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杂交通条件下市政工程社会疏导施工研究及运用

2021-01-08姚丽娜

河南建材 2021年5期
关键词:交通应急事故

姚丽娜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450000)

1 工程概况及现状交通情况

郑州市紫荆山路下穿陇海路隧道工程位于郑州市管城区,南起陇海北一街,北至熊耳河桥南侧,工程范围内紫荆山路主线隧道+地面道路全长892.33 m,K0-030.54~K0+861.79,隧道双向6车道,地面双向6车道,道路红线宽60 m。其中,隧道长约480.00 m,桩号K0+220~K0+700;隧道暗埋段长度约270 m。陇海路紫荆山路为郑州市城市主干道车流量较大;向南为二里岗南街、南仓街、航海路等交叉口位置,车流量较大;向北为城南路、书院街、东大街、商城路等交叉路口等,车流量较大。

2 疏导协调管理

2.1 疏导领导小组及职责

项目部成立疏导协调小组,作为施工期道路交通疏导的领导机构,全面负责施工疏导工作。保证项目部疏导工作机构落实、人员到位、信息畅通、步调协调、保障有力。

2.2 协调组织方案

南北方向:在紫荆山路与东大街路口前方设置提示信息牌,对需要经过紫荆山路南下到达目的地的车辆进行诱导,提示其进行绕行,可通过东大街-南大街路线或东大街-城东路路线等分流区域进行通行;在紫荆山与航海路路口前方设置提示信息牌,对需要经过紫荆山路北上到达目的地的车辆进行诱导,提示其进行绕行,可通过航海路-京广中路路线或航海路-城东路路线等分流区域进行通行。

东西方向:在陇海路高架桥紫荆山路前一路口设置提示信息牌提示紫荆山路下匝道口封闭禁止通行,请绕行至下一匝道口通行。

为减轻施工期间交通压力,在陇海路紫荆山路南侧,二里岗南街、南仓街、航海路等交叉口位置,设置交通疏散指引牌,将紫荆山路来往车辆引至城东路,在陇海路紫荆山路北侧,城南路、书院街、东大街、商城路等交叉路口,设置交通疏散指引牌,将紫荆山路来往车辆引至南关街。小区通行人流、车辆引导至小区其他出口通行,在沿线附近社区门口、各个交叉路口张贴告示,将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等提前分流,减轻施工区域交通压力。

3 施工总体疏导方案

3.1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交通疏导

1)做好分层诱导和路网调配,均衡路网流量,对全部施工区域,总体把握远距离分流原则;对施工区外围交通,采取分层诱导;配套交通管制;规划实施单向交通组织。

2)通过多维信息发布,引导出行;设置地面标线、文字诱导;设置沿路标牌、指示牌,提前引导;通过电台、电视、手机报、报刊、网路平台等媒体,及时发布施工期交通组织和绕行信息。

3.2 施工现场交通疏导思路

1)建立施工单位与政府有关部门协同机制,加强交流,及时沟通,保证疏导工作顺利进行。分段、分期、分幅组织施工,在施工区范围内修建满足通行需要的疏导道路。

2)贯彻执行有关疏导设计规划,完善施工路段的设施。同时,依据现场变化,及时反映情况,提出设计变更建议,征得监理批准后迅速实施。精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在满足疏导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施工干扰,缩短工期,尽快实现项目建设目标。

3.3 疏导设施

3.3.1 安全隔离

首先,对施工区域进行封闭式管理。用彩钢板隔离墙分离施工与通行道路,避免施工与通行的相互干扰。根据施工特点,在不同时段、不同位置,分期围护,分期施工,减少施工对疏导的影响。

3.3.2 交通引导

通过在交叉路口、变道口、架空通道口、临时占道前方等位置设置路牌指示,告知车辆进入施工现场所需路况、车道、限速、变道、转向、限高、限宽、避让、警告等信息,引导车辆安全通过。

3.3.3 施工道路交通标志的设置

施工期间在施工地点的两端,机动车道车辆行驶方向的右侧设置前方施工慢行安全(反光漆)标志及警示牌。标志与设施的设置严格执行GB 5768—2009的规范,标志有施工标志,限速标志、限高标志、解除限速标志,设施主要有道路作业警示灯、红绿灯、防抛网等。

