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教学资源 涵养家国情怀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探索

2021-01-08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天津教育 2021年31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教师应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黄 柠

整合教学资源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施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途径。家国情怀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泛指对国家、民族、家乡的认同情感,是一种对共同的文化与信仰的执着感情。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渗透了家国情怀内容,因此,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将各路教学资源充分融合,以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性与质量。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应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进行探索与创新,通过有效的途径促进小学生家国情怀认知的发展与身心健康的成长。为此,教师应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为家国情怀教育创设有利条件。

一、挖掘教材内容,树立家国情怀意识

家国情怀是一种强烈的热爱之情,是学生对家庭、民族、国家的深刻感情,是每一名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与家国情怀有关,所以教师在备课阶段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家国情怀内容,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通过构建合理的教学方案向学生传递家国情怀教学内容,以加深学生对家国情怀教育的认同感。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家国情怀教育之间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因此,教师可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设计教学方案,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为其创建更多的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公民意味着什么”一课中,教师可以向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拿出一张身份证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认识这个吗?知不知道它代表着什么?它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然后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向学生介绍身份证的作用。学生在有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自然就能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结合现实生活,学生了解到身份证可以办理银行业务、购买车票和机票等,而且只有中国的公民才能拥有这一身份证。所以,通过一张身份证可以让学生对家国情怀有了深刻的认知,也让学生明白了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感受到家国情怀的重要性,进而使学生能珍惜自己的中国公民身份。

二、吸纳校本课程,丰富家国情怀教育内容

校本课程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补充,教师应将校本课程中的家国情怀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梳理和归纳,以丰富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实施形式有很多,因此,学校方面应及时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以家国情怀为主题进行课程方案、课程研讨等培训,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材料加强公益活动的宣传,对学生实施家国情怀教育,通过校园文化渗透家国情怀与道德法治教学内容。将家国情怀教育与校本课程内容资源相融合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新鲜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成果更为突出。在“人大代表为人民”一课中,首先教师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明白人大代表的概念,然后拿出相关材料供学生传阅。比如,“我们校长是区人大代表,在之前的人大会议上就教育现实提出了一些提案,同学们要认真阅读,看一看提案与我们有哪些关系。”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提案的内容进行归纳,然后通过显示屏投放,这样可以方便学生快速找出与自己相关的内容并进行讨论。

三、融合传统文化,开展家国情怀实践活动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开展家国情怀教育。传统文化与家国情怀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家国情怀内容,因此,教师应将这些内容进行搜集和整理,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提供鲜活素材。古诗词、戏曲以及小说囊括了很多家国情怀内容,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传统节日或国家庆典等实施家国情怀教育,组织有关的实践性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感知的机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家国情怀教育,提升家国情怀教学成效。家国情怀教育内容十分广泛,因此,教师应深入探索相关素材,为学科教育与家国情怀教育提供丰富资源。例如,在“我们受特殊保护”一课中,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的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使学生可以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在该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古代的特殊群体保护相关规定,比如,《唐律疏议》:“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然后结合现代节日“重阳节”,鼓励学生在这一传统节日中为老人提供慈善服务,以表达对老人的关怀之情。

四、运用网络技术加强家国情怀宣传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家国情怀教育内容更为丰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搜集与家国情怀有关的内容,通过信息网络丰富学生的认知,进而提升教学效率。以信息网络平台为基础进行学习,学生的认同感会更强,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利用信息网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投入学习与体验。信息网络与教育的融合为学生思维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所以教师有必要结合信息网络的优势,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体验机会,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搜集,了解国家发展的趋势与改革方针,进而加深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国家情怀的养成。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搜集家国情怀教育素材,丰富教学与活动的资源与形式,通过教学资源整合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政治认同感,对国家、民族、家乡建立起深厚的情感。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课程,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水平与职业素养,以便于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围绕家国情怀开展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公民认同感,切实有效地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教师应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略谈“家国情怀”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