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策略研究

2021-01-07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清泉学校唐慧琴

天津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核心阅读教学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清泉学校 唐慧琴

阅读是让小学生进步成长,开阔他们的眼界,促使他们接受优质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良好文学情趣的重要途径。很多学生在阅读中接触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对诗词歌赋或者写作产生了兴趣;对中外文化、名人、诗词名家的艺术造诣和创作产生了崇敬之情,树立了一生的理想和追求。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机遇,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群体的阅读行为习惯和认知能力,组织好阅读教学活动,深化阅读的教育意义,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收获、有启迪。

一、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阅读教学的支持

核心素养是当前语文教育中面临的新任务,但也是新的挑战。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打好核心素养的基础,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等方面均衡发力,而阅读教学正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篇诗词、每一个句段,都需要同学们通过有效的阅读来把握其真正的含义;语文教材或者文章作品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美好情感、人文精神,也需要学生通过阅读来深入领悟。可以说,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与其阅读成果质量息息相关。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可以发现,很多成绩好的同学都比较喜欢阅读,而且他们在阅读有方法、有技巧,阅读效率比普通同学高得多。一些同学的阅读量比较大、阅读面比较宽,那么他们在理解课文内容、赏析诗词小说、进行语言对话、解答作业题目方面也往往会有更宽广的思路和独特的见解。这都体现了阅读对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方面多下功夫。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等核心素养。

二、影响学生阅读学习成果的几点因素

阅读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要求学生对阅读的主题和内容进行挖掘,运用正确的阅读技巧,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需要教育工作者多加注意。

(一)有趣的阅读体验

让学生爱上阅读,这是让阅读教学达到良好成效的重要条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对童话故事、儿童文学的阅读兴趣较高,而对文言文、古诗词的阅读兴趣较弱。不同学生在不同题材体裁作品的阅读理解方面也有差异,有的同学在课下习惯于看报纸,了解时事,但也有的同学喜欢阅读科幻作品。学生的日常行为多受到其兴趣支配。故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也要保证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阅读。

(二)真切的情感共鸣

无论是课本教材中吸收的文章,还是古诗词、小说等课外读物,很多作品都是因其反映出深刻而真切的情感而引人瞩目的。就像唐宋时期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或者《西游记》《三国演义》《草房子》《最后一头战象》等著名文学作品,都因其情感的深刻而扣人心弦。但如果学生在阅读中没办法与文章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其对作品的审美兴趣就会大打折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提倡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鼓励同学们各抒己见,畅谈看法。这样的做法就是为了启迪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促使他们对作品的思想感情、主题主旨有更深刻的认知。

(三)深刻的阅读反思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发现,很多小学生喜欢浅尝辄止,读不出文中的真情实感,也没有对作品进行深度思考。当然,这也和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较低、生活经验阅历较少、对阅读材料缺乏准确等因素把握有关。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中必须讲究技巧,引导学生深读、细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在阅读中获得启迪。

三、创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有感情的阅读教学

进行有感情阅读,这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感情的阅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情感的无障碍连通帮助学生感受作品的文学艺术魅力和主题思想,这是核心素养教育的必要条件。以《月是故乡明》为例,“明月”总是寄托了人们的思乡之情。但是许多小学生从未有过远离故乡的经历,他们也就很难对课文中“明月寄乡情”的思想情感有真切的体会。因此,教师在带领大家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你们喜欢自己的爸妈吗?假如有一天你一定要离开爸妈,你会愿意吗?”教师可以请那些有过参加夏令营或者独自报班旅行经历的同学描述一下远离家乡时候的感触,然后把这种感触转化为阅读课文的情感。教师可以给学生示范,让大家掌握语调和语气,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二)情境化的阅读教学

语言的一大魅力就在于其可以用来构建情境,让人们读起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无论是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还是《西游记》或者《三国演义》,这些文章都能在不依靠插图的情况下用语言构建情境,让人们享受阅读的乐趣。但是就小学生来说,他们在围绕文字进行想象和构建情境的过程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以古诗词《惠崇春江晚景》为例,它描述了一种春日融融、春风和煦的景象,教师可以看到不少同学在对古诗词的情境、意象感知方面存在短板。又如在教学《西游记》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电视剧版本的西游记剧情。听着电视剧里的音乐,看着电视剧里的布景,还有演员们的生动演绎,学生对小说中蕴含的情感认知也就更加强烈。

(三)围绕核心素养主题的阅读教学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阅读材料本身的内容、风格、主题、思想、背景的不同,核心素养教育的切入点也不同。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阅读材料中确立核心素养教育的主题,有所侧重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在教学课文《北京的春节》时,这篇文章带有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这是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介绍自己印象中的春节,介绍自己在春节遇到趣事。教师还可以在网上搜集关于春节的一系列资料给大家作为阅读参考。通过这些资料,同学们对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发展历程将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对春节中贴对联、饺子、爆竹、祭祀福礼等各种民俗文化现象有了更多了解,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因此产生文化自信。

(四)引导学生结合话题进行讨论和互动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一篇文章或者一部作品,每个人的阅读感受肯定是不同的。教师应避免直接告诉学生文章蕴含的深刻内涵,而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教师可鼓励学生围绕特定话题进行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在与同学间的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视角、发散学生的阅读思维,这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也是有积极作用的。比如在教学课文《纳米科技就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教师可以问大家:“假如你也是一个科学家,你想发明出怎样的成果呢?你认为,科技的进步能给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呢?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科学家呢?”教师可以围绕课文提出话题,通过话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互动。有的同学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更优越;有的同学认为想要成为科学家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活学活用各个学科的知识;还有的同学认为科学的进步应该用在做好的事情上。比如保护环境、消除疾病、提高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在这样的讨论对话中,学生不断发散思维,传递正能量,其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五)创新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

阅读教学是应该讲究技巧的。有的同学阅读效率高,但也有的同学不善于阅读,在阅读中把握不住重点,读过就忘。针对同学们的阅读效率问题,教师可以考虑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让大家学会有技巧地阅读文章并有所收获。群文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将多篇文章组合起来进行阅读,能够让同学们跳出单篇阅读的思维局限,在对多篇文章的阅读中发现异同点,从而产生不同的思路和体会。除此之外,微课阅读导学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制作微课课件,将针对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加深体会,启迪思维。比如针对《小王子》《草房子》或者《鲁滨孙漂流记》等小说作品,教师可以在网上找到一些文化名人的讲评解读资料,搜集一些精彩的书评,并将这些素材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对照视频来深刻领会和理解小说作品。这是深化发展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提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阅读教学活动的创新应用,将给同学们带来鲜活的阅读视角,这比要求学生一味地埋头苦读更有益于其核心素养的形成。

总之,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把握阅读教学这一机遇,转变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核心阅读教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