汇报和了解学生成长情况。

2.学校与家长进行合作,引导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健康成长

据了解,很多学生心理问题源于家庭,因此在干预学生心理问题的前提下,学校应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家长为人作风,了解家庭风气氛围,进而为学生心理问题寻出根由,并针对个体问题案例,结合家庭实际,研究合适方案,与家长共同合作,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保驾护航。

3.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风环境

家庭作为学生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家长要营造良好家风,主动为孩子健康发展做掌灯人和导航人。学校要利用新媒体平台为家长开展基础心理常识的宣传和培训,让家长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让他们能够及时对出现心理问题苗头的孩子给予心理疏导。

(三)社会方面

1.政府

社会对于技工院校学生的歧视主要表现在职场招聘、职场岗位设置、职场薪酬待遇等方面。为进一步有效解决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技工院校学生在企业中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的合法权益。同时,对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就业等经济帮扶,促进和改善家庭的经济收入,让家长减轻经济压力、能抽出时间关心和关注孩子的学习与成长。

2.媒体

媒体要重视引导社会公众消除对技工院校的偏见,通过宣传来改变社会公众对于技工院校的刻板印象。

3.企业

技工院校培养的技能人才,占据了生产一线和服务一线的“半壁江山”,每年就业率在95%以上。企业要强化责任担当,营造良好的社会形象,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给技工院校学生提供适合的岗位、更多的招聘机会和合理的薪酬待遇。

四、小结

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影响着国家国民素质的发展与提高。为此,技工院校需要联合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学生心理健康建设,逐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他们更健康、更阳光地成长和成才,从而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菲菲.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分析[J].知识经济,2019(1).

[2]金强,陈朋飞,孙忠迪.浅论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J].成功(教育),2018(9).

(作者单位:广州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初探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