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碳税与补贴政策对低碳供应链影响的对比研究

2021-01-07夏西强徐春秋

运筹与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碳税销售量补贴

夏西强,徐春秋

(1.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郑州大学 管理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面临着环境危机和资源短缺。为解决环境危机和资源短缺,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努力寻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在发展低碳经济时,由于低碳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相对于市场上普通产品,单位低碳产品销售价格较高,消费者在购买同类型产品时,一般选择价格较低的普通产品,因此,在低碳产品推广的前期,政府补贴不能“缺位”[1]。比如,2013年3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颁布《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对低碳产品进行补贴;为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和销售,国家在2017年下发《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该通知进一步明确补助对象、补助产品和补助标准,随着政府补贴政策的不断跟进,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火爆”,投资的热度也急剧升温。政府补贴之所以能促进低碳产品销售,其实就是通过补贴间接减少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的成本,也即通过补贴影响低碳产品与普通产品的市场竞争关系[2]。通过分析政府补贴对低碳产品定价、销售量和销售利润的影响,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效促进低碳经济的有效发展。因此,研究政府补贴政策对低碳和普通两种产品市场竞争地位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虽然政府补贴政策可以有效促进低碳经济快速发展,但是政府补贴政策不是一种长久之计,因为随着低碳产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政府采取大规模补贴会耗费大量资金。需要政府采取一种有效政策从根本上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与政府补贴政策相对应的另一种政策是碳税政策,碳税政策是以价格控制为特征的一种政策[3]。通过分析碳税对产品定价、销售量和销售利润的影响,可以为政府完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无论是政府补贴政策还是碳税政策,其目标都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但是,其作用机制却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分析政府何时采取何种政策,也即有必要确立两种政策优劣的边界条件,为政府在何时采取何种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使政府政策起到更有效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基于低碳产品两种生产模式构建政府补贴和碳税政策下低碳企业与普通企业的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不同生产模式下政府两种政策对两种产品市场竞争和环境的影响,确立两种政策优劣的边界条件,为企业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文献综述

国内外与本文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政府宏观碳排放政策下企业运营管理方面相关的研究;二是有关绿色产品和普通产品营销方面相关的研究。

已有大量研究关注政府宏观碳排放政策下企业的运营管理问题,包括在碳交易[4]、强制减排[5]、低碳补贴[6]、碳税[7]等政策下所做的研究。尤其是本领域早期的研究者之一Benjaafar[8]更是通过简单运营管理模型对各种政策的作用都做了对比分析。而本文拟通过运营管理模型对比分析政府补贴和碳税两种政策对两种产品(低碳产品和普通产品)营销和企业决策方面的作用,因此,以下主要阐明有关政府补贴和碳税两种政策下所作的运营管理研究。

政府补贴政策下的运营管理方面。Resnier等、Toshimitsu和Hong等研究政府补贴对低碳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补贴不仅可以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和发展,还可以促进低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9~11]。进一步,Sheu等通过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可以提高低碳企业的收益[12]。李友东等通过构建政府补贴下低碳供应链纵向减排合作模型,发现低碳供应链中政府的最佳补贴率[13]。这些研究都为本文补贴政策下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碳税政策下的运营管理方面。Meng等将生产量、批发价格、碳税率作为内生变量或者外生变量,研究了制造商企业的自制和外包决策,研究表明政府不同的碳税率会对企业的边际环境成本、边际毛利润等带来显著影响,政府应该根据情况调整碳税率[14]。Zhou等同时考虑有无零售商竞争两种情况,研究了碳税对供应链企业决策和碳减排的影响[15]。张汉江等基于碳减排研发成本分摊问题构建二级低碳供应链,研究表明合理的碳税税率不仅可以有效促进碳减排合作研发,还可以使碳减排量达到最优[16]。熊中楷等基于消费者环保意识研究碳税对低碳供应链碳减排的影响,研究表明为降低制造商的单位排放,应针对制造商不同类型制定不同碳税政策[17]。这些研究都为本文补贴政策下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也有学者将政府补贴和碳税两种政策结合做运营管理方面的对比分析。如曹细玉等基于政府补贴与碳税研究低碳供应链碳减排决策与协调,研究发现在低碳供应链碳减排量一定时,碳税与碳减排补贴比例呈反向变化关系[18]。龙超等研究碳税与补贴对三级低碳供应链碳减排合作影响,研究发现提高补贴可以提高各企业减排量,并且随着合作深入,碳减排量的提升程度也会越大,碳税提高会降低企业碳减排量,但是降低程度会逐渐减少[19]。这些研究为本文做对比分析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参考。