3.4 交通协管

选派精干人员请交警部门培训为合格的交通协管员,协助交警部门进行施工区内交通疏导,在进入施工区域主要交通路口、特殊作业场所,增派人员指挥、疏导交通。项目部建立交通协管员值班制度,保持协管员队伍的相对稳定。

4 施工交通疏导方案规划

4.1 编制施工期疏导方案的总体原则

1)紫荆山施工期间要保持不中断车辆交通的原则。

2)保通结合现场施工,分期分段进行,尽量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程度。

3)充分利用征地红线内的场地进行新修保通道路的修建,新修保通道路结构形式即要满足交通荷载要求,同时也要便于快速化施工。

4)在进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保通方案的要求,将两者精密结合起来,从而选择适合现场条件的总体施工顺序、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机械设备。

4.2 107辅道主线施工疏导方案概述

根据现场施工征地拆迁条件、施工组织总体方案,紫荆山路主线施工期间,沿紫荆山路方向交通保通划分为三期进行实施。其中一期保通工程完成,现将实行二期保通。二期保通后主要施工隧道主体工程。疏导形式有以下两种。

1)紫荆山路方向(南北方向)。疏导围挡施工桩号为k0+061~k0+861(陇海北二街往南69 m至广元街向北161 m),围挡封闭区域为:围挡封闭宽度为设计道路中心线两侧各17 m,两侧外侧保通路宽度为13 m(2.5 m机非混合车道+3条机动车道)合计二期围挡封闭区域宽度为34 m;二期保通路路面结构为:路面面层20 cm C30素混凝土+路面基层15 cm级配碎石。

2)陇海路方向(东西方向)。陇海路高架桥在紫荆山路两个下桥匝道临时封闭,禁止通行。为了确保陇海路地面方向人员、非机动车辆及BRT通行,在交叉处设置保通临时桥钢桥,南北方向各一座,桥面宽8 m,人非机动车道4 m、BRT专用车道4 m。其他车辆右转行驶,禁止左转和直行。

5 安全保证措施

陇海路紫荆山路交通流量大,疏导施工期间,虽然采取了外围诱导、区域范围分流、增设便道等综合措施,但因施工期间道路分隔、占用,车速降低,以及附近车辆通行习惯等因素影响,交通压力较大。

5.1 安全保证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生产副经理、安全总监为副组长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其应对项目施工安全负全面责任。明确各级安全职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将经济效益与安全挂钩。现场设置部分专职安全员进行安全管理。

5.2 将疏导安全纳入工程安全管理的重点

组织保证,人员到位,制度完善,监督检查、考核奖惩,施工时做到疏导安全全覆盖。

5.3 全面实行施工安全隔离、警示围挡措施

做到先围挡,后施工;先隔离,后施工。禁止施工与交通现场频繁穿插、混为一体的施工场面,吊装、特殊部位混凝土浇筑等作业,要设置临时警戒围挡,沟槽施工,沿行车道路全长设置隔离墩,并留有足够的安全缓冲距离(一般不少于1 m)。施工特殊场所,增派交通协管员指挥,确保施工安全和交通安全。

5.4 完善交通安全临时设施

各种交通安全指示、警示警告,按照要求设置并加强日常维护、检查,指引车辆安全行驶通过。场外进入施工现场道口前,设置一道地面减速带。在彩钢板围挡的各个转角前方、在施工区域大门进出口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撞墩(长度不少于1.5 m)。临近疏导道路的夜间施工场所,必须有反光警示装置,还要增设安全避让警示灯。

5.5 安全教育与安全用品

对于进场作业的全部人员,要进行入场安全形势教育,市政施工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各工种操作技能的再培训教育,疏导制度的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培训,使其具备足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以及防止事故处理问题的能力,发挥人的积极因素,从根本上主动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部门按照劳动保护要求,发放个人安全保护用品并监督正确佩戴和使用。夜间在临近疏导路面作业的人员和临时上路人员,必须穿戴反光服装。

