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学校开展思想政治课程面临的挑战与开展路径

2021-01-07浙江省金华市君华国际学校张志良

天津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教学方法

■浙江省金华市君华国际学校 张志良

在国际学校教育实践中,除了基本的学科教育内容之外,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以往的国际学校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国际学校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更是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如何有效解决国际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也是提升国际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

一、国际学校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以往的国际学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践中,不管是教师开展课程教学,还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都是围绕提升考试成绩这一目标进行的,教学和学习活动有着明显的导向性,所有教学措施和教学计划都是为了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的。但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更强,考试成绩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总体评价占比逐渐降低,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就导致很多教师的教学目标变得模糊且不明确。

(二)国际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法形式化

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和实践,教学观念的更新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但这些教学形式并不是都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都适合应用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因为很多所谓的全新教学方法出现的时间并不长,还没有在实践教学中得到检验和规范,其是否能够起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尚未可知。并且不同学科有着各自的内容特点,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选择。由于目前教育改革是大趋势,所以很多国际学校教师为了实现改革目标,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开始盲目尝试各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为了应用而应用,使这些方法流于表面并成为教学改革的弊端。

(三)国际学校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缺乏针对性

一直以来,教育改革都在倡导教师要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的主体地位究竟该如何凸显还没有明确的定论,国际学校教学实践中同样如此。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已经存在了较长时间,其已经无法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是当前教育实践中普遍面临的问题,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教师在教学之前,通常都会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制订明确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步骤,忽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整体差异性,导致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缺乏针对性。

二、国际学校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创新教学形式,提升国际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针对性

在之前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都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流程开展教学,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其教学计划都是依据自身经验和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制订的,这其中就难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因此教师急需创新教学形式,提升课堂教学针对性。首先,强化师生互动。这是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实际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改变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掌握学生更容易接纳哪种教学形式,从而有针对性、及时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作出调整;其次,教师应该多观察、了解学生。教师应深入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有效互动,对于没有听懂或者还存在疑问的学生应该及时帮助其找出问题所在,并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育模式,改进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推动国际学校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二)丰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形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开展

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单一枯燥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被广泛采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和抵触情绪,学习也都是迫于外界压力的,因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有效调动。而国际学校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丰富的教学手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学手段的丰富性是建立在有效性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缺乏有效性,单纯地流于表面,反而会对之前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带来负面影响。因为国际学校学生正处于成长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往往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注意力提升了,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升。所以在之后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实践中,国际学校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整合,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摒弃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积极创新,让单一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进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率。

(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深化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

对于国际学校教育来说,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教学素质会直接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造成影响,如果教师的教学素质不高,或者对于教学方法的理解不够透彻,其想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存在很大困难的。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讲,很多国际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都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果,但是这些都是他们在以往的教育环境下形成的。随着教育的发展,当前的教育形势已经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如果还是按照之前的经验和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势必会导致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出现滞后现象。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就需要教师积极强化自身素质,保持一个开放性的学习心态,积极学习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深刻领会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涵以及了解如何才能真正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效果,然后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这也是提升教师教学效率,提升国际学校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国际学校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国际学校应该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给予充分关注,积极借鉴和学习先进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经验,结合国际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调整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方式,最终形成一套适合自身教育实际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模式,形成完善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体系,夯实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基础。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教学方法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