除了以上研究,有关绿色产品和普通产品营销方面的研究也与本文密切相关。早在2006年杨晓燕和周懿瑾[20]从顾客感知价值角度研究率绿色产品的营销问题。随后有不少学者从定价的角度研究绿色产品的推广问题。朱庆华等研究产品绿色水平对消费者影响,并给出政府制定补贴政策的建议。在此基础上,朱庆华等又针对政府补贴构建低碳产品与普通产品博弈模型,对比分析政府补贴对象不同对低碳供应链的影响,从而确立政府最优补贴对象[1,21]。Yu等[22]考虑产品具有不同的绿色度水平和消费者的环境意识研究了两种产品的生产决策问题。这些都为本文两种产品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以上研究为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模型的建立,以及研究思路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本文研究仍与上述研究有明显不同之处。与单独在某一种环境政策下所做的研究不同,本文拟对两种政策的作用做对比分析;与政府补贴和碳税政策下所做的研究不同,本文除分析两种政策的作用之外,还要分析两个企业和两种产品之间的竞争关系;与绿色产品和普通产品营销方面的研究不同,本文不仅关注产品的推广问题,还关注政府政策的选择和制定问题。

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拟综合研究两种政策下两个企业和两种产品之间的竞争关系,建立博弈模型,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对比分析政府两种政策对两种产品市场竞争及环境的影响作用;二、分析政府两种政策对不同生产模式的影响;三、确立政府补贴与碳税两种政策的边界条件。通过本文研究为政府制定碳排放政策和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模型介绍

2.1 问题描述

在低碳产品生产时,存在两种生产模式:一种是低碳企业负责生产,也即低碳企业只生产低碳产品,不生产普通产品,比如河南森地助力车有限公司,该公司只生产电动自行车;另一种是低碳企业同时生产低碳产品和普通产品,比如宇通集团同时生产普通燃油客车和新能源客车(混合动力客车、电动客车)。而政府为促进低碳产业发展,政府可以采取两种政策,一种是“萝卜”政策,也即政府的补贴政策,另一种是“大棒”政策,也即对普通产品征收碳税的政策,也即政府通过两种政策来促进低碳企业的发展。

不同的生产模式下,政府两种政策所起到的效果不同。主要原因是:当低碳企业只生产低碳产品时,政府两种政策对低碳企业的影响是正向的,但是政府补贴政策是直接方式(通过补贴直接降低低碳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低碳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政府碳税政策是间接方式(通过碳税政策提高普通产品生产成本,降低普通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总之,政府两种政策对普通产品生产企业是不利的;当低碳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时,政府两种政策虽然降低普通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但是增加低碳产品市场竞争优势,而两种产品都是由低碳企业生产,因此政府两种政策对其综合影响不一定是不利的。

根据上述分析,可得政府两种政策下低碳企业与普通企业的博弈示意图,具体见图1。

图1 政府两种政策下低碳企业与普通企业博弈示意图

当低碳产品和普通产品分别由低碳企业和普通企业生产时,两企业之间构成竞争关系,两产品之间也构成竞争关系。两企业之间力量相当,属于双寡头古诺模型的情况,两企业之间的博弈构成纳什博弈,两企业同时决策各自所生产产品的销售价格。当低碳产品和普通产品同时由低碳企业生产时,两产品之间构成竞争关系,属于单寡头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低碳企业同时决策两种产品的单位销售价格。

2.2 模型符号

下标CV:表示政府采取补贴政策且低碳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

下标DV:表示政府采取补贴政策且低碳企业只生产低碳产品;

下标CT:表示政府采取碳税政策且低碳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

下标DT:表示政府采取碳税政策且低碳企业只生产低碳产品;

