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学生碎片化生存问题及对策

2021-01-07任鹏军周西

新西部 2021年12期
关键词:信息学生

任鹏军 周西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创新发展,人类越来越生活在数字化、智能化的互联互通的世界。在互联网带给世界前所未有便利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如不对其善加利用,也会造成大到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隐患甚至灾难,小到普通人的生存困境与危机。

碎片化生存概念的由来

“碎片”一词本意指事物破碎后零星散落的残片,与事物的整体、整合等概念是相对的。计算机存贮器当中原本按序存放的文件,由于不断增删而导致储存空间出现的许多空隙,也被工程师们称为“碎片”。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以及互联网新媒体的日趋流行,“碎片”逐渐成为热词,并被人们在信息的传播与获取角度赋予了新的意义:来自多种传播方式的、无限多而短小、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传播渠道主要有微信、抖音、快手、微薄、Facebook、Twitter等。

根据DATAREPORTAL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1月,全球手机用户数量为52.2亿,互联网用户数量为46.6亿,而社交媒體用户数量为42亿。[1]另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截至2020年底,中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4%,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甚至超过16亿。[2]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互联网工具几乎时时握在每个人手中。打开网络,各类信息铺天盖地涌来,这一方面大大拓展了人们选择信息的自由,另一方面却也造成了人们选择信息的困境。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无暇获取长段的比较系统的信息,而是倾向于看标题、看关键词、看瞬即完成的表演和只言片语的评论,等等。同时,自身也乐于以短平快的方式给他人提供信息。我们可以把这样一种信息的获取与发布都带有海量、短小、非系统性特征的认知方式叫做碎片化认知,而把碎片化认知占据其较多时间精力的人群之生存情况叫做碎片化生存。碎片化生存人群总是将生活当中各类时间利用起来,沉迷于新媒体各类信息,尤其是娱乐化的信息。同时,在面对纷繁芜杂的碎片信息冲击时,他们的选择也趋于碎片化,就像“猴子掰包谷”一样,无所适从。

碎片化生存概念所适用的人群

应当说明,在几乎人手一部互联网手机的时代,并非人人都处在碎片化生存模式中。在人类还没有进入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时代,人们的自由程度仍然受着较大的制约。上班族使用互联网手机,只是在上、下班途中,或在其他业余时间。并没有迹象表明,碎片信息的存在和泛滥,对人类生产活动造成了质的影响。对于一般劳动力而言,碎片化生存只是其一种“业余”生存状态。具有明显的碎片化生存特征的人群应该至少具备这样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他们不用过多从事生产活动,没有实质意义上的生存压力;二是他们拥有足够多的自由支配时间。

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很多原因都造成了诸多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人。我们这里主要想谈及其中一个人群:部分高校在校学生。就现状而言,我国的高校在校学生在高中以前除学习时间以外,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而在诸多非重点院校,或受专业特点等因素影响而使得学生学业压力较小的院校,学生的个人自由支配时间却相对较多。一般院校对学生的管理相比于中学而言相对宽松、自由得多,学生的正常毕业率也大都接近100%,在学业上努力与否对学生获得学位的影响并不明显。学生家长往往在孩子考上大学后,不仅空间上“鞭长莫及”,思想上也对其放松了许多。因此,很多大学生就由之前枯燥乏味地以学习为主的生活变得既丰富多彩又相对的无拘无束起来。人们的选择天然就具有趋乐避苦倾向,加之大学生受到年龄、阅历等影响,其分析能力、辨别能力以及自制能力都较为不足,在学习生活压力较小的情况下,就往往会倾向于选择获取网络上不需要过多思考的信息,或娱乐性较强的信息等加以消费,逐渐沉迷于一种至多种的信息类别和虚拟社交方式中,不能自拔,沦为所谓的“低头族”或“手机控”人士。

