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向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情境创设中的应用

2021-01-08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坎市中心小学卢梅超

天津教育 2021年31期
关键词:导向数学知识创设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坎市中心小学 卢梅超

一、应用“问题导向”创设趣味性情境

在小学时期,即便学生已经升入高年级,但爱玩的天性依旧存在着,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天性,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用“问题导向”为学生创设出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地投入情境中参与数学学习。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同时还可以引入一些现实场景,然后通过游戏、故事等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的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课堂创设成一个商场。教师可以选择几位学生作为商场里的售货员,再选几位学生作为顾客去买东西,然后教师再根据这几位同学演示出来的场景,提出适当的问题“打几折?”或者“多少钱?”最后让学生根据问题抢答。当一位学生要买件300元的衣服,售货员说:“现在促销衣服一件8折”,这个时候教师要向学生提问“这件衣服多少钱?”而当一位学生要买一件300元的鞋子,售货员说:“商场促销满三百减30元”这个时候教师要向学生提问:“这件鞋子打几折?”通过这样的方式,在现实的场景中穿插百分数的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百分数的知识,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应用“问题导向”创设操作性情境

在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接触的数学知识大多还比较浅显,而且具有非常强的实际操作性,所以教师在进行这一时期的数学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出具有操作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掌握数学知识。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要谨记,创设的情境不能脱离教材,而且实操性要强,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同时教师也要多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使学生敢于实践探索。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盒子以及两种不同颜色且不同数量的球,然后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从中摸球。这里就以红黄两种颜色的球来说,学生每摸出一个红色球就在自己的身上贴个红色的贴纸,摸出一个黄球就在身上贴黄色的贴纸,然后等全班学生都参与摸球后,教师就可以提问:“同学们,在没有数的情况下,你能分辨出哪种颜色的球比较多吗?”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但大部分学生都表示是红球多,然后教师继续提问:“同学们能说一说认为红球比较多的原因吗?”这样一来,学生在问题的带动下,会主动地思考摸球游戏背后的数学原理,从而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

三、应用“问题导向”创设启发性情境

在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由于还未能形成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所以很多时候当学生面对一些数学问题时,会不知道从哪儿下手,这个时候教师只需要给予学生一点启发,学生就能轻松地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应用一些对学生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此帮助学生将原本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应该多注意情境的发展方向,并厘清数学教学的思路,这样在课堂上才不会手忙脚乱,用问题将学生引导正确的学习轨道上。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学校要给教室的窗户换上新的防噪音玻璃,现在需要先去采购玻璃,我们只知道玻璃的长是2.4m,宽是1.3m,请问要如何确定玻璃的其他相关数据?”在给出这个情境之后,教师还应该通过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像是“同学们,我们要用什么公式去计算玻璃的周长?用什么公式计算玻璃的面积?”然后学生在启发下,很容易就会联系到之前学过的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再将已知的数据代入到公式中,很容易就能给出正确的答案。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数学知识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将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构建成体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应用“问题导向”创设悬念性情境

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重要动力,当学生在一个事物上产生疑问,他的思维会促使他主动地学习相关的知识。而小学时期的学生求知欲是非常强烈的,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应用问题来为学生营造悬念,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合理地设置带有悬念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知识进行巧妙的结合,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第三课的教学中,学生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为了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乌鸦喝水”的故事,然后通过这个故事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乌鸦在瓶子里加入石头后,就能喝到水了,是瓶子里的水增多了吗?”学生很明确地表示不是水增加了,然后教师继续提问:“那么同学们能告诉老师,它是因为什么喝到水的?”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虽然无法准确地给出答案,但是却在学生的心中埋下了疑惑的种子,这样学生无须教师督促,就开始主动探索起来,最后教师可以在学生的激烈探讨下,带着学生进入本节课学习,并采用新的知识为学生解释这一现象。

五、结语

总而言之,情境创设这一教学方式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是对于各方面能力都还非常欠缺的小学生来说,它既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专注投入,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各种抽象的数学知识,让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更高。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情境创设这一教学方式,并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有效应用“问题导向”提高情境的质量,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数学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在情境中受到启发,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导向数学知识创设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偏向”不是好导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