下标CN:表示政府不采取政策且低碳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

下标DN:表示政府不采取政策且低碳企业只生产低碳产品;

c:表示生产单位低碳产品需要的成本;

s:表示生产单位普通产品与低碳产品相比节约的成本;

v:政府给予单位低碳产品的补贴;

eL,eH:分别表示单位低碳产品和普通产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实际情况可知eL<eH;

piL,piH:分别表示政府采取i政策时,单位低碳产品和普通产品的销售价格;

qiL,qiH:分别表示政府采取i政策时,低碳产品和普通产品的销售量;

πiC:表示政府采取i政策时且两种产品都由低碳企业生产时,低碳供应链收益;

πiL:表示政府采取i政策时且低碳企业只生产低碳产品时,低碳企业的收益;

πiH:表示政府采取i政策时且低碳企业只生产低碳产品时,普通企业的收益,其中i∈{CV,DV,CT,DT,CN,DN}。

2.3 需求函数

本文采用需求函数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函数,在国内外已经得到较成熟的应用,具体可以参看文献[23,24]。

根据文献[23,24],可得低碳产品和普通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单位产品零售价格关系分别为:piL=1-qiL-δqiH,piH=δ(1-qiL-qiH),其中,i∈{CV,DV,CT,DT,CN,DN},0≤δ≤1,δ表示折价,具体可参见文献[1]。

3 模型建立与分析

3.1 模型建立

3.1.1 政府采取补贴政策时

其中(1)式中pCVL-c+v表示销售单位低碳产品获得的收益,(pCVL-c+v)qCVL表示销售低碳产品获得的总收益,pCVH-c+s表示销售单位普通产品获得的收益,(pCVH-c+s)qCVH表示销售普通产品获得的总收益。

其中(2)式中(pDVL-c+v)qDVL表示在政府采取补贴时,低碳企业销售低碳产品获得的收益,(3)式中(pDVH-c+s)q DVH表示普通产品生产企业销售普通产品获得的收益。

3.1.2 政府采取碳税政策时

3.2 模型求解

为求解政府两种政策下最优解,首先给出引理1。

引理1(i)式(1)关于pCVL,pCVH是凹函数;

(ii)式(2)和式(3)分别关于pDVL,pDVH是凹函数;

(iii)式(4)关于pCTL,pCTH是凹函数;

(iv)式(5)和式(6)分别关于pDTL,pDTH是凹函数。

由引理1可得结论1。

结论1政府补贴与碳税政策下,可得最优纳什均衡解,具体见表1。

表1 政府不同政策下最优纳什均衡解

在表1中,令v=0,t=0可得政府不采取政策时最优纳什均衡解,也即CN和DN模式下的最优解,在此,不具体给出。由结论1,可得下面的结论2和结论3。

3.3 模型分析

下面从政府政策对单位产品销售价格、需求量和利润影响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具体见如下结论。

结论2政府补贴对单位产品销售价格、需求量和利润影响

由结论2可知,低碳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时,政府补贴政策虽然可以降低单位低碳产品销售价格,但是对普通产品单位销售价格没有影响。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政府对低碳产品进行补贴,低碳企业为获得更多补贴,会降低单位低碳产品销售价格来增加低碳产品需求量;另一方面,由于普通产品也是由低碳企业提供,为进一步增加低碳产品市场销售量,可以通过保持普通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不变,相对增加低碳产品价格优势。

政府补贴政策降低单位低碳产品销售价格,促使低碳产品销售量增加,而市场规模不变,间接导致普通产品的销售量减少。但是,在低碳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时,低碳企业获得的收益是增加的,也即普通产品因销售量减少造成的损失要小于低碳产品销售量增加带来的收益,最终使低碳供应链收益增加。在低碳企业只生产低碳产品时,政府补贴可以有效促进低碳企业利润增加,减少普通产品生产企业的利润,也即政府补贴有利于促进低碳产业发展。

