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语

2021-01-08栏目主持人刘继华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党史党建研究中心副主任历史学博士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甘肃长征红军

栏目主持人:刘继华(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党史党建研究中心副主任,历史学博士)

主持人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他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2019年8月22日在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时,他指出:“要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让我们广大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让我们的青少年从小就烙上红色的印记,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在这特殊而重要的年份,党史研究者要深刻体会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要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传播好红色文化,传承好红色基因,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奉献智慧力量。

天水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石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五大文化”,也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长征时三大主力红军和红二十五军均于此过境,新中国成立前夕活跃着5个县工委(徽县、成县、清水、武山、两当)、8个区工委、400多个党支部、6000多名党员,辖区内有许多红色文化遗址、场馆。作为天水最高学府——天水师范学院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成立了陇东南红色文化研究院,设立红色文化研究专项课题,多次召开红色文化研讨会,建成了红色文化教育体验馆,获批甘肃省首批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甘肃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积极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创立“甘肃红色文化专题研究”栏目,不断刊发高质量学术成果,为研究宣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西北地区红色文化研究宣传的重要学术阵地。

与《学报》以往“甘肃红色文化专题研究”栏目不同,此次推送的文章均围绕“红军长征在甘肃”专题展开,主题更为鲜明而集中。红军长征在甘肃是甘肃党史和红军长征研究的重要内容。本专栏的三篇文章分别从历史作用、历史事实、党史文化等维度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论甘肃在长征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一文结合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论述,提出“甘肃在红军长征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观点,在梳理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从红军长征的整个过程这一整体性视角出发,弥补了现有研究就甘肃论红军长征在甘肃之不足。该文着重体现了甘肃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并结合当时的电报、回忆录等一手史料反映出历史形势的具体变化,创新性地从“落脚点”的确定、对错误路线的斗争、三军大会师的实现三个角度将甘肃在红军长征中的历史作用简明扼要地概括为“三地”,即决策之地、转折之地、见证之地,并提出甘肃境内的会宁大会师具有“三点合一”的重要意义:红军长征胜利的汇合点、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及中国革命的新起点。除此之外,文章还特别注意到作为研究对象的“红军长征”与“甘肃”这两个主体之间所形成的良性互动,甘肃在红军长征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红军长征则在壮大革命力量、熔铸革命精神、形成革命传统等方面对甘肃政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提供了宝贵财富。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略论红军在陇南临时革命根据地的红色组织建设及经验》一文从历史事实的维度说明了这点,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红二、红四方面军在陇南临时革命根据地建党建政建军等组织建设成就进行了整体考察。文章突破把党组织建设、政权组织建设、军事组织、群团组织分别进行探讨的现有研究格局,从整体出发,梳理出这些组织建设的五个特点。针对资料缺乏,红二方面军在陇南临时根据地成立的以徽县为中心的甘陕川工委成员及工作机构没有具体名单的现状,文章根据陇南地区党组织力量非常薄弱及同时期红四方面军在甘南开展组织建设的情况,提出红军政工干部是各类组织建设的组织力量这一观点。文章在考察陇南临时根据地组织建设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提出陇南临时根据地各项组织建设之所以在短期内能取得如此成就,主要在于“四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武装斗争、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培养本地干部。

红军长征形成了独特的长征文化,是党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界对于党史文化的关注有所增加,但总体来看,关于党史文化的理论建构还较为薄弱。《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党史文化价值及其实践路径》一文从党史文化的维度,探讨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党史文化价值。该文以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具体史实为基,以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党史文化资源为逻辑主线,从红军长征在甘肃期间留下的红色物质文化资源、铸就的革命精神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树立的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向背典范、长征途中毛泽东诗词创作的巅峰等五个方面,系统论述了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党史文化价值。针对其重要价值意蕴,文章结合时代发展及甘肃省情,从依托物质文化资源,创新党史文化传播机制、弘扬革命精神文化,完善党史文化传承机制、健全党史文化发展方式,打造甘肃特色名片三个维度论述了在新时代传承与弘扬红军长征在甘肃党史文化价值的实践路径。

本期《学报》“红军长征在甘肃专题研究”栏目刊载的三篇文章围绕同一主题,角度不一、各有侧重,但都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目的都是为了挖掘利用甘肃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弘扬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研究弘扬红色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学术使命,本专栏殷切期望国内外从事党史和红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惠赐佳作。

猜你喜欢

甘肃长征红军
爱听红军的传说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