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福州油纸伞的民俗意义及创新

2021-01-08郑哲敏福建师范大学

天工 2021年5期
关键词:伞柄油纸伞福州

郑哲敏 福建师范大学

福州油纸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具有清晰的传承脉络、悠久的历史,影响了几代人的文化时尚,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材料选择和制作工艺,又折射出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民俗世象,传承和保护该项目是当地政府文化部门和广大非遗传承人应尽的责任。但福州油纸伞的生存环境改变了,消费人群也随之改变了消费观念,古代的辉煌不再存在,所以需要研究如何创新,如何定位过去具有民俗意义的再利用价值,什么应该值得我们去保留,什么应该抛弃,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福州油纸伞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五代十国时期,当时,王审知带兵南下在福建一带建立闽国,当兵的战士及家属战后留在福建,把江浙、中原一带的油纸伞工艺留了下来。据传,当初由开闽王王审知带来的油布伞是直柄式,伞身粗大,但能遮雨御日,可用多年不坏。福州清朝年间生产的油布伞、油纸伞的样式则大多源于江浙地区的样本,工艺上又有了改进,油浆足厚,可经得起烈日,也不怕暴雨。当时福州全城油纸伞商店达300 多家,并且赋予其福建民间文化内涵。最典型的例子是当地有句俗语叫“包袱伞”,意思是出门人所带包袱中都有伞,伞是居家生活必备的物品。民国时期,福州市民把传统的福州油纸伞称为“国伞”,并被大力提倡使用。经过宋、元、明几百年的更新换代,福州油纸伞一枝独秀,得到快速发展。其制作材料大多就地取材,且有着严格的要求:伞骨采用闽北五年以上的青山老竹,此竹韧性大,不易折断。伞面使用福建特有的棉花做成的纸张,一般为皮纸中韧性较好的。再用产于闽江上游各县的天然桐油涂刷伞柄、伞骨,既防水又给人一种古朴、自然、典雅的视觉感。最后,伞顶部用包布或包油纸等,类似古代书童头上的装饰布料。正是由于取材优异、精工细作、式样美观、携带方便,使得福州的油纸伞不仅在国内深受顾客欢迎,还出口远销国外,直至清代,福州的制伞业仍很繁荣。

油纸伞是福州时尚的风向标。纸伞有83 道工序,大的工序有伞骨、制伞、伞头、伞柄、描画。然而,油纸伞要成为时尚,就得在伞上注水不漏,1950 年,由张开绿制作的看不见缝隙的伞骨成为时尚。80 年代,台湾的时尚是女孩子有一把细花油纸伞,持伞在夕阳下散步。历史上,成为时尚的有大师程家宝的书画、林永钦的花鸟、刘梦秋的山水等。据说,1915 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福建杨常利的双喜牌油纸伞成为国际时尚,大风面前不起顶、不断线、不裂槽。按当地时尚的变异,油纸伞的伞面绘画分先画后油和先油后画两种。前者又分为印花与手工绘画两种,后者的图案以手工画为贵,印花为次。一般有钱人家才会选择使用手工画的伞,经济条件没那么好的大多使用印花伞。外表看不出来,仔细看就有差别,体现一个人的身份。就像现在的汽车,外表看差不多,其实价格相差很大。19 世纪,德国石印技术的传入,使福州油纸伞的价格受到极大冲击。原来的手工画和印花图案单一,外来技术增加了许多新的图案,促进了福州油纸伞伞面图案和花色由单一转向多元,且当时油纸伞的成本并不高,所以转换速度极快。例如,手工画水平低下,价格又昂贵,对时尚的需求根本无能为力,所以面临被淘汰的境地。现如今福州油纸伞伞面大多绘有山水、花鸟、草虫、人物、亭台楼阁等图案,且多以花鸟、山水、人物为主。有时更多地传递着喜庆送福的寓意,如二子吉祥、百鸟朝凤等,也经常出现牡丹、兰花、莲花等寓意吉祥的植物。