政府补贴对单位低碳产品、销售量的影响与文献[1]相同,但是对普通产品的影响不一样。文献[1]研究得到政府补贴不仅可以单位低碳产品销售价格,还可以降低普通产品单位零售价格,而在结论2中,政府补贴不影响普通产品单位销售价格。政府补贴可以有效促进低碳产业发展这一点,与文献[6,18]相同。

管理启示:政府补贴可以有效促进低碳产业发展,但是,当政府采取补贴时,应考虑低碳产品的生产模式。当低碳企业只生产低碳产品时,政府补贴可以降低普通产品单位销售价格,这时,政府应加大补贴,降低普通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促使普通企业转向低碳产品生产;当低碳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时,政府补贴不能降低普通产品单位销售价格,这时,政府应逐渐减少补贴,采取其它政策促进低碳产业发展。

结论3政府碳税对单位产品销售价格、需求量和利润的影响

由结论3可知,低碳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时,政府碳税政策对单位低碳产品销售价格和两种产品需求量没有影响;普通产品的单位销售价格随碳税增加而增加,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当政府对普通产品收取碳税时,企业为获得更多收益,会通过提高单位普通产品销售价格把政府碳税部分转移给消费者,也即消费者要为政府碳税“买一部分单”,政府碳税一部分由生产企业负责,一部分由消费者负责,最终造成企业整体收益减少。

低碳企业只生产低碳产品时,单位低碳产品销售价格、需求量和收益随碳税增加而增加。从表面看,这一现象不可能,因为低碳产品单位销售价格增加一般会导致低碳产品销售量下降,但是政府采取是针对普通产品收取碳税,普通产品生产企业为降低其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会通过提高单位产品销售价格转移其部分碳税给消费者;普通产品单位销售价格提高时,低碳产品生产企业为获得更多收益,也会采取提高单位低碳产品销售价格,同时,为保持低碳产品市场优势和满足消费者对低碳产品需求,低碳产品生产企业提高单位低碳销售价格后相比普通产品提高单位产品销售价格还具有一定价格优势,最终导致低碳产品市场需求量增加,一方面是单位销售价格增加,另一方面是销售量增加,最终使低碳产品收益增加。

低碳企业只生产低碳产品时,政府碳税政策对低碳产品单位销售价格、需求量和收益影响与文献[3,17,18]相同。但是,低碳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时,政府碳税会增加两种产品的单位销售价格,不影响低碳产品销售量,减少低碳企业收益。

管理启示:相对于政府补贴政策,政府碳税政策可以有效降低普通产品市场竞争优势。虽然政府碳税政策会增加消费者购买成本,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政府碳税政策可以促进普通企业逐渐转向低碳产品生产。结合结论2可知,在低碳企业发展初期,政府应采取补贴政策,解决低碳产品销售难问题,随着低碳经济发展,政府应采取碳税政策,去引导企业转向低碳发展。

结合结论2、结论3和推论1可得结论4、结论5和结论6。

结论4政府不同政策对单位销售价格影响

结合结论2和结论3,由结论4可知,政府采取补贴时,单位低碳产品和普通产品销售价格最小,也即政府采取补贴政策时可以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提高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积极性;政府采取碳税政策时,单位低碳和普通产品销售价格最大,也即政府碳税政策增加消费者购买成本,降低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积极性。因此,在低碳产业发展初期,政府采取补贴政策更有效促进低碳产业发展,这一点与文献[1]相同。

结论5政府不同政策对需求量影响

由结论5可知,当低碳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时,政府补贴增加低碳产品销售量和减少普通产品销售量,而政府碳税和政府不采取政策对两种产品需求量没有影响。当低碳企业只生产低碳产品时,政府补贴额度大于碳税的一半时,政府采取补贴增加需求量大于采取碳税时增加需求量,反之政府采取碳税增加需求量大于政府采取补贴时增加需求量;当政府补贴额度大于某一阀值时,政府碳税减少普通产品需求量最大、政府采取补贴政策次之,反之,政府采取补贴政策最大。

