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中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的途径

2021-01-08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金安苑学校邵建民

天津教育 2021年31期
关键词:中学劳动核心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金安苑学校 邵建民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这是我国首次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国家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各中小学需要对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情况进行重新审视,将劳动教育有效纳入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和培养的体系中,更好地贴近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明确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在目前中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劳动教育课程的教育地位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学生、家长对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很多劳动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环节存在较多的问题,教学目标主要还是停留在教材知识的讲解和简单应用等层面,思想道德和人文教育方面的内容未能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仍未树立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意识,教学设计水平很难有效对接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同时,当前中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中面临的主要困境中,专业教学团队的缺乏是最为明显的,这是因为中学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课程授课教师多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个人的素质和能力离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劳动时间与课程德育等方面的专业教学能力上存在较大的短板,未能及时树立正确的劳动课程教育目标。对此,学校作为主要的教育场所,应该充分发挥先导作用,引导学生和教师对劳动教育课程形成正确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价值和功能,进而逐渐树立起正确劳动价值观,对劳动教育课程形成高度认同,这样才能为课程开发与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参与中学劳动课程开发的教师以及领导,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具备将核心素养培育与劳动教育开展的融合意识,促使教师科学安排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组织社会劳动实践,强化学生的劳动教育行为。此外,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者还需要认识到,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也不能将教育责任推给家长,应当增强合作意识,注重学校与家长的合作,在课程内容上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家校合作开展的内容,进而营造出良好的劳动教育的家庭氛围、学校氛围和社会氛围。

二、掌握不同的劳动教育方式,形成立体化的教育合力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学劳动教育教学的多元化目标和要求,必然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但是中学阶段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由于受到授课时间、班级人数等教学因素的限制,大多数劳动教育教师仍旧是采取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互动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很难激发出学生的劳动教育学习热情,更不利于课程德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随着近年来中学生升学压力不断增大,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空间在不断压缩,很多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被抑制,导致学生素质差异变得更加复杂,增加了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开展的难度。再者,很多劳动教育教师仍旧习惯于依托教材开展常规统一化教学,或者强制让学生参加一些劳动实践,未能促进学生在劳动教育课堂上的充分互动和有效沟通,不利于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等素质的培养。鉴于此,中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差异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劳动教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质和新媒体教学应用能力,通过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借助多元化的语言、声音、图像、动作等构建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话语系统,构建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模式。

三、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鼓励劳动体验与实践

从中学学校使用的劳动教育教材来看,多是校外引进的教材或者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教材,虽然能满足劳动教育教学的基本需求,但是大部分内容都是通用性的,可能不符合地域条件和地方实际,容易造成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实践的应用性不强。此外,有的学校虽然开始着手于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但是照搬照抄、拼拼凑凑、粗制滥造的痕迹较多,核心素养方面的教学内容比较空洞,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需要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有针对性地借鉴和使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同时要结合地方的劳动教育资源,开发和建设学校课程,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中收获丰富的学习体验和感悟。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参观体验实际的风土人情和特色,感受劳动的乐趣和价值,可以在了解地方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让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重新认识,摆正自己的劳动价值观,找到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科学的人生规划。这类校本课程的内容,是国家课程内容体系中很难兼顾的。再如,学校也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活动中强化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为了提高实践课程的实施效果,需要对实践课程的时间、地点、组织形式、资源配置等进行细化,提高教师的组织能力,推动劳动教育课程实践的有效开展,减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盲目性、低效性,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可以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和德育素养,有效对接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

综上所述,实施核心素养引领下的中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关键是要做到传统教育理念上的积极转变,要提高对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在课程开发与实践上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多方合作并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在课堂内外尽可能提供各种有价值、有意义的劳动教育与实践的机会,从而满足学生探求未知、体验成功、合作交往等多元化的成长需求,让学生具备能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思想价值观。

猜你喜欢

中学劳动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在多解中学创新
热爱劳动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