《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表示孩子要向好人看齐。而福州油纸伞也有类似的句子:“宁可给好佬扛伞,不可给凡人把作”,意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虽然在现代说不一定正确,但福州油纸伞折射出了深厚的民俗内涵。在丧事中,民间有拿倒把油纸伞报殇的习俗,人们认为倒着拿伞才有辟邪的作用。也有一些地方,在火化场门口打红色油纸伞,以表示红白对冲,从而达到辟邪的目的,就像现在丧事中分发打火机、火柴、热水壶一样。在一些山区婚事中,新郎要给新娘打红色油纸伞,一方面代表新郎有为新娘遮风挡雨的担当,另一方面油纸伞与“有子”同音,意欲早生贵子。福州油纸伞也有寓意不佳的地方。例如,丢伞意味着做生意要亏本。学生丢伞意味着不能上好点的学校。给女朋友送伞,意思要分手了。据说,给老师送伞是为了报恩,伞有荣华富贵的象征。

既然福州油纸伞历史悠久,民俗内涵深厚,那么,为什么如今从业者少、市场堪忧?在阿里巴巴等网站上查询,生产制作福州油纸伞的厂家屈指可数,经营模式都以经销批发为主,产量不固定,销售情况不佳,特别是在旅游商品市场中的竞争力很低。且油纸伞在现代的使用价值还是偏单一,赋予油纸伞产品文化价值的展现不够丰满和时尚,得不到当今旅客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再加上宣传不到位,在国际上知名度不高。进口伞扇需求较大的俄罗斯、韩国、日本的客户都偏向从青岛、苏杭地市进口伞扇工艺品。究其原因有很多,与现代材料、工艺的冲击,消费观念的更新,价格的高昂,购买福州油纸伞的渠道狭窄等都有关系,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创新意识。首先是观念的创新。古代传承下来的油纸伞,关键点在使用价值,现在新的工艺产生了,生产成本降低很多,传承人还在着眼于使用价值,没有市场也在情理中。伊丽莎白女王至今还喜欢中国的金丝草帽,而国内金丝草帽的市场也萎缩了,为什么草帽能够生存,而油纸伞不能生存?要开发高端市场,而不是国内的大众市场。福州油纸伞完全可以作为装饰品打入国际市场,当然,要打入市场需要有高水平的工艺,价格可以是普通油纸伞的几十倍,甚至更高。瑞典皇家服装由中国人制作,而国内缝纫业大多机器代工,手工服装只有以精细的工艺争取市场才能生存。

要正确创新,还有一点是进入收藏队伍。国内红铜炉收藏在江苏很火爆。江浙、福建一带的传承人以六万一只的袖炉进入市场,还供不应求。巴掌大小的炉子,古代是皇宫妃子享有的,卖给普通百姓当然没有市场,但收藏家以几倍的价格转手卖给国际上著名的博物馆,或者国际上的收藏家,这样传承人就可以生存下来。福州油纸伞也一样,避开普通的使用价值,眼光放在收藏价值上,与国内外收藏家协会打好交道,扭转困局不是没有可能。

按使用价值论,伞柄一米长,可以把伞柄缩短到几厘米,与高档餐饮业合作,分享餐饮利润。这方面的尝试已经在一些饭店出现过,说明有传承人在转变观念,让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在一些吉庆活动中,策划者把伞柄不足半米的小油纸伞作为点缀物,配上各种颜色,增添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这也说明传承人已经开始将福州传统油纸伞的使用价值向艺术价值转换。浙江杭州西湖边上就出现过数以万计的细花油纸伞,以增加博览会的喜庆氛围。当然,要做到价值转换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把握各方面的信息,需要政府文化部门的牵线搭桥。据笔者看到的大型民俗活动中,福州油纸伞的生存空间很大。民俗游行中,油纸伞可以作为装饰物,也可以作为参与者的纪念品,充分利用福州油纸伞的民俗内涵,进而拓宽市场。

创新是一个中性词,不是说所有的创新都是先进的。福州油纸伞的创新是建立在传承和发扬原有先进工艺基础上的创新,而不是避开原品牌,另外搞一套无关产品。创新与传承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之中,但不创新,传承缺乏力度,靠政府举办活动的一些非遗补贴根本维持不下去。所以,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动力,只有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猜你喜欢

伞柄油纸伞福州
盛开在烟雨江南中的花——油纸伞
泸州油纸伞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方便雨伞
“80后”理工男与油纸伞的不解之缘
油纸伞下的四月
能解放双手的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