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管理分析

2021-01-07甘肃省高台县西苑幼儿园郭成菊

天津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小班常规理念

■甘肃省高台县西苑幼儿园 郭成菊

一、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1.内容过于繁琐。幼儿园小班的生活常规是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所制定的,目的是通过对幼儿生活常规的规范管理,促进其实现全面发展。但是在现阶段,大多数幼儿园的常规过于细节化。这样繁琐的内容会对幼儿的活动和发展产生巨大的束缚和限制。现阶段许多教师只看重生活常规的有效性,而没有真正致力于实现幼儿健康成长的根本目标。

2.随意性常规较多。在实际的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为了在班级实现更好的管理效果,而进行一些常规条款的临时加入。这种情况下的生活常规随意性比较大,通常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和管理而服务的。比如说,在户外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做一些游戏以锻炼幼儿的闪躲能力和反应能力。在游戏过程中,一个幼儿被另一个幼儿撞倒了,这时候教师怕发生安全隐患,就要求幼儿将原来的跑,变成慢慢地走,以防止再有幼儿受伤。这个规定就是教师处于安全问题的考虑所临时制定的生活常规。但是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游戏规则,而不能很好地达到游戏所应该实现的对幼儿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的目标。

3.常规内容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在幼年时期为孩子打好基础,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但是目前许多幼儿园的生活常规在内容安排上没有从根本上考虑到现阶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因为在一些生活常规的制定上,教师从便于管理班级的角度出发,有时候会对幼儿的正常发展起到一定的约束性,违背正常的发展规律,不利于儿童的成长。

(二)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1.监管空缺。在很多时候,教师并不能够时刻盯紧每一位幼儿,当教师想要对一些个别幼儿进行单独辅导时可能会因为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造成监管的空缺,无法每时每刻高度集中精力对班级集体进行生活管理。这样会导致幼儿无法很好地养成自我管理能力,无法形成具体的生活习惯,就会在一些生活常规的践行中,出现偷懒的行为,没有教师的监管就不做或者少做。

2.执行方式单一。针对幼儿的教育方法有很多,比如说依靠动作、音乐、图示进行教育等。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一般都只是依靠简单的语言教育,通过命令性的话语来提醒幼儿,要求幼儿按照自己的话去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的管理执行方式虽然能够通过一时的提醒甚至是威胁对幼儿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但是效果都是暂时的。虽然上述方法能够有效维持良好的班级秩序,却没有关注幼儿心灵上的真实感受,没法让幼儿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习惯的养成目标。

3.教育缺乏针对性。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并没有对每个幼儿的自身发展特点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不断探索适合幼儿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方法。甚至一些教师在看到幼儿不符合常规的行为以后,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幼儿,而没有真正了解幼儿会产生类似行为的缘由,缺乏对幼儿的关注。这样就很有可能在一些事情上冤枉幼儿,给幼儿幼小、脆弱的心灵造成伤害。

二、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管理的策略

(一)确立合理的小班生活常规管理理念

小班教师如果要实现对幼儿的科学、有效的生活常规管理,首先就要在心中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和管理风格,管理理念的不同对幼儿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正确的管理理念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一些不合理的管理理念则会对幼儿的身心造成不利影响。教师对幼儿所开展的各项生活常规管理工作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对生活常规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社会以及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保障他们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在生活中积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为此,教师不仅要管好班级、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还要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不断挖掘他们的潜能,对幼儿实现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教师的管理理念要从幼儿本身出发,充分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对幼儿的生活常规管理更多的是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不应只承担监督的责任。教师要努力把这些生活常规内化成幼儿心中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味地控制幼儿,让幼儿时刻处于自己的目光监视之下,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

(二)科学规划小班生活常规内容

只有确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活常规内容,才能够更好地实施管理工作,发挥生活常规管理的作用。首先,教师在制定生活常规时可以鼓励幼儿共同参与,对常规的制定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教师才能够更加了解幼儿的心理想法,也能够提升幼儿对规则的认可度和理解度,保证所制定出来的内容不仅单纯为了便于班级秩序管理而服务,而是真正从幼儿的实际利益出发,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当幼儿参与到常规的制定中的过程中时,就会自觉遵守规则,而且幼儿之间也会互相提醒,能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规范自身和身边伙伴的行为,从而实现更好的管理效果。其次,教师在对生活常规进行制定时,一定要有一个统一、一致的规范标准,不能够随心所欲地对幼儿提出不同的规范要求,这样会严重影响幼儿的价值判断,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因此,教师不能为了方便自己管理而随意更改对幼儿的要求,教师应给幼儿的生活常规制定确定标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在对常规内容进行安排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发展特点。幼儿的学习能力很强,学东西很快,而且记忆力也比较好,随着他们身体运动机能的迅速发展,幼儿掌握一些基本动作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所以这个时期的幼儿需要更多的锻炼机会。

小班幼儿的年龄小,注意力往往不能高度集中,而且无法很好地控制情绪,喜欢模仿且想象力丰富。针对小班幼儿特殊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根据这些特点努力理解幼儿有时候做出的不同于成人的、奇怪的举动,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对作息时间和生活常规制度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编排,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辅之以科学的教育方法,便于幼儿接受和理解,不断地发挥生活常规管理的有效作用,让他们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下成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小班的生活常规管理工作中,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在理念的指导下对生活常规内容进行合理编排,并且运用多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来保障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管理质量,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自觉遵守各项行为准则,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猜你喜欢

小班常规理念
常规之外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