6 疏导应急预案

6.1 应急预案目的

在施工期间,为有效防止因施工原因发生交通事故,以及无论任何原因下发生交通事故后,采取应急措施,实施在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的救援工作,尽量减少事故的危害,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6.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实施在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的救援工作,尽量减少事故的危害,保障现场施工人员的道路行车安全,特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6.3 应急处理程序

突发事件发生后,在组织抢险救护的同时,立即以最快的方式向业主单位、监理单位、总包部、交警、消防等部门报告,同时要做好报告记录。事故处理完毕后,积极协助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及处理。具体应急处理程序如下:

1)实行一把手负责事故报告的制度。

2)施工人员在发现场事故的第一时间要及时、正确地报警并报告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通报事故状态,为果断处理事故赢得最佳时机,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现场人员应积极做好员工自身保护和救助工作。报警内容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性质、危险程度、伤亡情况、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3)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级接到突发事故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及时向公安(消防、交警)、医疗卫生等相关部门报警请求援助。事故发生后,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全体成员接到报警后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组织抢救和善后处理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人力、车辆、财务保障以及信息报送工作;配合有关职能部门科学、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确保员工生命及财产安全。

4)有关负责人应立即根据事故发生情况,设立事故现场警戒区,控制事态发展,抢救受伤人员;现场救助人员在施救前必须做好自身防护措施,施救时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措施进行,实施救死扶伤,坚持“先控制后处置,先救人后救物,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对突发事故不得缓报,不得瞒报,不得延误有效抢救时间。事故发生后,领导小组在较短时间内写出事故报告,并报上级有关部门。

6.4 应急预案

6.4.1 道路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置

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以下措施:

1)交通事故的现场处置。以迅速反应、特事特办、快速处置为总体原则。经交警部门同意,可联系保险公司或去的相关单位授权,先对碰撞、追尾等一般交通事故直接清场。交警未到现场的,配合驾驶人员进行现场照相取证后,可联系交警并让车辆移至安全地带,先行恢复交通。配合交警负责事故现场的勘察、处理、清障等;路政负责路产设施勘察登记,协助清障、交通疏导等协作工作。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配合交警、路政及120等部门对现场伤员进行施救,为现场清障处置做好准备工作。

2)抛锚故障车的现场处置。轻小型车辆抛锚的,以现场施工人员和疏导员为主,迅速推离现场,然后拖离。大中型车辆抛锚的,现场疏导人员及时联系附近备勤的清障车或施工机械车辆进行拖移。

3)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迅速摸清现场基本情况并及时报告,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同时尽量稳定事态,先行疏散不明真相的群众离开现场。坚持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宜顺不宜激,尽量自主解决的原则,灵活、妥善处置。对难以处置或事态严重的事件,积极协调、依靠和配合地方政府和公安部门解决。

处置过程中对严重拥堵的车辆进行适当分流,防止堵塞加剧,对事件的处置造成影响。

6.4.2 特殊节假日期间应急预案

周末以及其他节假日期间,交通有所变化,也会给疏导工作带来一定压力。此期间,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加强宣传力度的同时,加大巡查力度,及时排除多种安全隐患,避免交通拥堵。

6.5 应急终止与现场恢复

当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得以消除时,由应急领导小组验证现场,当隐患消除后解除现场警戒。警戒解除后,由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恢复现场。主要清理临时设施、救援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恢复施工现场施工生产基本功能等。

7 结语

结果表明,“采取远距诱导、区域绕行、局部微循、点位保通、强化疏导”的总体保通思路,该思路的交通疏导方案能有效降低施工对道路沿线及相关区域的负面影响,保证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的正常运作,为解决城市道路施工交通疏导问题提供了借鉴。市政工程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在所难免,但将其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尽量减少也有一定规律可循。通过城市各相关部门协商配合和各自完善,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规范市政施工,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特别是科学合理地制订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并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改善尤为重要,效果也最明显。

猜你喜欢

交通应急事故
学中文
繁忙的交通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小小交通劝导员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Dijkstra算法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