碎片化生存所引发的学生成长问题

碎片化生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的获取者在海量的信息中无所适从,处于似乎主动其实被动的地位。当可被选择对象虽然多元但是有限时,人们可以在相对较宽松的时间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进行选择。然而,一旦人们已经沉迷于某类或多类信息,而这些类别的信息量趋向于无穷时,选择本身就会成为一种负担。为了吸引眼球,几乎每一个信息的标题或外表都被打扮得极具有吸引力。选择者在海量的浏览与取舍中犹豫不决,时间不经意间流逝。如今普遍的情况是,人们在地铁、会场等场合,甚至在同学聚会场合,都在不停看手机。笔者课堂调查了180名西安体育学院相关专业大一学生发现,100%的学生拥有互联网手机或随身上网设备,接近60%的学生承认每天除了睡眠、训练时间之外,平均三五分钟就要打开手机看一眼,包括吃饭、上理论课等活动中也是如此。他们关注的主要有抖音、快手、微信、朋友圈、购物软件、热搜软件动态等。超过40%的学生承认对网络产生严重依赖感,互联网手机几乎从不离身。显然,这些学生符合碎片化生存特征。受此影响,他们的成长普遍出现了这样一些问题:

首先,排斥理论思维。当课堂学习中需要进行理论概括时,如果征求学生意见,老师得到的答案往往是一句简单的“不知道”。对理论的无所谓,拒绝思考较有深度的问题成了多数学生的常态。究其原因,长期受浅薄化、娱乐化信息的诱导和冲击,学生的惰性进一步增强,以至于认为:网络上什么都有,我需要的不是去获取新的知识或自讨苦吃去思考什么问题,我只需去搜寻、获取、享受网络上提供的一切令我开心的东西。于是这些学生在言行上往往以“我认为”“我喜欢”为依据,拒绝论证、验证。这种情况正如吴玉军所指出的:“人的生存哲学越来越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外在生存空间不断扩展、内在世界日益自由化和私人化的自我。”[3]这是极不利于客观和全面看待问题的。

其次,价值观模糊。人们每天接触的各类信息背后,隐藏着正面、负面、正负面混杂交织的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不断被动接受表面琳琅满目的海量信息,也就在不断接受着各式各样或正确或错误或正误杂糅的价值观。例如经常在微信朋友圈被热推的各种“心灵鸡汤”式文章,其中一些似有励志、安慰等功效,但其中随意撺掇、经不起推敲和实践检验的观点比比皆是。又如动辄以“爆笑”等娱乐标签出现,别有用心篡改历史、抹煞英雄事迹等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字、视频等也一度在网上泛滥。久而久之,“喝鸡汤”上瘾的人们原有的一点缜密与谨慎的思维都被消解。人们变得易于认可而不是存疑或反驳,甚至往往会出现既认同一种观点,又认同另一种相反观点的矛盾情况。而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更甚,“它们的目的正是动摇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基础、弱化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消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扰乱思想,破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再次,人格多面化。这一点主要是受上一点影响而导致的。段永朝在《碎片化生存》一书中指出,当无休止地游弋于虚拟世界的碎片化信息中时,“‘独立存在的个体’必将走向‘多个版本存在的个体’”。[5]这样一来,碎片化生存人群有时候会按照一种网上流行的说法来看待和处理问题,有时候又会以新近某个娱乐明星处理问题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事情。这些人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当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可能类似,也可能相背而驰,但在他们看来,都是“无可无不可”“高兴就好,怎么都行”的。这时他们人格的多面性就显露出来。这样的多面性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价值观的模糊所致。久之,更糟糕的便是对价值观的正误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最后,专注力较低。大学教育要求学生在广泛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初步具备整合、创新知识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基础正是专注力。专注力要求人们针对待解决问题持续搜集汇聚相关因素,持续关注、分析、论证、实践直至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碎片化生存恰好是抵触和消解这种能力的。正像世界著名管理學家赫伯特·西蒙所指出的:“信息消费的是人们的专注力。因此信息越多,人们越不专注。”[6]笔者课堂调查发现,声称平均每个月能够阅读一本十万字左右书籍(包括专著、传记、小说、散文集等)的学生仅为6%,有意愿到图书馆或书店寻求喜爱书籍阅读的学生不足20%。当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不需要进一步逻辑整合以建构深度认知的碎片化信息上,专注力必然难以提高。

破解学生碎片化生存困境的几点思考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状态是全球性的,信息量的丰富和获取渠道的多样客观上的确也为人们提供了巨大便利。如何能够良性地利用这些信息,满足大学生的交往、学习和成长需要,而不是对其造成负面影响,这里笔者谈几点思考,以期与同行交流。

