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验科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

2021-01-08张珊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0期
关键词:报告单检验科标本

张珊珊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0 引言

当前,血液检验和护理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国各大医院的检验科都配备了专职护士,主要负责采集血液标本、发放检验报告等工作。和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一样,检验科的护理工作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1]。笔者通过对近几年本院检验科临床护理工作的观察,收集整理出几大安全隐患,并针对各种安全隐患提出了防范对策。现具体阐述如下。

1 告知义务履行不到位

在采集标本前,检验科的护理人员没有详细告知患者或者根本没有履行告知义务,致使患者准备不充分,导致最终的检验结果不准确,引起误诊误治[2];或者是报告不准确需要再次进行检验,耽误了诊断和治疗时间,使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引发患者不满,甚至是医疗投诉。

对策:提高风险意识,在对患者进行检查前要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告诉患者需要做好哪些准备[3]。对采血前的某些行为进行规范,如:在测定血清脂质或脂蛋白采血前,注意饮食要清淡,最好空腹;采血的前一天不要抽烟、喝酒、饮浓茶或咖啡,同时尽量不要服用药物[4];采集血培养标本时最好在患者高热寒战时,没有使用抗生素或者下一次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标本前尽可能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如跑步、爬楼梯等;如需检测餐后血糖,需要将适宜的用餐量及用餐时间告诉患者。

2 分诊工作开展不利

护理人员没有做好分诊工作,分不清楚急性和慢性病情,就难以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安排患者就诊,耽误了病情急的患者的检验时间,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心生不满,甚至出现投诉行为。

对策: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做好分诊工作,为急危重症患者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其就诊,快速采血,并及时送检,及时发放报告以便尽早做出诊断,为患者争取救治时间[5]。

3 排班制度不完善

节假日期间就诊的患者非常多,采血室门前有很多等待检测的患者,空间拥挤、环境嘈杂,患者容易出现焦虑、烦躁情绪,而且工作人员的情绪也会受到很大影响,难以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潜在隐患的发生风险。此外,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乘机行窃,导致隐患发生。

对策:制定弹性工作制度,在就诊患者数量比较多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服务窗口,增加工作人员数量,并安排人员负责维护秩序。在发放检验报告前,应先做好分类,根据凭证在对应窗口领取报告单[6]。

4 缺乏责任意识

一些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工作比较粗心,选择的采血部位不准确,在采血前没有明确告知患者正确的体位,在粘贴条形码时出现错误,没有对患者的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就着急采血,导致检验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有些标本需要患者本人采集或者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采集,但护理人员没有将相关注意事项向患者说明,因而很多标本采集不合格,这就需要重新进行采集,对检验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7]。

对策:工作中要严格按照三查七对制度进行操作,对检验申请单进行详细阅读,认真核对需要检验的项目,了解化验类别,准确进行试管的选择,并将患者名字写在试管上,确认无误后和化验单一起交给患者。采血时,需要对化验单上的姓名、检验项目、试管类型等再次进行核对,采血完毕后,用化验单将试管包裹好并放在试管架上、送检[8]。科室要强化对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教育,让其意识到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并详细告知粗心可能带来的风险,提高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使他们更负责任的开展检验工作。

5 操作技能不熟练

一些护理人员由于年资低,缺乏工作经验,无法熟练地进行基本操作,在为患者采血时不能做到一次成功,需要反复穿刺,使患者承受较大的痛苦[9],或者由于处理不恰当造成血样标本溶血、凝血或标本量不足,需要进行二次或三次采血,造成患者不满,并容易引发护患矛盾。

对策:科室要加强对理人员的基本功培训,使其采血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护理人员如果第一次没有采血成功,千万不要着急再次进针,应先放松情绪,再进行穿刺,要学会自行进行情绪的调节,避免过度紧张,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沉着、冷静,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此外,还要多和患者沟通,争取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6 特殊患者静脉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增加穿刺难度

静脉穿刺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较特殊的患者,比如老年患者、小儿患者、肥胖患者、水肿患者、末梢循环差的患者、血管硬化患者等,这些患者的静脉条件差异比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穿刺的难度,容易导致护理隐患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在掌握各类血管特点的基础上灵活进行穿刺,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对策:在穿刺前,认真询问患者的情况,比如年龄、所患疾病、静脉条件等。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穿刺部位的选择[10]。如老年患者静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缺乏弹性,比较脆,皮下脂肪较少,皮肤松弛,血管浅易滚动,不容易固定,且很容易刺破,通常选择小静脉的远端并避开静脉瓣或静脉窦的部位。小儿患者应选择头皮静脉。护理人员要在掌握患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位置进行采血,一旦发生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7 拔针后护理工作不到位

拔针后没有对穿刺部位进行充分按压或者是按压的位置不准确,导致出血、血肿等情况出现[11]。

对策:采血完毕后,要尽可能地帮助患者压迫止血。如果患者数量太多,不能一一服务,需要告知其按压的部位及按压时间,让其自行按压止血。按压时间:通常外周静脉采血需按压3-5min,颈外静脉需要按压5-10min,股静脉需要按压的时间较长,为15-20min。按压部位包括两个点,一个是皮肤上的穿刺点,一个是血管上的穿刺点,上下部位都需要进行按压。

8 检验报告发放存在漏洞

在发放检验报告单时不认真,导致错发或漏发的情况,患者需要反复来往检验科索要报告单或核实报告单,引发不满情绪。

对策:(1)漏发报告单多是由于一份申请单上检验内容比较多,且各项检查在不同实验室完成,出结果的时间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对此种情况,护理人员要详细告知患者拿取报告单的时间和地点。(2)如果患者的名字相同,所检验的项目也相同,需要对申请医生姓名、患者的信息等进行准确核对,确保无误后再发放报告。(3)科室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教育,使他们提高警惕,防止出现发错报告的情况。(4)在发放报告时,一定要认真核对患者的信息,确保准确无误后才可发放到患者手中[12]。

9 小结

总之,检验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对此要提高重视,认真总结、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一切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开展工作,不断提升工作的责任心,强化风险意识,探索、研究科学的工作模式,尽可能地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安全。

猜你喜欢

报告单检验科标本
《检验科管理规范与操作常规》出版:信息化管理在检验科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我国肺量计检查报告单格式调查及改进建议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医院检验科生化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体检没问题报告单也别随手丢
学习报告单带来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