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菏泽鄄城县中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调查

2021-01-07

泰山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领办村干部贫困户

刘 宁

(泰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21)

2019年下半年以来,为克服党支部“老化、僵化、退化和弱化”问题,也为解决合作社“小、弱、散、乱”问题,山东菏泽鄄城县按照“以党领社,以社带农,以社建促党建,以共享促合作”的思路,推广建立党支部领办(建)合作社(下文简称党领社),实现了党支部与合作社的优势互补、融生发展,推动了村干部、富裕户和贫困户携手合作,践行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创建起一套党建引领共享扶贫机制。

一、鄄城县党支部的发展困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摘掉贫困的帽子,鄄城县通过建强基层组织、健全扶贫队伍、建立扶贫机制,提前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然而,在取得巨大扶贫成就的同时,鄄城县部分农村党支部仍存在着“老化、僵化、退化和弱化”问题。

一是年龄老化。截止2019年底,鄄城县385名农村党支部书记中,60岁以上的124人,占32%;70岁以上的16人,占4.2%;40岁以下的村党支部书记11人,仅占3%。偏大的年龄现状,致使大部分村干部精力不足、缺乏活力,村庄的各项工作停滞不前。

二是思路僵化。截止2019年底,鄄城县385名农村党支部书记中,大专以上学历的34人,仅占9%;初中及以下学历的171人,占44%。偏低的文化程度,致使村干部对于新理念、新政策理解不到位,缺少发展思路和市场意识,缺乏经营理念和品牌观念,更鲜有互联网眼光,思路明显停滞僵化。

三是责任退化。根据调查,鄄城县村支部书记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村“两委”成员仅1200元左右,明显低于普通村民每月3000-4000元的务工收入。偏低的工资水平,着实难以调动村干部的进取心,其干劲明显不足,责任心不断退化。

四是能力弱化。随着农村社会发展,村民对于村干部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村干部不仅应是村庄事务的管理者,更应是村庄发展的经营者。然而,根据对鄄城县村干部访谈来看,大多数村干部仍持有原管理意识,缺乏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更不具备经营村庄的能力。

二、鄄城县合作社的发展困境

近几年,鄄城县积极鼓励农村合作社发展,在村“两委”带领或农业大户带动下,组建起了一些农机合作社、蔬菜合作社等专业性合作社。截止2019年底,鄄城县共有农村专业合作社500余家。这些专业合作社,既活跃了农村经济,也服务了农户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这些合作社带富能力有限、发展后劲不足、竞争能力较差,存在着“小、弱、散、乱”问题。

一是规模偏小。截止2019年底,鄄城县虽然有各类合作社500余家,但能够正常运行的仅有267家。其中,由村支部(书记)领办的合作社15家,只占总数的5.6%,数量偏少;其余合作社基本都是个别农户联合组织创立,缺少集体资产入股,入社村民较少,规模偏小。

二是实力偏弱。截止2019年底,鄄城县合作社的负责人,168家为种养殖大户,72家为农机手,普遍缺少科技、营销、财会等人才,难以适应农业科技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需求,合作社的实力普遍偏弱。

三是合作松散。截止2019年底,鄄城县近九成的合作社仅仅是农户简单联合,其合作也多停留在购买农资和出售产品等方面,未能形成紧密稳固的合作关系。在农产品价格稳定时,还能共同进退,一旦遇到市场波动,松散的合作立马被“打破”。

四是发展混乱。截止2019年底,鄄城县大部分合作社管理体制不健全,内部控制机制薄弱,运作和管理随意性较大,发展十分混乱。还有一些合作社则是以家庭人员出资,合作社的运作、利润分配往往由一个人说了算,成为“一人合作社”。

三、鄄城县党领社的发展举措

为了克服农村党支部“老化、僵化、退化和弱化”问题和化解农村合作社“小、弱、散、乱”问题,鄄城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合作社的带富益贫、拓展市场和抵御风险等能力,大力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现“支部有作为、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

一是融合乡村精英,夯实基层组织。鄄城县积极推动村“两委”成员与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将政治资源与经济资源、领导能力与经营能力有机结合。同时,鄄城县将获得突出业绩的专业技术人员纳入乡村振兴专家库,将工作表现优秀的人才和负责人发展为党员、培养为村干部。

二是融合社会资源,壮大合作经济。鄄城县每年安排5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党领社的发展,并把财政投入、部门帮扶、社会捐助等扶贫资金,视为村集体投资,占股收益作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和贫困户分红。同时,鄄城县鼓励党领社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和村民闲散资金,发展农业各类产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带动了贫困户共同致富。

三是融合社会人才,提供智力支持。鄄城县制定了优秀人才“回引计划”、“外引计划”和“内育计划”,鼓励引导返乡大学毕业生和高校科研院所的高层次人才参与党领社;支持农业科技人员、科技特派员和乡镇街道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带技术、带项目入股党领社或开展合作经营。

四是融合多元监管,规范运行管理。鄄城县规范合作社的管理,要求村党组织牵头制定合作社章程,按照法律和章程制定盈余分配方案,按照成员占股比例进行分红。同时,鄄城县要求乡镇街道经管站每年对党领社的财务进行一次审计,审计结果向成员大会报告。

四、鄄城县党领社的发展成效

经过近一年的建设,鄄城县385个村级党支部之中,已有281个党支部领办了合作社,占比73%,村均集体收入6.7万元以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示范典型党领社。

首先,党领社既发挥了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也发挥了合作社的经济优势和经营优势,既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也化解了“小、弱、散、乱”问题,实现了党支部与合作社共同发展。

其次,党领社既吸纳了集体资源和扶贫资源,也吸引了富裕户的社会资源,更优先纳入贫困户的闲置资源,变零散资源为优势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有效整合乡村发展资源。

再次,党领社既激发了干部的带头动力,也提升了富裕户的合作动力,更带动了贫困户的脱贫动力,实现了村干部、富裕户和贫困户携手合作,最终有力地提升村庄共同发展的内生动力。

猜你喜欢

领办村干部贫困户
土地适度规模的有效形式——股份合作——村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见成效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古绛镇乔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做好粮食种植“大文章”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围绕”在百姓四周——黄陵“代办领办”拓展为民服务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