早在2014年前后,陆续有多所国内大学开始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将手机关掉或者“人机分离”——将手机暂时放在教室前面编号的袋子里,下课再取走。有人支持这样的做法,因为授课时下面总有同学时不时看手机,严重影响听讲质量和课堂秩序。也有人反对这样的做法,认为大学生已经成人,应该相信他们的自制力。教师要做的是不断增强授课魅力,不断正面引导学生积极听讲和思考以及参与课堂互动等,而不是简单地把大学生当成不懂事的小孩子一样做硬性要求。更何况,手机属于大学生的私人物品,应当尊重他们的处置权,等等。争论归争论,实际情况却是刻不容缓,亟待解决。

首先,学校须用合理的有效的纪律约束来尽量减轻碎片化生存对相关学生的影响。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过程不像娱乐那样轻松,而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反复的思考和艰苦的锻炼才能进步。易于趋乐避苦的年轻人,是较难自觉抵制诱惑的,况且网络上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正是以引诱的姿态,来俘获受众的。因此,教师固然要不断提高授课艺术,但在新的传播方式爆发的时代,学校纪律方面必须有所规定,有所动作,加入限制新媒体无序应用等对办学负面影响的条目。

其次,学校可组织相关意识形态管理、宣传部门和相关技术单位通力合作,不断创新方法,加强网络舆情监督和引导工作。不仅长期注意防止历史虚无主义以各种各样的版本和面目在新媒体上混淆视听,同时也要注意防止涉及突发热点事件时,一些别有用心的谣言的肆意传播。学校可通过校园广播、电台、校园APP、官方公众号甚至在线专题讲座等方式,有目的地向学生推送辅助教学、科研、训练的相关优秀文字和视频资料,以尽可能抵消碎片化信息对学生宝贵时间的占用,及对学生知识、价值体系建构的负面影响。

再次,不仅严格学生培养计划的执行,建立一定的淘汰机制,并有必要对培养计划做出适当调整,增加其成系统阅读书目或观看成系统纪录片等任务量,并将之纳入相关考核,与学生学历学位挂钩。这无疑会增加学校管理成本,但却是极为必要的。目前来看,辅导员因负责的学生较多,事务较杂,难有精力去管更多事宜。教师的主业是授课,一般也没有更多精力对学生进行更多课外辅导。学校可探索建立相关联合督导部门,鼓励富有余力、具有胜任能力与责任心的老师,在图书馆等场所定时进行现场指导和督促,使学生按质按量完成相关阅读、观看和思考任务。

最后,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可以探索更好的方式,吸引同学们从虚拟世界回到现实的丰富生活中来。例如以青年人都非常热衷的体育锻炼、文艺表演与欣赏等方式,吸引绝大部分学生参与到不同的延伸知识能力、发展个性魅力的活动中来,从而尽量将同学们的碎片化生存时间减少,把他们的碎片化生存欲望降低。久而久之,使同学们形成良性的信息获取、利用习惯,从而正确对待网络相关活动,摒弃浅尝辄止、娱乐至上的碎片化生存方式,并开始重塑健康积极的大学生活和精神状态。

结 语

尽管目前学界对“碎片化生存”概念还没有统一定义,但相当一部分人群,尤其是部分在校大学生的碎片化生存状态却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予由此引起的相关问题以足够重视。总的来看,碎片化的学习生活方式,对肤浅甚至有害的以娱乐为主的信息的盲目消费,给学生带来的不仅是大量宝贵时间的浪费,也有身体健康的损害,及至对人的精神,包括人格稳定性、良好的认知结构和价值观等的损害。针对于此,本文抛砖以求引玉,愿一些好的方法措施不断被提出和实施,以更好地超越碎片化生存方式。

参考文献

[1]Simon Kemp.Digital 2021:Global Overview Report[DB/OL].(2021-01-27)[2021-07-15].https://datareportal.com/reports/digital-2021-global-overview-report.

[2]王晓涛.《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发布 大数据产业增幅领跑全球[N].中国经济导报,2021-07-20(5).

[3]吴玉军.非确定性与现代人的生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03.

[4]李辉源,李云雀,张俊.祛除网络历史虚无主义[J].社会科学家,2021(05):32.

[5]段永朝.碎片化生存[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2.

[6]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M].詹正茂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32.

作者简介

任鹏军 西安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问题研究

周 西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健康管理、医学伦理相关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信息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订阅信息
学生写话
特意和故意
展会信息
聪明的学生等
信息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