结论6政府不同政策对利润影响

由结论6可知,当低碳企业只生产低碳产品时,政府采取补贴政策或碳税政策可以增加低碳产品收益,降低普通产品收益。因为,政府采取补贴政策时,低碳企业会通过降低单位低碳产品销售价格获取更多政府补贴,单位低碳产品销售价格降低直接使低碳产品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政府补贴可以弥补单位低碳产品销售价格降低带来的损失,最终使低碳产品收益增加。当政府采取碳税政策时,普通产品生产企业通过增加单位普通产品销售价格将碳税转移给消费者,这时,低碳产品生产企业为获得更多收益,也会增加单位低碳产品销售价格,且低碳产品销售价格增加要小于普通产品单位销售价格增加度,又进一步促进低碳产品销售量增加,最终使低碳产品收益增加。

而对普通产品生产企业,政府采取补贴政策时,普通产品生产企业为增加普通产品市场竞争力,当单位低碳产品销售价格降低时,普通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也采取相应的策略,降低单位低碳产品销售价格;虽然,单位普通产品销售价格降低了,但是,与单位低碳产品降低幅度相比,低碳产品更具有优势,最终使其销售量也减少,综合单位普通产品销售价格降低和销售量减少,使其收益减少。当政府采取碳税政策时,普通产品生产企业为降低其生产成本,会通过提高单位普通产品销售价格,单位销售价格增加会使其销售量减少,且销售量减少带来收益减少量要大于销售价格增加带来的收益增加量,最终使其收益降低。

当低碳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时,政府补贴增加低碳供应链收益、碳税减少低碳供应链收益,也即政府采取补贴政策时低碳供应链收益最大、政府采取碳税政策时低碳供应链收益最小、不采取政策时居中。因此,政府在采取政策时,要考虑低碳企业是否同时生产两种产品,当低碳企业只生产低碳产品时,政府可以采取碳税政策,因为碳税政策可以减少普通产品销售量,增加低碳产品销售量,同时还可以增加单位低碳产品销售价格,使低碳产品收益增加;当低碳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时,政府采取补贴政策才更有效促进低碳产业发展。

管理启示:政府采取何种政策,应依据低碳企业生产模式。当低碳企业只生产低碳产品时,政府采取碳税政策来间接降低普通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比直接补贴更有利,也即政府采取碳税政策最有效;当低碳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时,政府碳税政策会降低低碳企业收益,降低低碳企业发展低碳产业的积极性,而政府采取补贴不仅对普通产品单位零售价格没有影响,但是会降低单位低碳产品销售价格,增加低碳企业收益,提高低碳企业发展低碳的积极性,这时,政府应采取补贴政策最有效。

政府不同政策最终目的就是减少产品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保护环境,因此,有必要分析政府补贴政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为便于研究政府不同政策对环境造成影响,做如下处理

表示在政府策略与不同生产模式下,两种产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其中i∈{CV,DV,CT,DT,CN,DN}。

由此可得政府不同政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具体见结论7。

结论7 政府不同政策对环境造成影响为:

(i)ECV<ECT=ECN;

(ii)当eL/eH>0.5时,EDT<EDN<EDV,否则,EDT<EDN,EDV<EDN。

由结论7可知,当低碳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时,政府采取补贴政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小,政府采取碳税政策和不采取政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一样。主要原因是当政府采取补贴政策时,虽然增加低碳产品销售量,间接增加低碳产品对环境影响,但是,减少普通产品销售量,间接减少普通产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且低碳产品增加量小于普通产品减少量,最终使环境影响变小。当政府采取碳税政策时,由表1可知,政府碳税政策只增加两种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不影响两种产品销售量,也即政府碳税政策不改变两种产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当低碳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时,当单位低碳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与单位普通产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比大于0.5时,政府补贴政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政府采取碳税政策对环境造成影响最小、不采取政策时居中。当二者之比小于0.5时,政府采取政策都会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管理启示:从两种产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考虑,应根据两种产品对环境造成影响比采取补贴政策或碳税政策,也即当单位低碳产品与单位普通产品对环境造成影响比大于0.5时,政府应采取碳税政策,当小于0.5时,政府采取补贴政策或碳税政策都可以。

4 数值实验

为进一步形象化验证第三节所得结论,通过Matlab 2014R仿真分析政府补贴和碳税对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和销售量影响,并进一步得到一些推论。对收益影响具体可以参见结论6,在此,不给予分析。借鉴文献[25],取c=0.4,s=0.2,δ=0.6,具体仿真过程过程如下。

4.1 政府补贴和碳税对单位销售价格影响

图2 政府补贴和碳税对单位销售价格影响

由图2可知,政府采取补贴政策时,低碳企业只生产低碳7产品时单位低碳产品和普通产品销售价格最小;低碳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时单位低碳产品销售价格和单位普通产品销售价格最大。政府碳税和补贴对单位销售价格影响:当碳税一定时,政府补贴额度小于一定额度时,单位低碳产品销售价格在采取碳税政策时较小,否则,较大;当政府补贴额度一定时,碳税大于某一额度时,单位普通产品销售价格较大,否则,较小。具体原因分析可见结论4,也即通过图2形象验证结论4,并进一步通过图1,可得推论1。

推论1当政府补贴额度小于碳税某一值时:否则

4.2 政府补贴和碳税对需求量影响

图3 政府补贴和碳税对需求量影响

由图3可知,政府采取补贴政策时,政府补贴额度大于碳税某一阀值时,低碳产品需求量最大,也即政府补贴政策可以有效促进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积极性;当政府补贴较小且碳税大于政府补贴某一额度时,低碳企业只生产低碳产品时,低碳产品销售量最大、政府补贴政策次之、低碳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时低碳产品销售量最小;当政府补贴额度较大,且碳税额度较小时,低碳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时低碳产品销售量大于低碳产品企业只低碳产品时低碳产品销售量。

低碳企业只生产低碳产品时,政府采取补贴政策时普通产品需求量大于政策采取碳税政策时需求量;低碳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时,政府补贴额度较大时,政府采取碳税政策时,普通产品需求量小于政府采取碳税政策时需求量,否则,政府采取补贴政策需求量大于政府采取碳税政策时需求量。具体原因分析可见结论5,也即通过图2形象验证结论5,并进一步通过图3,可得推论3。根据上述分析,可得推论2。

推论2当政府补贴额度较小且碳税额度较大时

5 研究结论

基于低碳产品与普通产品两者都由低碳企业负责生产、两者分别由低碳企业和普通企业生产两种情况,构建政府补贴政策和碳税政策低碳产品与普通产品博弈模型。对比分析政府不同政策对两种产品单位销售价格、销售量、销售利润和环境影响,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

(1)当低碳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时:政府补贴可以降低单位低碳产品销售价格、减少普通产品销售量、降低环境影响,增加低碳产品销售量和提高低碳供应链整体收益,但是,政府补贴不影响普通产品单位销售价格。当低碳企业只负责生产低碳产品时:政府补贴不仅可以降低单位低碳产品销售价格和增加低碳产品销售量,还可以降低单位普通产品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政府碳税政策虽然会提高两种产品的单位销售价格,但会增加低碳产品收益,降低普通产品收益。

(2)当低碳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时,政府碳税和政府不采取政策对两种产品需求量没有影响;当低碳企业只生产低碳产品时,政府补贴额度大于碳税的一半时,政府采取补贴增加的需求量大于采取碳税时增加的需求量;当政府补贴额度大于某一阀值时,政府碳税减少普通产品需求量最大、政府采取补贴政策次之。

(3)管理启示:低碳产业发展初期,政府采取补贴政策最有利于促进普通企业转向低碳产业;当低碳企业只生产低碳产品时,相较于政府补贴政策,政府碳税政策更有利于降低普通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也即从市场竞争优势角度分析,政府选择碳税政策最优;当低碳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时,政府碳税政策会降低低碳企业收益,而政府补贴虽然对单位普通产品销售价格无影响,但是会降低单位低碳产品销售价格和增加低碳企业收益,也即从收益角度分析,政府选择补贴政策最优。

猜你喜欢

碳税销售量补贴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碳税立法模式问题探究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2017年美国电动自行车销售量增长了440%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美国豆粕出口销售量预计为0到18万吨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欧盟征收航海碳税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与对策
2013年美国钛产品销售量出现大幅下滑
碳税蹒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